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81篇 |
免费 | 962篇 |
国内免费 | 284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07篇 |
废物处理 | 286篇 |
环保管理 | 679篇 |
综合类 | 5593篇 |
基础理论 | 1311篇 |
污染及防治 | 1555篇 |
评价与监测 | 468篇 |
社会与环境 | 480篇 |
灾害及防治 | 3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7篇 |
2023年 | 257篇 |
2022年 | 495篇 |
2021年 | 568篇 |
2020年 | 582篇 |
2019年 | 394篇 |
2018年 | 418篇 |
2017年 | 498篇 |
2016年 | 452篇 |
2015年 | 446篇 |
2014年 | 528篇 |
2013年 | 720篇 |
2012年 | 744篇 |
2011年 | 703篇 |
2010年 | 613篇 |
2009年 | 660篇 |
2008年 | 563篇 |
2007年 | 551篇 |
2006年 | 481篇 |
2005年 | 402篇 |
2004年 | 242篇 |
2003年 | 239篇 |
2002年 | 197篇 |
2001年 | 161篇 |
2000年 | 160篇 |
1999年 | 106篇 |
1998年 | 86篇 |
1997年 | 63篇 |
1996年 | 65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4篇 |
197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使用经1.0%KOH-CH3OH处理过的405白色硅藻土担体,涂渍10%PEG-20000固定液,填充φ3mm*3m的不锈钢色谱柱,在气相色谱仪上可直接进气体样品分析,经色谱柱分离,以FID为检测器,可以准确地测出空气工业废气中的丙酮、甲醇、甲苯,以保留时问定性,峰高定量。 相似文献
22.
邻苯二甲酸酯在黄河沉积物上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了黄河兰州段沉积物对水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吸附动力学,以及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正二丙酯(DnPr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在沉积物上共存的等温吸附行为,探讨了助溶剂甲醇、离子强度等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DMP在沉积物上的吸附速率先快后慢;DMP、DEP在沉积物上的等温吸附行为符合线性方程,而DnPrP、DBP的吸附等温线以Freundlich方程拟合最佳;沉积物对DMP的吸附容量还随着离子强度和溶液中甲醇百分比含量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23.
A+OSA活性污泥工艺剩余污泥减量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自动热量计对Anoxic (A) + oxic-settling-anaerobic(OSA)系统解偶联池进出污泥进行热值分析,以考察污泥量变动与能值变动的相互关系;通过解偶联池参数调整,了解污泥减量趋势,结合能量和物质平衡与常规水质指标测试,推测减量途径和特性.结果表明,解偶联池水力停留时间为5.56、 7.14和9 h时,整个系统污泥减量分别为1.236、 0.771和0.599 g/d.进出解偶联池的污泥含能水平发生了变化,随停留时间增加出流污泥的单位热值有高于进流污泥单位热值的趋势:5.56 h时,进出水热值没有显著差异;7.14 h时,进出水热值差值在99~113 J/g之间;9 h时,差值在191~329 J/g之间.解偶联池发生了污泥的衰减,停留时间延长,衰减程度越高.A+OSA系统污泥减量是解偶联池污泥衰减与AO主体反应区污泥产生率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
苯噻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行为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采用批量平衡实验方法,研究了除草剂苯噻草胺在5种不同性质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行为,并探讨了土壤有机质及溶液pH值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线性方程与Freundlich方程均能较好地拟合苯噻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等温线.计算得到苯噻草胺在5种土壤中的碳标化分配系数Koc在849.5~1?818.8 L·kg-1之间,说明土壤对苯噻草胺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苯噻草胺在土壤中的分配系数Kd、Freundlich常数Kf以及Kf(1/n)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过氧化氢去除有机质后,土壤对苯噻草胺的吸附大大降低,说明土壤有机质是影响苯噻草胺在土壤中吸附的主要因素.对于同种土壤而言,苯噻草胺的吸附量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解吸实验表明,苯噻草胺在土壤中的解吸过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推测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25.
湿地植物在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作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不同类型湿地植物如凤眼莲、荇菜、稗草、黑藻、皇竹草、美人蕉等,引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考察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在湿地组合系统中的作用特性。盆栽实验发现,虽然植物对污水N、P营养元素的直接去除率分别只有14.0%~59.4%和8.6%~55.2%,但植物通过过滤、截留及加强有机物降解转化的作用,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具有协同效应,使水体N、P的总去除率分别达65.4%~83.8%和43.5%~69.5%。将植物引入组合处理系统,中试实验结果表明,水体TN、TP和COD月平均去除率分别高达80.4%、74.3%和81.3%。与常规生化处理系统相比,处理效果大为增强,生化反应的能耗相对减少,出水水质较稳定,使湿地组合系统成为一种去N除P,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6.
六氯苯和重金属复合污染沉积物的电动力学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某化工厂排污沟渠中受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HCB)、锌和镍复合污染的实际沉积物为对象,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对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增溶解吸效果和电动力学修复污染物的强化迁移效果。解吸实验结果表明:OP-10对HCB增溶解吸效果较好,对重金属离子的解吸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电动力学修复发现,随电渗析流进入沉积物中的OP-10很快的吸附在靠近阳极沉积物上,从而阻碍了助剂的输送并影响HCB的迁移,而靠近阴极区域沉积物中的有机质迁移会促进HCB的去除。沉积物pH变化引起的重金属沉淀是制约锌迁移的主要因素。镍的整体迁移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7.
活化铁锰结核的除氟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批实验研究接触反应时间、温度、共存阴离子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触反应时间为48 h时,吸附都将近平衡.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氟离子的吸附.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式都可以较好地描述氟离子的吸附特性.热力学分析发现活化铁锰结核对氟的吸附为自发的吸热反应.当其他阴离子存在时,会对吸附造成不利影响.柱实验结果表明,活化铁锰结核动态除氟效果很好,性能稳定,机械强度高,易洗脱再生,且洗脱再生后饱和吸附量明显增大.出水中铁、锰含量不超过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用Thomas模型分析,得到的平均饱和吸附量可达1.340 mg/g.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经FeCl3活化的铁锰结核表面附着大量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这些铁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对水中氟离子的去除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聚磷激酶基因在假单胞菌中的整合和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构建高效除磷的微生物,将来源于大肠杆菌的聚磷激酶基因(ppk)插入广宿主载体pBBR1MCS-2多克隆位点区,得到质粒pBBR1MCS-2-ppk.以该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携带有载体启动子和终止子序列的ppk基因,插入自杀型质粒pUTmini-Tn5中得到重组质粒pUTmini-Tn5-ppk.pUTmini-Tn5-ppk经三亲接合作用进入Pseudomonas putidaKT2440,同时mini-Tn5通过转座作用将ppk整合到宿主菌株的染色体DNA中,获得基因工程菌Pseudomonas putidaKT2440-PPK,用于表达ppk.RT-PCR结果显示,ppk基因在KT2440-PPK中得到较高量的表达,而在原始菌株KT2440中表达微弱.人工模拟污水实验结果表明,接种1 h时KT2440-PPK中聚磷含量达到最大,为3.05 mg/g,约是对照菌株KT2440的15倍.测定模拟污水中磷酸盐的含量表明,KT2440-PPK可以去除该模拟污水中90%以上的磷酸盐. 相似文献
29.
30.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ulture, individual attributes, and self‐rating behavior among 1,786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anada, Hong Kong, Taiwan, mainland China, and Japan, and in doing so extended and refined the cultural relativity hypothesis. It explor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individualists in self‐rating behavior, and examined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two individual attributes, self‐enhancement propensity and general self‐efficac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ism and self‐rating behavior.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individualism is the cultural driver for self‐rating leniency, and that the individual‐level assessment of individualism is a stronger predictor of self‐rating leniency than are culture‐level differences. Vertical individualism was found to be positively related to self‐enhancement propensity, which in turn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self‐rating. Whereas, horizontal individualism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general self‐efficacy, which in turn ha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self‐rating.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results for academic research and practical management.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