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3篇
综合类   1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对事故油罐着火爆炸三要素的分析,认为事故油罐中存在的硫铁化合物是主要的点火源,油罐中储存的大量石脑油及其挥发油气是主要的可燃物,油罐呼吸阀吸入的氧气是主要的助燃物针对油罐的爆炸原因提出防护措施:定期清理罐内形成的硫铁化合物,避开燃爆区间操作,采取惰性气体保护,最终防止气相燃爆.  相似文献   
32.
针对异丙醇与丙酸酐酯化合成丙酸异丙酯工艺的反应失控危险性,利用泄放尺寸实验仪(VSP2)研究了其反应的放热特性,选择自催化模式模拟得到了反应动力学参数,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利用得到动力学模型,模拟了该工艺在半间歇模式、反应温度为70℃时,中试规模(> 100L)条件下的反应特点,分析了反应失控的危险性,并针对加料程序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最佳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3.
国内己内酰胺生产中环己酮肟液相重排反应主要分为溶剂法和非溶剂法。通过对两种工艺装置中的物料和工艺危险性进行分析,表明两种重排反应工艺危险区别主要在于:溶剂法中正己烷溶剂可能导致燃爆危险,非溶剂法中水泄漏将导致失控反应。为己内酰胺的重排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4.
首先用同步热分析仪(STA)测定了一定温度区间内2,4-二硝基酚钠的比热容,利用Origin8.0软件回归比热容随温度变化的方程式,拟合系数为0.913 6,标准偏差为0.005 9。然后分别在空气和氮气气氛下对2,4-二硝基酚钠进行了TG/DSC测试,并与单硝基酚钠(邻、间、对位)的热分解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在氮气气氛不同升温速率下的测试,用Kissinger法得到2,4-二硝基酚钠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指前因子等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2,4-二硝基酚钠在300℃以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Kissinger法得到的2,4-二硝基酚钠表观活化能为244.8 kJ/mol,指前因子为2.5×1018s-1。  相似文献   
35.
为研究常见化学品对偶氮二异丁腈(AIBN)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C600微量热仪对AIBN及AIBN与水、酸、氢氧化钠、氯化钠和铁等物质混合的热分解反应进行试验探究,根据试验数据得出相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它们的分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IBN本身的热稳定性较差;水、酸、氢氧化钠、氯化钠和铁等物质使AIBN的放热反应变剧烈,反应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反应速率常数增大;这些物质的加入不会改变AIBN的热分解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36.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反应量热仪(RC1和快速筛选仪(RSD)等仪器设备,对硫化油合成过程的热特征和压力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发现该反应为微吸热的过程,但仍应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如压力、温度等。防止反应器中混入水等低沸点物质,导致容器超压。反应器内避免混入空气、硝酸等禁忌物料,防止因活性反应而引发灾害性燃爆事故。  相似文献   
37.
为了评估双(叔丁过氧基)二异丙苯(BIPB)的热危害,对其热分解过程进行多速率的动态扫描C80热分析,用几种简单的热危害评估方法分析其热危害。然后应用模式法、无模式法(Friedman微分等转化率法)分别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得到分解动力学数据,并用ASTM E 698法得到活化能数据,同时用C80、ARC和DSC的试验数据验证分解动力学数据的可靠性。最后利用无模式法的分解动力学数据进行BIPB绝热条件下和非绝热的2m3球形容器中的失控反应模拟,得到类似工艺条件下BIPB的安全控制温度。  相似文献   
38.
通过现场的调研与事故树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某厂聚乙烯醇车间聚合罐区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识别与分析.以该罐区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作为顶上事件,对可能引发顶上事件的21个基本事件及一个条件事件构建事故树,利用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及结构重要性计算手段进行事故风险程度分析,从而确定醋酸乙烯暴聚是聚合罐区的首要危险源,而促发醋酸乙烯暴聚的物料长时间停留、气相氧含量过高、温度控制失效、阻聚剂含量不足等四个基本事件是导致聚合罐区火灾爆炸事故的最危险因素.本文对以上聚合罐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风险因素进行详细定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预防控制措施.同时,该聚合罐区的事故树分析结论也可以为同类别化工单位罐区的日常运行、设计改造、维护保养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为评价丁基钠黄药的热稳定性,采用真空安定性测试仪和C600量热仪对其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质量为1.0g的样品在温度为60℃、70℃、80℃、90℃、100℃和质量为0.5g、0.75g、1.0g、1.25g、1.5g、1.75g、2.0g的样品在温度80℃条件下的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安定性测试仪在80℃、21mL真空封闭空间的测试条件下,当丁基钠黄药质量小于1.25g时,其平均分解速率较慢,与时间近似成线性关系;当样品质量大于1.50g时,其平均分解速率与时间近似呈一条S形曲线。平均分解速率与质量不是成正比,而是先增加后减小,质量为1.65g时,平均分解速率最大,为0.0957mL/(g.h)。采用C600量热仪确定了丁基钠黄药的分解过程为吸热反应,起始分解温度为93℃,分解过程吸收热量为110.51J/g。明确了温度、堆积样品量的大小和时间为影响丁基钠黄药热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0.
环氧丙烷具有较强化学活性,分析了环氧丙烷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测试了不同温度、pH值和铁离子存在条件下环氧丙烷的反应稳定性。结果表明,环氧丙烷在低pH值和铁离子存在的环境中容易发生强烈放热反应。根据环氧丙烷工业化生产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