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7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1194篇
安全科学   400篇
废物处理   80篇
环保管理   295篇
综合类   2359篇
基础理论   543篇
污染及防治   446篇
评价与监测   189篇
社会与环境   164篇
灾害及防治   17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91.
Seres2000型高锰酸盐指数仪器监测数据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质自动站测定的高锰酸盐指数(CODMn)数据与实验室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常常产生较大的偏差。作者旨在通过自动仪器与实验室标准方法的比对测试,查找自动监测结果的偏差原因,同时分析和探讨如何保障仪器的正常运行,保持自动仪器监测的数据质量,达到与实验室标准监测结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992.
超细粉煤灰-氟石膏在道路修补工程中的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坏问题,研究开发了以工业废料——超细粉煤灰和氟石膏为主要组分的水泥基道路修补材料,利用氟石膏与超细粉煤灰在水泥水化过程中的相互激发作用,通过试验优选出超细粉煤灰-氟石膏高性能道路修补材料,并应用于道路修补混凝土的配制,同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及部分长期性能,试验表明其性能优良,在此基础上对其水化硬化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3.
利用热泵系统回收城市污水中的热能,既开发了一种清洁能源,同时又降低了城市废热的排放,保护了环境。通过对以水源热泵为中心设备的污水热能回收与利用实验装置冬季供暖工况的实验研究,考察了热泵机组在以污水(模拟)为热源时的工作性能,测得热泵机组性能系数为2.61。  相似文献   
994.
菊花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菊花嫩茎段为材料,进行无菌系建立、芽分化、生根等试验,探讨菊花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1)以MS BA2.0 mg.L-1 NAA0.1 mg.L-1(单位下同)为培养基,分别置于普通培养室(不开灯,200~500 lux)与人工气候箱中培养,在前者条件下基本上不诱导芽的形成,25天后有部分黄白色愈伤组织形成;而在人工气候箱中培养则产生丛生芽,每茎段在30 d后可形成8~10个丛生芽.(2)分别以①MS BA1.0 NAA0.1,②MS BA2.0 NAA0.1,③MS BA3.0 NAA0.1为增殖培养基,培养25 d后芽增殖3.65~5.90倍.(3)在a.1/2MS NAA0.2;b.1/2MS IAA0.2;c.1/2MS IBA0.2共三个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均达100%,但前两个培养基中长出的根系细长、数量少,而后一个培养基则根系粗短、数量多.  相似文献   
995.
铝对豌豆根边缘细胞存活率和粘胶层厚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边缘细胞(Root border cells)是从根冠游离并聚集在根尖周围的一群特殊细胞,铝毒的作用部位正是根尖,因此推测边缘细胞在铝毒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作者研究了不同铝浓度(0、50、100、250、500μmol/L AlCl3(含0.1mmol/L CaCl2,pH4.5)与离体豌豆(Pisum Sativum)根边缘细胞共培养1h、2h、4h、6h、8h、24h后根边缘细胞存活率、粘胶层厚度及细胞数量的变化,以揭示铝毒胁迫边缘细胞的响应。结果为: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边缘细胞的存活率明艰下降;在0~100μmol/L铝浓度范围,边缘细胞存活率有随铝浓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8h及24h边缘细胞存活率为铝浓度500μmol/L时显著高于0、50、100和250μmol/L时,6h边缘细胞存活率为250和500μmol/L铝浓度时显著高于0、50、100μmol/L AlCl3时。随处理时间延长,边缘细胞数量降低,铝浓度100,250和500μmol/L时边缘细胞数量低于0和50μmol/L时,且铝浓度越高,细胞数量越少;随处卵时间延长和铝浓度升高,粘胶层相对面积增加,铝浓度500和250μmol/L时粘胶层相对面积增加尤为明湿。通过与pH7.01水溶液及pH4.50水溶液中粘胶层变化的比较,发现粘胶层在铝处理8h后出现一个峰值,可能是粘胶物质的诱导合成和分泌。研究结果表明,铝毒对根边缘细胞具有致死效应,这种致死效应在一定浓度范围符合剂量依数性关系,高浓度时则边缘细胞存活率反而升高,这与根边缘细胞对铝毒作出的适应性响应——粘胶层的增厚和细胞降解增强有关。粘胶层起着保护和减轻边缘细胞铝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农业磷素流失途径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道涵  梁成华 《生态环境》2002,11(2):183-188
综合评述了农业磷素面源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控制方法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在控制磷污染源方面要注意磷肥用量和磷肥有效性的提高,减少磷素在土壤中的积累;在控制磷素流失方面要针对磷素地表和土体内迁移流失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磷素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磷素污染的治理关键是切断磷源和流失途径的联系,根据磷污染源的等级划分因地制宜地采取治理措施;要将磷和氮综合治理,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BMP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97.
生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铬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吸附时间、吸附液pH值、溶液含铬浓度与菌丝球投加量的效应值与极值进行正交分析 ,确定出影响生物吸附效果的各因素依次是 :吸附时间→吸附液pH值→菌丝球投加量→铬浓度 .实验筛选出了两个对铬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菌种 :黄曲霉 (Aspergillusflavus)、曲霉属 (Aspergillussp .) .在吸附 8h的条件下 ,它们对含铬 1 5mg·l- 1的吸附液除铬率分别达 6 7 1 %和 71 2 % ,两者的最佳吸附条件是 :pH =5 ,铬菌投加比为 5mg·g- 1.以这两种霉菌为主 ,通过吸附性能实验 ,探讨了多种因素对生物吸附剂除铬性能的影响 .  相似文献   
998.
黄鳝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RAPD标记技术对黄鳝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初步研究.用24个随机引物在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中分别扩增出259和251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数分别为116和92条,多态性片段的比例分别为44.79%和36.65%,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2155和0.1908,遗传相似率分别为0.9053和0.9583,群体间遗传相似率为0.8863.而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表明,两群体中的遗传变异有81.51%来自群体内,只有18.49%来自群体间.野生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比例和杂合度明显高于养殖群体,说明黄鳝野生种质资源状况较好,应加以合理保护.与野生群体相比,养殖群体的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有所下降,提示在黄鳝的人工繁殖过程中应引进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手段.图1表3参24  相似文献   
999.
Laboratory experimen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 sloping wall headland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ssociated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s from a point source around the headland. A semi-conical headland with a slope of 1:2 was set up in a flow basin, 4.8 m long and 3.8 m wide. In this pap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 steady shallow-water current are reported. Three dimensional flow velocities in the basin were measured using Sontek-ADV instrument. The dye concentration levels in the basin were measured by two fluorometer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a large-scale re-circulation region behind the semi-conical headland. The peak turbulence energy, at about 53% of the local kinetic flow energy, coincides with the region of high velocity gradient. Significant vertical flows were observed around the area near the downhill slope of the headland, with a maximum ratio of vertical to horizontal velocities being about 22%. Such relatively significant vertical scouring velocities, coupled with strong turbulence energy and high horizontal velocity gradients in the same region, could cause severe bed eros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also been compared with the predicted results of a depth-averaged numerical model. The predicted eddy structure and 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in the re-circulation area were found to compare favourably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However, the discrepancies in the flow velocities and the concentration levels near the headland were apparent.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dye concentration continued to spread in the cross-stream direction after passing the headland, whereas only a limited extent of the lateral spreading was predicted by the numerical model further downstream of the headland.  相似文献   
1000.
酸性硫酸盐土鳗塘水体防酸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生产实际中用石灰调节鳗塘水体酸性的弊端,利用石灰石石屑防御酸性物质入侵,效果特别好。水体pH维持在7~8的恒定水平;相关溶解氧含量也适合鳗鱼生长的需要:水草生长茂盛;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