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21篇
安全科学   98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332篇
基础理论   51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46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1.
采用自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建立了地表水中痕量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检测方法。调节水样pH2,加入1%甲醇,使用C18固相萃取柱富集,3 mL丙酮+3 mL二氯甲烷洗脱后浓缩定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全扫描模式进行分析,选择特征离子定量,方法检出限为0.026~8.772 ng/L。加标水平为0.1μg/L时,样品加标回收率在74.8%~109%之间,RSD为0.01%~14.5%。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快速、准确、重复性好,能满足地表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612.
选取几个国内外典型的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实例,介绍其实施公众参与的具体做法和相应成果,并进行横向对比。  相似文献   
613.
随着城市化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迅速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将会给城市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生活环境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污水处理技术的物理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几个分类上简要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各技术指标和应用,并指出城市污水处理及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14.
本文利用城市污泥、秸秆及菌种对采矿废弃场地土壤进行修复研究,该方法不仅能够解决城市污泥处理率低等城市污水处理厂较为头疼的二次污染问题,同时利用城市污泥的高有机质、微生物含量对采矿导致的较为贫瘠的污染场地进行修复,恢复其植被功能。并进一步提出,以城市污泥、秸秆、BYM菌的混合发酵方式对采矿废弃场地土壤进行修复,为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提供了新的出路,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实现了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目的。该修复方式绿色、安全、环保,修复后的土壤结构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保水保肥效果较好,大大降低了水土流失量。该技术投入成本低,修复过程简便易行,是非常有市场潜力的矿山废弃场地土壤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615.
目前我国湖泊中抗生素污染形势严峻,研究多集中于抗生素的时空分布与风险评价等,而有关源解析的研究则较少.鉴于此,选取白洋淀为研究区,探究典型抗生素的污染来源及其特定源风险.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测定样品中的四环素类(TCs)、磺胺类(SAs)和喹诺酮类(QNs)抗生素,并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和风险商值法(RQ)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抗生素进行源解析和特定源风险评估.结果表明:①水体和沉积物中抗生素含量范围分别为ND~2635 ng ·L-1和ND~259.8 ng ·g-1;②就水体中抗生素浓度的空间分布而言,QNs呈"西高东低",SAs呈"中部高、南北低",TCs呈"中部低、南北高"的分布特征;就沉积物中抗生素含量的空间分布而言,QNs呈"中部高,东西低",而SAs和TCs均呈"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③就抗生素的来源而言,水产养殖(33.2%)占比最高,其次为污水处理厂(29.2%)、畜禽养殖(18.9%)和生活污水(18.7%);④就生态风险而言,恩诺沙星(ENR)和氟甲喹(FLU)处于中高风险水平;⑤就特定源风险的空间分布而言,除S1处水产养殖处于高风险水平,其余样点各源均处于中低风险水平;就源的种类而言,水产养殖处于中高风险水平,其余各源均处于中低风险水平.因此,针对白洋淀抗生素的主要来源及其特定源风险等级,需采取更为精准科学的抗生素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616.
袁训超  王敏  郭逍宇  吴东丽 《环境科学》2022,43(8):4097-4107
浮游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在城市水生生态系统发挥重要作用,但外界环境变化显著影响其在污染物降解和转化过程的作用.以高度人工化的北运河为研究区域,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了浮游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以揭示以再生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城市河道浮游微生物多样性季节变化机制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浮游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组成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季节性降雨和再生水补给物理扰动过程引起的水体扩散能力增强是夏季α多样性显著高于春季的直接原因,同时减弱了夏季浮游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空间分化程度.季节性径流和温度是影响高度人工化城市河道水文水质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季节性径流和温度变化引起的ČNO2--N和TP变化是河道浮游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春季季节性断流导致的北运河水体还原性状态,使得春季水体中富集的细菌大都为厌氧菌,如与溶解性有机物降解有关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与反硝化过程有关的纤细菌门(Gracilibacteria)等.而夏季季节性径流和频繁降雨以及河道闸坝、闸门开闭频率增高引起的水体复氧能力增强,一方面显著缓解河道营养物质污染,另一方面使得夏季水体中富集的细菌大多为好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如具有嗜高温特性的蓝藻(Cyan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等自养微生物,以及在污染物降解转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的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等.研究结果对以再生水为补给水源的城市河道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17.
陈婷  杜珣  陈义永  郭逍宇  熊薇 《环境科学》2023,44(11):6116-6124
浮游藻类是引起水华暴发的主要原因.为筛选潜在水华藻类,评估白洋淀水华风险区域,于2020年8月对白洋淀373点位展开浮游藻类调查.利用宏条形码技术分析,解析水华藻类群落组成,同时采用显微镜计数法统计藻密度.根据总藻密度对白洋淀不同区域的水华程度进行评估,同时进一步针对水华藻类群落,耦合淀区水质条件,探究白洋淀不同区域水华藻类群落空间差异驱动因子,以甄别影响水华藻类群落结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95%以上采样区域无水华风险(藻类密度<2×106个·L-1),仅5个样点存在轻微水华风险.但水华藻类群落分析共检测到了90种水华藻类,其中优势水华藻种有20种,隶属于以绿藻门、蓝藻门和裸藻门为主.水华藻类群落结构在不同区域上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P<0.05).关键驱动因子解析结果表明,总磷(TP)、总氮(TN)和氨氮(NH+4-N)是造成水华藻类群落结构差异的关键因子.其中,门水平上,蓝藻门水华藻类与以上关键因子显著正相关;种水平上,硅藻门和绿藻门水华藻类与关键因子响应更显著.因此,水华藻类群落...  相似文献   
618.
为加强中小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中小学公共卫生相关文件、新冠疫情期间发布的相关文件、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等进行研究,以探究中小学校如何开展常态化危机管理并基于疫情防控政策提出中小学安全管理新模式。研究发现:中小学校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保证,而疫情防控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强化了中小学安全管理的主体地位。基于危机常态化管理理念,借鉴疫情期间明确划分责任、加强重点管控等做法提出中小学安全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619.
为了相对稳定地识别人员是否处于心理负荷状态,设计并实施含能材料起爆作业心理负荷诱导试验。首先对心理负荷诱导情况进行判断,然后分别采集27名被试在静息状态和实施含能材料撞击起爆作业状态下的眼动、心率变异性(HRV)和脑电信号(EEG),通过正态性检验和假设检验获得心理负荷表征指标并进行统计功效分析,依据表征指标,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算法建立多模态信息融合的心理负荷评估模型,最后采用被试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模态组合和分类器的心理负荷识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双模态(眼动+EEG)下SVM算法和3模态下RF算法评估性能和稳健性较高,多模态信息组合具有优异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620.
为改进水样通过固相萃取柱的能力,合成了中位数粒径为88μm硅胶微球形填料,健合C18后,装填为600 mg规格的固相萃取柱,用于提取地表水中萘、苊、菲、芘.结果表明,水样可借助滤过吸咐装置,依靠自身重力通过该回相萃取柱,滤过流量平稳为10ml/min.水样固相萃取处理后,用气质联用技术测定,样品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4%,加标回收率为93.2%~105%.在地表水环境监测中,该固相萃取柱可用于水样萘、苊、菲、芘的固相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