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结合殷村港流域工业园区企业废水治理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企业污水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建立了企业污水治理绩效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工业园区某企业污水治理绩效水平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强,可在园区企业污水治理绩效水平综合评价中应用。  相似文献   
72.
针对风电接入点的电网电压稳定性问题,根据宁夏局部电网的特点,对风电接入点的电网电压波动进行研究,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潮流计算,验证包含风力发电的不同因素对电力系统电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受风电场无功补偿水平、风电有功出力以及接入方式的影响,风电接入点的电网电压随着风电有功出力的变化呈现先上升后加速下降的波动趋势,该结果可为控制风电场接入点的电压稳定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对儿童肺功能的交互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中国4城市儿童肺功能的队列研究数据基础上,通过3步回归的统计方法,就空气污染和支气管炎或哮喘的交互作用对儿童肺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空气颗粒物与支气管炎或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对儿童肺功能有不利影响,而儿童在短期内患过支气管炎或哮喘会显著地加重空气颗粒物污染对FVC和FEV1的有害影响,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有害影响趋于减弱.对于FEV1/FVC,支气管炎或哮喘与空气颗粒物对肺功能的作用是独立的.与气态污染物相比,颗粒物与呼吸系统疾病对儿童肺功能的交互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74.
文章建立了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六价铬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式,应用实例对标准不确定度的分量做出了详尽分析和计算,得出该法测定水中六价铬的测量扩展不确定度结果,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5.
油泥砂是油田勘探、采油、储油、输油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油泥、油砂沉淀后的固体废物,对环境及水资源可造成严重污染。某厂采用流化焚烧法处理油泥砂,达到了净化环境、回收能源的目的,但是在焚烧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为了保护劳动者健康和相关权益,对该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76.
文章研究了高锰酸钾氧化-吸附去除饮用水中Mn~(2+)的相关机理,考察了高锰酸钾氧化Mn~(2+)的产物新生态水合MnO_2对Mn~(2+)的吸附效能以及吸附前后体系p H的变化,并且对MnO_2的界面特性及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体系中Mn~(2+)的平衡浓度在50 mg/L时,新生态水合MnO_2对Mn~(2+)的吸附量为1.46 g/g,静态吸附24 h后溶液p H从7.40降至3.74。XPS光电子能谱以及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数据表明新生态水合MnO_2主要通过配位吸附实现对Mn~(2+)的去除。SEM显示新生态水合MnO_2为不均的准球形,表面富有皱褶,其比表面积可达214.6 m~2/g,吸附后样品表面光滑整齐。高锰酸钾对Mn~(2+)的氧化和MnO_2的吸附作用是Mn~(2+)从水中去除的原因。  相似文献   
77.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原理和拟动力法,提出一种半解析改进水平片分法,计算具有非线性分布特征的非饱和土重力和地震惯性力所做外功率,将传统塑性理论扩展至非饱和土中以考虑基质吸力对桩侧阻力的提升作用,与解析解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通过算例分析,揭示了吸力对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及抗滑桩加固效果的强化作用,探究了非饱和土边坡的地震响应规律,研究了抗滑桩布设参数对支挡结构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吸力对边坡稳定性的提升效果可达 20% ~ 50%,吸力效应与地震动特性密切相关,在地震波达到峰值时显著增强;水平和竖向加速度系数以及土剪切模量对边坡地震稳定性影响较大;桩距 D1/dp ≤ 4 时,抗滑桩加固效果较为显著并随摩擦角的增加得到强化,抗滑桩最佳桩位位于边坡中上部,且随摩擦角的增加逐渐减小,对应的加固效果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8.
目的 研究71 ℃试验法用于火工品贮存寿命外推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美军标和国军标中71 ℃试验法的寿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加速模型、试验条件和外推温度取值对火工品的寿命外推结果均有影响。结论 71 ℃试验法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使用场景是否正确,试验条件设置是否合理,贮存环境温度取值是否准确,并提出了71 ℃试验法的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79.
壁面加热作用对街道峡谷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伟  钟秦 《中国环境科学》2009,29(9):908-913
采用CFD软件Fluent研究了不同壁面加热条件下街道峡谷内流场及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当街道高宽比(H/W)为1.33时,在低风速(u=1m/s)条件下,当壁面与周围大气无温差时,街道峡谷内存在一个稳定的顺时针大漩涡,污染物在背风侧堆积.当背风面、地面和背风面分别被加热时,峡谷内流场分布与无温差时相似,此时峡谷内的湍流强度增强,导致污染物浓度降低.当迎风面被加热时,峡谷内流场由原来的单漩涡结构变为双漩涡结构,此时街道峡谷下部浓度较高,上部浓度相对较低.当地面和迎风面同时被加热,温差较小(?θ=2℃)时,街道峡谷内流场由单漩涡结构变为双漩涡结构; 温差增大为5℃,峡谷内由双漩涡分裂成了3个漩涡,此时污染物分布与迎风面被加热情况相似.通过实测值和模拟值的比较可知,Fluent软件对街道峡谷大气环境的模拟结果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80.
基于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利用武汉市郊区468份问卷,构建农地景观文化功能需求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农地景观文化需求的影响因素和机理。结果表明:(1)农地景观文化功能需求意愿和需求行为存在较大差异,有需求意愿的受访者占50%左右,存在需求行为的仅占10%。(2)公众对农地景观文化功能的态度、主观规范增强了其需求意愿,影响系数分别为0.23和0.52。(3)知觉行为控制、环境因素、需求意愿均正向影响农地景观文化功能的需求行为,其中环境因素对需求行为的激励作用最大。研究认为,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加强农地景观文化功能建设与宣传,提高公众的认知和知觉行为控制能力,从而增加其需求意愿和需求行为,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教育文化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