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9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Microsoft Excel中文版是当前各部门应用较多的办公室电子报表处理软件。使用Excel来制作表格,操作简单、制作迅速,可完成各种类型的表格,有极强的灵活性;提供了多种函数、公式,可完成多种运算;具有数据库的功能,排序、筛选、汇总方便;具有与外部数据库资源共享技术等功能。这些功能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科学化、量值化也都完成适用。因此享受Excel的操作,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熟练地应用具有相当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2.
穆天齐 《安全》2001,22(1):24-26
1 家庭燃气爆炸事故的原因及预防   在用燃气(包括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做饭时,燃气从灶眼里喷出来,都燃烧掉了。如果泄漏出来没有燃烧,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这时遇到明火,就会在瞬间全部燃烧,剧烈发热而膨胀,这就是可怕的爆炸。这个能引起爆炸的浓度,叫做爆炸极限。能引起爆炸的最低浓度叫爆炸下限,能引起爆炸的最高浓度叫爆炸上限。不同的燃气其爆炸极限范围也不同,燃气的热值越高,它的爆炸下限越低,越容易达到爆炸浓度。  相似文献   
43.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遗传算法的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新技术。根据故障点前后的零序电流突变方向相反的特点,利用小波变换确定不同检测位置的零序电流突变方向,然后对比突变方向确定故障区段。单相接地故障信号容易受到外部干扰,为了提高定位的容错性,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定位技术,利用小波变换后的结果通过遗传迭代实现故障的准确定位。通过数字仿真对定位方法进行了充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故障定位准确率高,有着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4.
土地利用变化下沿海地区吸附态磷负荷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附态磷是主要的面源污染物之一,它会导致水域环境质量恶化,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源。科学估算吸附态磷污染负荷能够为治理沿海地区非点源污染,保护海洋生态安全提供理论依据。以遥感影像、降雨监测资料等多源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土壤侵蚀、泥沙输移率、磷富集系数等影响因子,构建吸附态磷负荷估算模型,估算了江苏沿海地区2000~2010年吸附态磷负荷量,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吸附态磷负荷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2000~2010年,江苏沿海地区吸附态磷负荷明显增加,平均吸附态磷负荷模数由105.89 kg/km2·a增长至201.67 kg/km2·a,吸附态磷负荷总量由3 284t增长至6 255t。(2)10 a间,研究区的吸附态磷负荷热点面积减小,呈现出收敛聚集的态势,但热点区的吸附态磷负荷总量却明显增加,说明研究区内吸附态磷负荷的空间极化现象更为显著。(3)10 a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平均吸附态磷负荷模数都显著增长,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吸附态磷负荷总量排序为水田旱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园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吸附态磷负荷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时,吸附态磷负荷也随之发生变化,可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景观格局,减少和控制磷污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某制药废水对发光细菌急性毒性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采用发光细菌法测试某制药厂废水处理站工艺流程中5个节点废水的急性毒性.地下调节池水样EC50为3.44%,TUa为29,LID为625,为极强/高毒废水;地上调节池水样EC50为2.46%,TUa为41,LID为244,为极强/高毒废水;中间沉淀池水样EC50大于100%,LID=10,毒性较弱;二级沉淀池和总排放出口的废水EC50均大于100%,且LID均为1,无毒性.结果表明,现有处理工艺流程有效降低了制药废水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总排出口废水对发光细菌已经没有可见的生物毒性,达到相关制药废水排放标准.同时发现,低浓度废水对发光细菌的发光度不但没有抑制,反而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46.
针对目前对近海生态系统健康定义仍较为模糊的状况,在调研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重新解析与定义了近海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进一步拓展了包含生态服务功能以及社会经济功能两方面的近海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内容,并识别出水质理化参数、生物指标、沉积物环境指标、生物残毒指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以及社会经济指标是目前使用较为频繁的6类表征近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优劣的指标,同时指出针对不同管理要求、不同区域特征、不同人类活动影响以及不同功能区划的近海生态系统,其健康表征指标应有所差异和取舍。  相似文献   
47.
为助力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及相关文献,确立新发展格局下碳中和影响因子集,运用ISM模型分析碳中和目标的影响因子及实现路径。结果表明:①ISM模型是一个包含18个因子的6阶锥形系统,大致呈现从宏观环境—技术发展—市场体制的发展逻辑。②出台低碳发展激励政策、强化低碳技术专利保护等因子是实现碳中和的核心基础与动力;实现绿色现代化进程是实现碳中和最直接的影响因子与内涵;丰富碳交易市场体系、加快减碳与去碳技术等因子则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完善激励引导政策、健全碳市场体系和加快低碳技术创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8.
49.
绿洲边缘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质量变化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绿洲化进程加剧导致绿洲边缘土地覆被状况发生变化,为探讨绿洲边缘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属性及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塔里木盆地南缘策勒绿洲边缘人为垦殖的棉田、果园、沙拐枣林地及自然状态下骆驼刺覆被样地等4种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质量相对指数(RI)及土壤质量综合指数(SQI)分别探讨各样地间在0~20 cm、20~40 cm、40~60 cm内土壤质量变化状况;同时利用分形理论对各样地表层土壤的粒径分布(PSD)属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及总氮指标在各样地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各样地每层土壤的RI及SQI排序相同,棉田及果园利用方式对0~20 cm的土壤质量有明显促进作用;但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自然覆被骆驼刺样地土壤质量逐渐高于其余样地;而对自然植被进行替代的沙拐枣林地,其各层土壤指标及土壤质量均处于最低水平,表层土壤PSD分形维数分析也表明沙拐枣林地保持土壤细粒成分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50.
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开始逐步确立对劳动者弱势群体进行“倾斜保护”的原则,对雇主的解雇行为进行限制。英国劳动法的限制解雇制度体现为对不正当解雇(Wrongful dismissal)和不公平解雇(unfair dismissal)进行规制两个方面。本文拟对英国限制解雇制度做初步探讨,以期对我国劳动法的限制解雇制度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