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3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21.
在2月6日召开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了200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这表明党和政府对人与安全生产的关系、人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等重大问题的认识,有了质的提升。感慨之余,笔者抚今追昔: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在滨海的某个大型化工企业,一台马丁炉的炉篦坏了需要修理。厂领导要求修理不能影响生产,言外之音,必须想办法顶着炉膛之火,钻进炉内抢修马丁炉。一位司炉工在革命加拼命精神的支撑下,居然把用水浸透了的麻袋片厚厚地蒙在身上,钻进炉瞠,硬是在没停  相似文献   
22.
去年11月12日中午,"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肖晓琳播报的"陕西寡妇村"节目引起笔者的注意.据该节目介绍,陕西某乡一村妇杨丽凤在给"今日说法"的寄信中称,她住的村上,由于青壮男劳力相继在采矿事故中死去,村里几乎成了"寡妇村".由此,她对矿山屡屡发生重大事故和亲人死亡,凄楚地表达了发自内心的愤慨和声讨.看罢,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23.
往事(三)     
陈世俊 《劳动保护》2002,(10):41-42
"人蒸发啦?" 市郊某厂,张三上早班. 按照交接班制规定,早晨,他必须提前一刻钟到岗,与上夜班的李四面对面交接班并查验夜班操作记录,然后上岗.  相似文献   
24.
安技界同仁 ,常借成语“亡羊补牢”比喻发生事故后如能及时采取措施补救 ,其后果和损失还能挽回。对此 ,笔者曾笃信并奉为信条。近来 ,回味时下耳闻目睹的重大事故 ,忽地对借用上述成语以解释“安全个例”生出某些疑惑。远的不说 ,仅以20世纪最后一年里国内发生的多起重大事故而言 ,一起事故 ,死亡人数少则几人、十几人 ,多则上百人 ;涉及领域 ,工业、农业、运输、建筑、航空、文化娱乐各行各业无所不及 ;经济损失 ,动辄百千万元 ,而上亿元也时有所闻 ;社会效应更无须妄论。凡此 ,焉能一语“亡羊补牢”能解释和冲销?于是乎 ,笔者对“亡羊…  相似文献   
25.
要说有的领导不懂安全,着实有些冤枉;要说领导层都非常重视安全又不尽然,因为有的领导对安全的重视程度有些滞后,使人不敢恭维。“灯下黑”——某大型企业公司,安全机构、安全制度、安全现代管理等均较健全,对下属企业的要求也算严格。可在其本部,焊工无证操作、电气临线随意连接、在禁烟区吸烟等违规现象时有  相似文献   
26.
我读“1620”     
陈世俊 《劳动保护》2003,(12):67-67
据“央视”报道,我国已有注册安全工程师1620名。这是自建国以来,也是自《安全生产法》公布实施以来我国拥有的、受法律承认和保护的首批专业安全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27.
往事(六)     
厂长“梦游”身为法定代表人和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国有企业厂长,鲜有不懂和不重视安全的,有的人甚至为了安全生产而如醉如痴,下面这个例子似能说明问题。某染料厂厂长老臧,或许是当副厂长时曾分管过安全的缘故,对安全生产的事格外关注。这不,那个从他当副厂长时留下的整体性隐患——全厂高压输电线线材老化并经常“打火”一事,眼下公司已下了最后通谍——《隐患整改通知书》——限令一个月内必须彻底解决,这令他大伤脑筋。以前,这个重大事故隐患由于没钱,他总给厂安技科“开方子”,什么“各车间轮流限电”、“修修补补凑合点儿”、…  相似文献   
28.
世界著名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去年不惜花20多亿美金,更换它生产的1300万个不合格汽车轮胎,其目的就是一个:为了客户的行车安全。或许有人认为,福特花20亿美金更换轮胎是为了促销。这话有一定道理。不过,在国际商战中,安全也是影响企业信誉度的重要因素,安全无保障,畅销谈何容易?或许有人讲,福特财大气粗,20亿美金不致令其“伤筋动骨”。事实上,这20亿美  相似文献   
29.
往事     
编者的话:作者陈世俊是个从事技安工作30多年的老技安,他对企业的安全工作有深厚的感情,有宝贵的实践经验,并且有符合实际的独到见解。最近,他把记忆中的安全事例搜集起来,用“往事”将其串在一起,献给读者。不论事例中的人物是否高大,但是真实的。这些往事可以让一些老技安“朝花夕拾”,亦可使年轻的新技安从中受到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30.
不解之缘     
不解之缘陈世俊《劳动保护》创刊已经45周年,我与她结缘也有30余年。45年文灿功昭,30余年回味隽永。我踏上工作征程,受的第一项教育是安全,看的第一本书是《劳动保护》。这是回忆,不是渲染。记得,刚分配到工厂时,安技科长就递我一本杂志,让我学习上面刊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