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22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为提升驾驶人对突发交通状况的处理能力,预防交通事故,通过收集并整理国内典型应激场景,建立不同道路类型及天气下的三维应激场景库;综合国内外文献提出以舒尔特方格训练驾驶人注意力,选择反应仪加强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的心理培训与基于驾驶模拟器三维应激场景库的驾驶人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应激反应能力培训方法;对20名被试进行培训,选择应激处置绩效为指标评估培训前后的应激绩效。结果表明:在83.33%的应激场景中,培训后的被试的应激处置绩效高于培训前;就单个场景而言,培训后的绩效显著提升,且趋于稳定;所开发的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培训方法对提升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和操作正确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2.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水文气象时间序列失去了一致性。以湖南省89个气象站点1960~2013年逐日气温资料为基础,选取年平均日最高温度(AMMT)和超过95th分位值的平均日最高温度(POT),研究非一致性条件下湖南省极端高温指数的频率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89个站点中有59个站点(66.3%)的AMMT序列和23个站点(25.8%)的POT序列呈现显著的非一致性。利用线性矩法和Cramer-von Mises(C-M)检验等方法,发现广义正态分布(GNO)函数能较好地拟合研究区极端高温指数序列。通过还原途径修正非一致性序列,并对修正前、后不同重现期水平下的极端高温指数的估算值进行对比,发现气候变化条件下AMMT序列在湘北、湘中和湘东南地区呈现强度增强和重现期缩短的趋势,而POT序列仅在湘北和湘东南地区呈现出相似的频率特征变化。  相似文献   
63.
为探明生物炭对黄土高原石灰性农田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及机理,于400、600和800℃条件下制备玉米秸秆生物炭(BC),并采用热水浸提法制备碳骨架(BS)。在分析材料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将其分别按质量比1%和2%与土壤充分混匀,开展为期50 d的室内静态土壤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从400℃上升到800℃),玉米秸秆生物炭和碳骨架的pH值和总碱性含氧官能团含量显著增加,而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易氧化有机碳(ROC)含量和总酸性含氧官能团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碳骨架DOC和ROC含量均显著低于同一热解温度条件下制得的生物炭(P0.05)。随着添加材料(生物炭或碳骨架)热解温度的升高,各处理CO_2累积排放量呈降低趋势,且添加生物炭处理的CO_2累积排放量高于添加碳骨架处理,尤其是BC-2%处理CO_2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BS-1%处理(P0.05)。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培养体系的DOC和ROC含量均呈降低趋势,但DOC含量降低幅度(87.90%~89.18%)大于ROC含量(19.29%~38.49%);培养过程中400、600和800℃处理DOC和ROC含量均呈BC-2%BC-1%/BS-2%BS-1%对照趋势。在添加生物炭或碳骨架处理中,与ROC含量相比,DOC含量对CO_2排放变化的解释程度更高,且达到显著水平(P0.01)。DOC和ROC含量均是影响黄土高原石灰性农田土壤CO_2排放的重要因素,但相比较而言,DOC含量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64.
培育绿色产品市场,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是缓解环境危机,促进社会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21世纪市场的主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绿色产品市场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培育我国绿色产品市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65.
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在改变落后、走向富裕、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这三大紧密联系的难题制约。其核心问题是资源及其合理利用问题。全方位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基本对策。我国以地大物博、出产丰富著称于世,从总量看是资源富国,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极低。以矿产资源为例: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作为工业原料的35种主要矿产,我国人均占有量只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60%。特别是我国矿产资源共伴生矿多、贫矿多、地域分布不均衡,这些不利因素都制约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  相似文献   
66.
根据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建设的要求,针对全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信息特征,描述了“全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背景、系统总体结构、数据组织形式以及信息表达方式,并探讨了实现信息共享系统的结构化设计、系统网络的集成式服务模型、动态网页制作、元数据库构建、统计信息的空间化表达方法、空间统计分析和信息共享安全保障等信息共享的关键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各类现代农业思潮的产生背景,思想出发点以及所倡导实施的技术体系的分析,阐述了现代农业思潮的实质是人类环保意识的觉醒,是人们对现代常规农业反思的结果,并指出现代农业思潮有深刻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68.
生物扰动在水层-底栖界面耦合中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综合评述了生物扰动在水层-底栖界面耦合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并进行了展望。国际上十分重视水层-底栖界面耦合过程的研究并已有一定基础,生物扰动作为海洋生态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就已开展了工作,但直到10余年前才真正开始定量研究,进入了实验模拟、现场观测与建立模型相结合的新阶段。国内的生物扰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加上技术方法落后,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国内外关于水层-底栖界面生物扰动效应研究基本上都在海洋中开展,尤其在河口、近岸和浅海水域进行,湖泊和河流研究明显薄弱。作为水生态动力学的重要分支和前沿领域,生物扰动研究具有广阔前景。急需针对我国水域特点,引进先进的现场观测和室内测试手段,进一步揭示水层-底栖界面耦合过程中的生物扰动机制,更精准和更详细地掌握水域中各种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全过程,为控制水体内源污染释放、富营养化治理和生态建模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9.
本文对一起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和控制进行了详细报道,并对防制该病提出了一套完整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0.
一道建于1978年的老矿坝,在修修补补中为广西宣  县锰锌矿朋村选厂服役了20多年之后,终于不堪重负于2000年2月 26日轰然倒下,坝内大量的尾砂、废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倾泻而出,外流的10万立方米尾砂矿,污染和覆盖了上百亩农田耕地,造成特大污染事故。 2000年2月26日凌晨3点40分,广西武宣县锰锌矿朋村选厂。一阵巨大的轰鸣声把守坝人黄喜成、黄雅闹从睡梦中惊醒过来,两人急忙跑出来察看,发现坝首已经溃堤,尾矿和坝泥拌着废水如泥石流般急剧冲向坝下面的鱼塘,发出震聋欲耳的响声。40分钟之后,当矿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