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缔约方第13次会议暨《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于2007年12月3日至15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来自联合国成员国政府、联合国专门机构及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企业界和新闻机构等,会议代表总数达创记录的1.2万人。本次会议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2.
水环境安全评价体系的指标赋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改进型层次分析法(IAHP)用于水环境安全评价体系的指标赋权计算。针对传统层次分析法(AHP)赋权过程难以精确给出元素间相对重要性判断且一致性检验计算量较大的缺点,将传统AHP方法中构造比较矩阵的九标度法改为三标度法,并采用自调节方法建立比较矩阵,然后将其转化成一致性判断矩阵。采用IAHP法对水环境安全评价过程进行赋权计算,可使专家和决策者较易给出比较矩阵,并且由于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而自然满足一致性要求,简化了一致性检验过程,使运算量大大降低。从而为水环境安全评价体系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3.
为确保春节期间安全,浑江区副区长李昌春带领区安监局、区国土资源分局、区商务局、通沟公安分局、新建公安分局、区消防大队、六道江镇、红旗街道负责人开展春节前安全生产工作检查。  相似文献   
54.
作者结合多年羽毛重金属吸附材料研究经验,首先对比分析了天然材料的重金属吸附能力,然后综述了主要蛋白质材料对Cu2+的吸附能力,并从微观结构和组成角度分析了羽毛作为重金属吸附材料的特性。最后,文章综述了当前人们在羽毛重金属离子吸附特性、吸附机理和解吸附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为将羽毛产业化用做重金属吸附材料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5.
PAH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生物修复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效率,从PAHs生物修复的原理和强化措施出发,综述了PAH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物理化学强化技术和生物强化技术,分析了各种技术的原理与适用条件,提出了植物强化微生物修复是PAH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进行强化修复的过程中,要注重现场应用和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56.
本文作者结合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在分析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就创新安全生产工作思想,创新安全生产管理形式,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思考,以求切实做好安全生产的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57.
生物修复PAHs污染土壤对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洪;  李海波  孙铁珩  胡筱 《生态环境》2011,20(4):691-695
在PAH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以黑麦草、苜蓿为修复植物,固定化微生物菌剂为外源微生物,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及酶活性与PAHs的去除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及两者联合修复均显著提高了土壤PAHs的去除效果,其中黑麦草和苜蓿与微生物菌剂联合修复效果分别达到37.57%和38.41%,比单独的植物修复和菌剂修复高出一倍左右。各种生物修复同时促进了土壤多酚氧化酶、脱氢酶及脲酶的活性,减少了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脲酶与多酚氧化酶显著正相关(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PAHs的去除率与脱氢酶活性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负相关(P=0.564);因此,在PAH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可以选择土壤脱氢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作为PAHs修复效率的微生态指示指标。  相似文献   
58.
每一期滑坡变形体获取的点云数据分别基于独立坐标系,造成多期数据形变分析时基准不统一,该文提出了基于永久三棱锥标靶和基于全站仪站点坐标后视定向两种数据采集与基准统一理论与方法,实现多期点云基准统一。以甘肃省癿藏镇3号滑坡为研究对象,采集2021年2月、2021年5月两期点云数据,基于永久三棱锥标靶配准精度为0.003 m,基于全站仪站点坐标后视定向配准精度为0.005 m。结果表明方法理论严密、外业操作简单实用,可高精度实现多期点云基准统一。该理论方法的成功应用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滑坡等灾害变形监测的深度应用和有效推广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9.
了解农田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动态变化对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对陕西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测定,以期探讨长期耕种下陕西省农田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于2017年采集耕层土样705份,采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测定其有机质含量,并运用ArcGIS 10.5和GS+9.0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5.90 g·kg?1,4级水平占比最大;不同行政区有机质含量排序为:汉中>西安>安康>咸阳>宝鸡>商洛>渭南>铜川>延安>榆林;陕西省各市有机质含量较20世纪80年代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汉中市提升幅度最大;陕西省农田土壤有机质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最优拟合模型为高斯模型,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构性因素(坡度、海拔、经度、纬度)和随机性因素(施肥、耕作、秸秆还田等)共同作用导致了陕西省农田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差异,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为指导陕西省低碳农业的发展及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0.
北京典型郊野公园植物组成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典型郊野公园绿地植物的系统调查,分析了其种类构成,计算并论述了公园绿地的植物结构特征,以期能够为北京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调查发现典型郊野公园植物有78科181属299种,占北京市总维管植物种数的12.1%,总体上偏少。乔木和灌木的丰富度指数都在5.0以下,草本的丰富度要大于乔、灌木;植物均匀度指数总体上在0.7以内,乔木要高于灌木和草本;总体说来,郊野公园绿地植物种类偏少、分布不均匀;北京郊野公园建设刚刚起步不久,要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