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23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56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31.
分析了沈阳主要生态问题 ,阐述了问题症结所在 ;同时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对策、措施和任务。  相似文献   
32.
33.
资源可持续利用:一种资源利用伦理原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文阐释了资源利用伦理的概念,从历史实践、现实需求和社会基本伦理意识等方面说明资源可持续利用伦理原则的合理性,用博弈论方法重点讨论了资源可持续利用伦理原则在资源利用中克服“囚徒困境”的作用,伦理失灵的原因和伦理法律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4.
随着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的全面实施,安全、环境与健康问题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日益显得重要和突出.基层队作为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实践者和完成者,是安全、环保工作的主要阵地,其HSE工作的好坏,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做好基层队HSE工作的前提,就是编制一个科学、具体、可操作性强的HSE实施程序.  相似文献   
35.
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促进协调沿海地区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关系平衡的重要方法,是衡量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手段,构建一种量化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十分必要。本研究基于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建立了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方法,以长江经济带邻近海域43个县级评价单元为例对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赋权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优点合理地确定了指标权重,获得了各评价单元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得分,连云港和盐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36.
组建以来,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细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以及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训词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应急管理部的决策部署,全面做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基本盘、基本面,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健全责任体系、推进依法治安、强化安全防范、夯实基层基础,尤其是加强巡查督导、交叉检查、综合考核、示范建设、企业履职等,推动“三个责任”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37.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快速高效地开展地震应急工作离不开地震应急技术的基础支撑。为进一步掌握我国地震应急技术现状,持续增强我国应急能力,通过梳理现阶段我国地震应急指挥、地震烈度调查与损失评估、地震现场流动监测3大技术系统,从技术构成、技术功能、存在问题等方面探讨我国现有地震应急技术。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的地震应急技术发展显著,但仍存在不足和薄弱环节,标准化、智能化、综合化或将成为新方向。  相似文献   
38.
地震迁移可广义化为构造事件的迁移。快速构造事件为地震,次快速事件可形成前兆。假使在昔日震中迁移始发地区出现了前兆,则可作两个方案的预测:一个是在前兆出现地区附近可能发生地震;一个是在昔日地震迁移所至地区可能发生地震。后者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文中列举了五个实例。  相似文献   
39.
基于全国30个省份1998~2015年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测算农业用水效率,并在观察农业用水量、农业用水效率动静态演进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门槛面板回归模型探究农业用水效率对农业用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国农业用水量和农业用水效率均呈阶段性下降。农业用水效率对降低农业用水量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降低农业用水量的有效途径;东部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农业用水量下降,但须警惕"回弹效应";中部农业用水效率抑制农业用水量增长,且作用逐渐增强;西部农业用水效率提高能够快速降低农业用水量,但作用逐渐减弱。另外,提升农民受教育水平、增加绿水足迹、扩大农业劳动人口能够降低农业用水量,而丰富的水资源禀赋促进农业用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40.
对区域建设用海实施的实际效果进行较为系统的评估与研究是海洋主管部门实施围填海计划管理、实现海域管理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区域建设用海一期规划为例,在围填海活动实施状况评估要素识别和评估指标因子筛选的基础上,构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AHP方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进而建立多因子综合评估模型,最终完成综合评估分值的定级,以此评判此区域用海活动的实施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