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3篇
综合类   1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研究温度对烃类气体爆炸极限的影响,利用爆炸极限测试仪对C1-C4烃类气体在20℃、60℃、100℃、140℃等初始温度条件下的爆炸极限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C1-C4烃类气体的爆炸下限在20-140℃范围内与温度呈线性关系,同一系列烃类物质,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同一温度下所对应的爆炸下限数值依次降低;对于相同碳原子数的烃类物质,相同温度下烷烃的爆炸下限数值高于烯烃的爆炸下限数值。此外,建立了高温条件下烃类物质爆炸极限的预测模型,为烃类物质爆炸极限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活性危害的评估由理论筛选,热稳定性的实验筛选,动力学参数的检测装置,紧急排放系统的设计、筛选和放大,过程设计和优化等几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乙炔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采用20 L爆炸罐为试验仪器,对常温、初始压力0.1 MPa条件下,不同体积配比乙炔-空气混合气的燃爆特性及氮气对乙炔分解爆炸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结合碰撞理论和燃烧反应方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乙炔-空气混合气体随乙炔体积分数增大,最大爆炸压力逐渐升高;在乙炔体积分数为10%~55%范围内,乙炔与空气混合气的最大爆炸压力恒定在1.7 MPa,乙炔体积分数为10%时取得最大爆炸指数(78.14MPa.m/s);乙炔体积分数为55%~100%范围内,混合气体爆炸与初始压力有关,并且初始压力随乙炔体积分数增大而升高;纯乙炔分解爆炸的初始压力为0.18 MPa。氮气对乙炔分解爆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随氮气体积分数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的管理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我国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监管现状出发,研究对比了我国和国外在SDS覆盖化学品的范围、审核监督制度以及信息保密机制等管理技术方面的不同做法;指出我国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监管在这三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提出加强和完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监管是提高我国化学品安全监管水平的重要手段;认为借鉴欧盟、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先进做法拓宽需要编制SDS的化学品范围、建立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三方检测制度、加强监督、完善信息保密机制将对促进我国的化学品安全监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过硫酸铵胶囊破胶剂在运输中的自反应危险性,按照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与标准手册>中的H.2方法,采用绝热杜瓦量热仪对过硫酸铵胶囊破胶剂进行绝热储存试验,并计算了该物质在3种典型包装下的自加速分解温度.结果表明,分解反应分为2步,其活化能接近,这2步反应实质上是同一反应,即最初反应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由于接触面上的反应物消耗和产物积累而停止,而温度升高又引起包覆的聚合物软化,增大了反应物接触面和产物的扩散速度,从而使反应重新开始.研究表明,该物质的包装件不应划入联合国规定的4.1项危险品中的自反应性物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化学品反应危险性的评价,介绍利用最大分解热,反应放热功率,绝热反应参数等方法对化学品反应危险性进行分级的几种方法及各自特点。通过分析整合不同分级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实测反应放热参数的分级方法,此方法以初始放热温度和反应热组成指标体系,同时配合燃爆曲线实现对化学品反应危险性的分级,得到的结果对于化学品的安全评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考察了6种有机过氧化物的放热性质,诠释了有机过氧化物的反应危险性,应用所提出的反应危险性分级方法对其进行分级,并对分级方法进行了验证。该方法结合了实验结果和多种分级方法的优点,使化学品反应危险性分级方法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化工生产过程中活性危害的基本概念、识别方法和步骤,并以苯胺生产装置为例,利用文中提出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活性危害识别.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烯烃类爆炸事故带来的严重危害,采用国际通用的20L球型爆炸测试装置测试了常温初始压力为0.1 MPa条件下,4种常见烯烃的爆炸特性参数.结果表明,随着烯烃含量的增加各项爆炸特性参数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特征,最大爆炸压力和爆炸指数均在化学计量比附近获得,4种烯烃最大爆炸压力分别为乙烯1.5 MPa、丙烯1.3 MPa、正丁烯1.5 MPa、异丁烯1.6 MPa,爆炸指数分别为16.56 (MPa·m)/s、7.37(MPa·m)/s、16.98 (MPa·m)/s、29.07(MPa· m)/s.  相似文献   
19.
硫化氢为无色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易溶于水、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主要用于化学分析,如鉴定金属离子。硫化氢具有多种危险性,主要是一种强烈的窒息性气体,同时还极度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虽然硫化氢有恶臭,但极易使人嗅觉疲劳而毫无觉察,危害性极大。  相似文献   
20.
烃类沸点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ODESSA软件计算296种烃类物质的分子结构描述符,分别用启发式回归(HM)和最佳多元线性回归(B-MLR)筛选计算出的所有分子描述符,并建立沸点的线性回归模型。用B-MLR方法筛选出的4个描述符作为支持向量机(SVM)的输入建立了非线性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稳健,泛化能力强,预测误差小。非线性模型(R2=0.9905,RMSE=10.2295)的性能优于线性回归模型(HM:R2=0.9819,RMSE=14.0606;B-MLR:R2=0.9842,RMSE=13.1058),预测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