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82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荧光原位杂交、DNA指纹等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在废水治理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现代分子技术的分类及其在废水菌群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通过各类技术间的比较,提出其潜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不同弯度的铜镍合金管道在海水冲刷下的腐蚀规律,为弯头腐蚀控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铜镍合金在海水中的极化曲线作为边界条件,通过k-ε湍流模型模拟30°、45°和90°三种弯头在不同流速下的腐蚀行为。结果流体进入弯头后,内侧流速明显加快,外侧流速减小,导致内管壁腐蚀严重。内侧局部强腐蚀区随弯曲角度的增大而后移,相应的腐蚀速率也会增加。同时,随着入口流速的增加,弯头管壁的腐蚀速率会加快,但不改变弯头内的最大腐蚀部位。结论弯头腐蚀速率与流速、弯曲角度密切相关。流速越高,弯曲角度越大,管壁的腐蚀速率越大。  相似文献   
93.
利用无人机对某石化工业园区地面至100 m大气中的VOCs进行监测,通过不同高度数据对比,总结该石化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的垂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化学反应活性。监测结果表明,VOCs体积分数和总臭氧生成潜势随高度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地面和15~30 m高度的VOCs浓度及臭氧生成潜势基本一致。主要VOCs物种浓度垂直分布特征可分为均匀分布、随高度增加浓度不断降低、随高度增加浓度先升后降3种。含氧有机物和烷烃在大气中体积分数较大,主要特征挥发性有机物为丙酮、乙醛、乙烷、乙醇等;臭氧生成潜势贡献较大的组分为含氧有机物、烯烃和炔烃,关键活性物质为甲醛、乙醛、丁烯醛、正丁醛等。含氧有机物的体积分数和臭氧生成潜势贡献在地面至100 m高度都明显高于其他组分,应作为VOCs浓度和化学活性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4.
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从此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以实现异地转移接续。规定养老待遇领取地时,应注意“从长”兼“从近”和职工自主选择的原则。为解决转移后由于参保地和享受地不一导致的养老金待遇享受不公平问题,应设立养老保险分级缴费制度。同时,为保障医疗保险对退休职工权益的保障,建议在转移养老保险12%统筹基金的同时,对医疗缴费年限中的统筹帐户也按每年适当的比例随同转移。  相似文献   
95.
浅析农村建设用地管理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的城乡建设中,农村建设用地占相当大的比例,农村建设用地的增加是造成我国耕地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就谯城区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分析,并对如何提高农村农居点存量土地利用率,控制建设土地用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6.
人类活动在武汉东湖沉积物中的记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武汉东湖Ⅰ站90cm和Ⅱ站150cm沉积物柱芯TOC、TN、TP和硅藻的垂向分布,探讨了在东湖的发展演化中尤其是富营养化的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影响.在350aBP(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和20世纪60年代,由于人口增长、农业耕作发展和湖泊富营养化使区域内TOC、TN等营养物质向湖内大量输入.东湖I站沉积物中TP在0~5cm的高值区主要与建国以来东湖周围的人类活动作用加强有关,是湖泊营养程度逐步提高的结果.随着湖泊富营养化的加剧,湖泊藻类大量繁衍,沉积物中保存的硅藻也相应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97.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可用于研究复合微生物体系中特定目标功能菌的特性及动态变化,本研究为确立用于解析酵母细胞在混合酵母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动态特性的GFP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将gfp基因克隆到酵母载体pACT-URA3中,再用构建的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JMl09),扩增得到含gfp的重组质粒,荧光显微镜照片显示gfp基因在大肠杆菌内得到了表达,但表达程度不高;电泳图谱及聚合酶链反应结果表明,含gfp基因的质粒不是以游离的形式存在,而可能是以某种特殊的形式和细胞染色体发生了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8.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山区二级公路常态交通风险,将风险源分为动态风险源和静态风险源.首先,基于白化权函数的综合评价法建立事故后果模型,基于历史事故数据建立事故概率模型,以评价静态风险;其次,结合白化权函数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事故后果模型,采用有序Logit模型建立事故概率模型,以评价动态风险;最后综合动静态风险结果评价...  相似文献   
99.
说到危险的鸟类,人们首先往往会联想到在天空中翱翔的雄鹰,或是在林间捕鼠捉蛇的夜枭——这两种鸟类虽然凶猛,但也能为人类所驯化。而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森林中,却生活着一种不为人知的鸟类——鹤鸵,它虽然不会飞,却远比鹰和夜枭更为凶猛,并且桀骜不驯,如果你不小心惹了它,这些家伙就会毫不犹豫地向人发起攻击!  相似文献   
100.
陆本燕  刘伯权  吴涛  邢国华 《灾害学》2011,26(2):102-106
以"7.23"陕西省商洛市特大暴雨中山阳县校舍为研究对象,在查明山洪、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等造成校舍受损、严重破坏和倒塌的基础上,分析了洪水灾害引起校舍受损的原因。结果表明,特大暴雨是该县滑坡发生的诱发因素,也是部分滑坡转化为泥石流主要因素;建筑场地选择不合理是造成校舍受损、严重破坏和倒塌的关键因素;合理的结构构造是减少灾害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