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99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274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41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01.
真菌毒素是一类由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由于其在自然界污染的普遍性和广泛的毒性作用,被给予了充分关注。从机理上入手来研究真菌毒素毒性作用的起因具有重要意义。真菌毒素根据结构分类可达400种之多,它们的机理也各有不同,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真菌毒素与氧化应激有重大关联。真菌毒素引起的氧化应激能引起细胞毒性作用,还参与了其他靶点的毒性反应。同时真菌毒素能干扰细胞抗氧化系统的功能,降低细胞对毒素的抵抗能力。本文主要综述了真菌毒素中与氧化应激有密切联系的几种毒素的毒性作用,重点阐述了其与氧化应激之间的关系,以期对真菌毒素的毒性机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602.
安太堡露天矿排土场植被恢复模式与土壤因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煤平朔矿区设置4种植被恢复模式的样地,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群落特征,并对样地内的土壤因子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植物物种组成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复垦初期相比,四种植被恢复模式物种丰富度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与未进行植被恢复前的原地貌土壤相比都有提高.土壤速效钾、有机质、全氮对沙枣、柠条种群特征的影响较大,影响程度依次为:有机质>速效钾>全氮.  相似文献   
603.
604.
等级性的树枝状结构造就了溪流网络中底栖硅藻独特的多样性格局及群落构建方式。于2004年6月对香溪河溪流网络进行底栖硅藻群落及生境调查,选择7个亚流域,在每个亚流域中选择2个干支流汇合点,分别位于河网边缘和河网中心,采用群落分析及β多样性分解的方法,探究树枝状结构中干支流的相互作用及其等级性对底栖硅藻群落及多样性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树枝状干支流汇合点上下游之间的栖息地环境、生物密度、物种丰富度、群落组成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对位于网络边缘与中心的汇流点上下游进行比较,发现树枝状结构在群落构建中的作用具有等级性。河网边缘与中心的干支流群落β多样性组分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河网边缘,β多样性的周转组分显著高于河网中心,因此,河网边缘的干支流群落格局主要受物种在干支流间的物种周转所影响;河网中心β多样性的嵌套组分更高,这说明群落格局更多由干支流间物种的增减所造成。  相似文献   
605.
为明确减量施氮对苦荞强弱势粒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苦荞品种晋荞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225 kg/hm2(N1)、135 kg/hm2(N2)、45 kg/hm2(N3)、0 kg/hm2(N4,对照)4个氮肥处理下苦荞强弱势粒的灌浆动态、根系形态生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差异.结果显示:减氮处理下,N2处理时晋荞2号籽粒的灌浆起始势(R0)、最大灌浆速率(Gmax)和平均灌浆速率(Gmean)最大,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G)最小;强弱势粒间以强势粒的A值(生长终值量)、R0、Gmax和Gmean大于弱势粒,而N值(形状参数)和Tmax.G则低于弱势粒. 4个氮肥处理和强弱势粒均以灌浆中期对粒重的贡献率最大,灌浆后期次之,灌浆前期最小.随着施氮量的减少,晋荞2号的根系长度等形态指标及根系活力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N2处理最大;随着施氮量的减少,晋荞2号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谷氨酰胺合酶(GOGAT)、硝酸还原酶(NR)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N2处理最大,强弱势粒间以强势粒的叶绿素含量较高、氮代谢酶活性较大. N2处理时的株高等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指标均大于其余3个氮肥处理.本研究表明适当减量施氮可延缓苦荞衰老、促进苦荞强弱势粒的灌浆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增加,提高粒重和最终产量,进而实现节肥和高产.(表7参31)  相似文献   
606.
笔者通过对部分机械制造企业职业健康体检现状的调研,归纳、分析目前职业健康体检中常见的问题。旨在通过对职业健康体检常见问题的探讨,提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07.
京津冀地区近20年NDVI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保障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京津冀城镇快速发展过程中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有助于该区域城镇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植被指数NDVI时空变化特征可反映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及其演变规律.基于MOD13Q1和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利用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法分析近20年(2000—2019年)京津冀地区...  相似文献   
608.
烟气NOx污染控制技术及国产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NOx的危害、污染控制技术的分类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突出介绍了几种适合我国应用推广的典型NOx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如电子束脱硫脱硝技术、脉冲电晕放电法以及SNCR/SCR联合脱硝方法。在对国内外脱硝技术的研究成果与应用经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和经济角度剖析了适合在我国应用推广的NOx污染控制技术,提出了国产化建议。  相似文献   
609.
介绍了阴离子膜电解技术对烟气脱硫吸收液进行再生的机理。应用二室阴离子膜电解装置研究了电流密度、吸收富液的组成对脱硫吸收液再生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再生液的硫迁移比、硫酸浓缩倍率增大,电流效率降低。膜电解法可以有效地再生钠碱法脱除低浓度SO2燃煤烟气的含硫富液。  相似文献   
610.
分析了四川省毛河流域各类污染源分布状况及水质现状,采用一维稳态单组分水质模型、多宾斯-坎普稳态模型,引入水文数据、水质监测数据、环境统计数据、社会统计公报数据,以Excel作为数据平台,对毛河水环境进行了动态模拟,反演出主要污染物降解系数。总结了毛河水环境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模拟计算了2种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实施后对毛河水质的影响,确定了毛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的重点以及制约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