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112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1.
造粒流化床颗粒污泥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吸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粒流化床对污染物的去除是由混凝沉淀和物理吸附协同作用完成的,然而对于溶解性污染物,混凝沉淀的效果不明显,根据作者的实验分析,物理吸附在溶解性污染的去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者利用静态实验的方法对流化床颗粒对葡萄糖的吸附和扩散传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采用Langmuir方程、Freudlich方程和Weber-Morris颗粒扩散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颗粒对葡萄糖的吸附等温过程与Langmuir方程有很好的吻合性;颗粒对葡萄糖的吸附速度与颗粒内部的扩散过程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12.
不同来源溶解态腐殖酸与Cu2+作用的荧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维荧光等高线图以及其所确定的荧光峰荧光强度随溶液化学条件的变化,研究不同来源溶解态腐殖酸与Cu2+作用的荧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态天然腐殖酸中主要存在二类发射荧光的有机物官能团能与Cu2+发生络合作用。位于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71~281 nm和335~351 nm的荧光峰1所代表的有机物官能团是与Cu2+发生络合配位的主要点位;pH值为4~6时,其络合受pH值影响较显著;而受溶液离子强度影响较小。位于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23~246 nm和335~371 nm的荧光峰2所代表的有机物官能团与Cu2+的络合作用受溶液pH值影响较小,受溶液离子强度影响较显著。溶解态商品腐殖酸荧光峰1′所代表的有机物官能团与Cu2+的络合作用荧光特性,与天然腐殖酸荧光峰1所代表的有机物官能团和Cu2+络合作用荧光特性相似,在pH值为3~7时,其络合受pH值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213.
水中天然有机物混凝过程的光学在线监测及控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腐殖酸为去除对象,用光散射颗粒分析仪(PDA)对水中天然有机物的混凝过程进行在线监测,结果表明PDA输出信号(FI曲线)的特征值与絮凝体粒径和有机物去除率之间具有相关性,在弱酸性(pH=5.0)T和中性(pH=7.0)条件下,通过合理控制混凝剂投量,腐殖酸的TOC去除率可达50%,UV254去除率可达80%-90%,但pH=7.0时的投量为pH=5.0的5倍以上,在pH=5.0的条件下,吸附电和中是有机物混凝的主要机理,但在混凝剂投量非常高的情况下,卷扫絮凝也起重要作用。在pH=7.0条件下,卷扫絮凝则是有机物混凝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