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6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采用两相厌氧工艺(两级 UASB,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处理模拟赖氨酸废水,实现产酸相与产气相的分离,并将硫酸盐还原作用控制在产酸阶段完成,达到去除SO42-和COD的双重目的.结果表明,一级UASB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9 h,水力负荷为0.7m3/(m2·h)时,COD及SO42-负荷分别达25.4 kg COD/(m3· d)和8.0kg SO42-/(m3·d),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为47%和87%;二级UASB在HRT为10 h时,COD及SO42-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6%和95%;两相厌氧工艺总COD和SO42-去除率分别为97.2%和96.3%.  相似文献   
82.
83.
A/O-生物膜系统处理煤化工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传统A/O工艺好氧池投加聚氨酯填料组成A/O-生物膜复合工艺,建立了一套中试系统,以探讨处理实际煤化工高氨氮工业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复合工艺具有很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并且在低温条件下仍能维持很高的去除效果。在温度为10℃以上、进水COD浓度为350~1 100 mg/L、氨氮浓度为80~280 mg/L时,出水COD和氨氮浓度始终维持在60和10 mg/L以下,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0%和95%以上。低温对系统中悬浮污泥活性的影响比生物膜更大。常温条件下(20℃)生物膜的COD和氨氮降解速率分别为悬浮污泥的1.4和2.5倍,低温条件下(10℃)分别为3.1和3.0倍。  相似文献   
84.
以膜-生物反应器(MBR)为预处理工艺,构建了MBR-纳滤组合系统并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大型超市废水的处理,考察MBR作为纳滤预处理的可行性,评价纳滤膜的出水水质,分析不同操作模式和不同进水水质对纳滤膜的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MBR作为纳滤的预处理是完全可行的。MBR-纳滤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出水平均值:浊度0.09~0.44 NTU,电导率553.7~902.3μS/cm,TOC 1.75~5.57 mg/L,TN 1 1.3~12.5 mg/L,TP0.2 mg/L;MBR-纳滤组合工艺处理超市废水的出水平均值:浊度0.075~0.26 NTU,电导率143.2~388.9μS/cm,TOC 2.71~5.03 mg/L,TN为1.6~3.3 mg/L,TP0.2 mg/L。纳滤系统的出水水质低于城市生活饮用水标准中绝大多数常规检测项目中所规定的限值,也可满足循环冷却水用再生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85.
将厌氧产酸(AA)、正渗透技术(FO)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进行耦合,构建了用于污水处理的AAFO-MFC耦合工艺,实现污水的同步产电和回用.由于电导率是AAFO-MFC运行的关键因素,考察了电导率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电导率可以降低MFC的内阻,提高产电,但是会加重FO膜污染,导致FO膜通量快速衰减,缩短运行时间.电导率对出水水质并没有显著影响,FO膜出水的总有机碳(TOC)和总磷(TP)浓度分别低于4 mg·L~(-1)和0.5 mg·L~(-1),但是FO膜对于氨氮(NH+4-N)的截留效果较差.控制反应器内电导率为7~8 m S·cm-1时,系统整体性能表现最佳,可以获得连续且相对稳定的输出电压,而且FO膜通量下降较为缓慢,运行周期达到29 d.  相似文献   
86.
浅论环境统计中数据的审核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环境统计数据的质量,做好统计工作的关键是加强数据审核,严把质量关。数据审核方法有许多种,文章从环境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从发,将环境统计工作中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数据审核方法进行总结,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7.
88.
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王新华  张志强 《生态环境》2004,13(4):608-611
利用1987年和2000年1:100000Landsat TM图像解译数据分析了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方法,评估了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3年间,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总的趋势是森林、草地、河流冰川面积大幅减少,耕地、盐碱地和建筑用地迅速增加。这一变化损害了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人民币)从404.22亿元/a下降到370.3亿元/a,损失率达到了8.39%。  相似文献   
89.
在树舌灵芝菌丝体化学成分研究中,采用乙醚抽提法获取树舌灵芝菌丝体脂溶性物质,经皂化后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析,共鉴定出19种物质,所得到的丁羟甲苯、乙酰菲、5,6-二氢麦角甾醇对树舌灵芝菌丝体化学成分研究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90.
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培养方式的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完全相同的气升式间歇反应器(SBAR)进行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培养方式的对比实验研究。R1始终以厌氧/好氧/缺氧(A/O/A)模式运行,在颗粒化的同时富集反硝化除磷菌(DPAOs);R2以厌氧/好氧(A/O)模式培养颗粒,待颗粒形成后加入缺氧段,形成A/O/A模式,强化富集DPAOs。结果表明,R2中颗粒化时间较短,但所形成颗粒的沉降速率和比重分别为30.4 m/h和1.022 g/cm3,低于R1培养颗粒的35.9 m/h和1.061 g/cm3;R1中颗粒对于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是86%、98%、82%和91%,高于R2中的86%、99%、74%和66%;反应器运行至183 d时,DPAOs所占比例分别为44.7%和2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