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00篇
安全科学   76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500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The mutual e ects of metal cations (Cu2+, Pb2+, Zn2+, and Cd2+) and p-nitrophenol (NP) on their adsorption desorption behavior onto wheat ash were studied.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u2+, Pb2+, and Zn2+ diminished the adsorption and increased the desorption of NP remarkably, while Cd2+ had no such e ect. In contrast, NP diminished the adsorption of Cu2+, Pb2+, and Zn2+ onto ash, however, this suppression e ect depended on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metal cations. NP had no e ect on Cd2+ adsorption on ash.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and 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ic (XAS) studies suggested the following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e metal suppression e ect on NP adsorption: (1) large hydrated Cu2+, Pb2+, and Zn2+ shells occupied the surface of ash and prevent nonspecific adsorption of NP onto ash surface; (2) Cu2+, Pb2+, and Zn2+ may block the micropores of ash, resulting in decreased adsorption of NP; (3) complexation of Cu2+, Pb2+, and Zn2+ was likely via carboxyl, hydroxylic and phenolic groups of wheat ash and these same groups may also react with NP during adsorption. As a “soft acid”, Cd2+ is less e cient in the complex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acid groups than Cu2+, Pb2+, and Zn2+. Thus, Cd2+ had no e ect on the adsorption of NP on wheat ash.  相似文献   
42.
为研究典型有机污染物在黄河兰州段的吸附规律及影响因素,以黄河兰州段的底泥为供试样品,选择对羟基联苯(phydroxy biphenyl,PHB)为代表性有机污染物,采用批量实验法研究了底泥对PHB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兰州段底泥对PHB吸附动力学的最优模型为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过程更符合单分子层吸附的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R20.974),在25~45℃温度范围内,PHB在黄河兰州段底泥上的吸附平均自由能(E)在0.913~1.00 k J·mol~(-1)之间,吸附过程中,ΔGθ和ΔHθ均小于0,ΔSθ均大于0,表明黄河兰州段底泥对PHB的吸附过程主要是物理吸附,属于自发放热过程且体系的混乱度是增加的.分析黄河兰州段底泥对PHB吸附影响因素的结果表明,粒径越小,黄河底泥对PHB的吸附量越大;PHB的初始质量浓度越高,黄河底泥对PHB的吸附量越大;当p H在4.23~7.00之间时,吸附量随pH升高而缓慢下降,当pH7.00时,吸附量随pH升高急剧下降,且在pH=10.3附近,吸附量几乎为零;体系中离子强度增大,PHB吸附量增大,但当离子强度到一定值时,由于竞争吸附作用,会抑制底泥对PHB的吸附,造成吸附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43.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胡敏酸改性膨润土对重金属铅、镉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铅、镉污染土壤中施加胡敏酸改性膨润土能显著降低小白菜中Pb、Cd的含量,在添加Cd(3 mg/kg)/Pb(250 mg/kg)污染土壤和Cd(1 0 mg/kg)/Pb(5 00 mg/kg)污染土壤上小白菜地上部分Pb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19.08%和47.91%,Cd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9.79%和14.89%。土壤本身对添加的重金属Pb/Cd有一定的耐受力和自我净化能力,在添加重金属后,添加的Pb/Cd元素大部分直接转化为较为稳定的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结合态。相关性分析显示小白菜的鲜重与小白菜Pb/Cd含量极显著负相关,进一步说明胡敏酸改性膨润土是通过提高小白菜的生物量,从而降低Pb/Cd在小白菜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44.
自然贮存环境下某型控制舱贮存寿命评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评估自然贮存环境下某型控制舱贮存寿命。方法针对历年统计的控制舱成败型、不完全故障数据,假设其服从指数分布族、Weibull分布族、极值分布族、对数正态分布族,结合工程实际处理异常数据、"倒挂"数据,采用极小x2估计对分布函数的参数进行估计,采用极小x2检验对各分布函数的合理性进行验证,计算"服从不同自由度下的x2分布随机变量"检验的拟合优度。结果得到了控制舱贮存可靠性分布函数。结论通过统计的故障数据,验证了所提出数学模型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和正确性,得到了在置信度为0.90、可靠度为0.95条件下控制舱的自然贮存寿命。  相似文献   
45.
预腐蚀LY12CZ铝合金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铝合金预腐蚀疲劳的寿命评估模型。方法利用损伤力学模型,建立预腐蚀构件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利用LY12CZ铝合金进行预腐蚀疲劳的验证性实验。结果利用损伤力学建立的模型所得到的预腐蚀铝合金试件的疲劳寿命与实验结果吻合程度良好。结论基于损伤力学的铝合金预腐蚀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制约直升机-舰动态配合性能的首要原因——直升机的载舰在海上风场、舰面特殊结构、舰艇运动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非定常舰面紊流场。在总结早期直升机-舰动态配合试验研究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舰面流场海上实测试验的方法及其发展;针对舰面流场模拟普遍采用的CFD技术,分析了舰面流场CFD仿真的发展过程及现状。评价了新型CFD方法——DES在处理大分离涡外流方面的优势,指出了DES在舰面流场仿真领域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47.
论近代安徽自然灾害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志国 《灾害学》2007,22(2):119-122
安徽属东亚显著季风气候区、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冷暖气团活动频繁,气候年际变动较大;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多种多样。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使得安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等特点。认识掌握这些特点,对安徽省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8.
日本建筑垃圾再资源化相关法规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日本建筑垃圾的分类方法和种类以及与建筑垃圾再资源化有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49.
慕楠  宋卫国  霍非舟 《火灾科学》2015,24(3):176-184
由于各种灾害的频频发生,对于区域整体及局部的疏散规划方案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基于传统的迪杰斯特拉算法和回溯法的思想,对矩阵化的地图信息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到满足最大疏散人数、总体最短疏散路径、最短疏散时间等优化条件的优化方案。最后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得出了某大学校区的路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50.
2012年12月—2013年5月对江苏启东蒿枝港至连云港西大堤长约730 km岸线内的69个岸滩堤坝站点进行了绿潮藻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调查.结果表明:绿潮藻出现的站点占总设置站点的26.09%,出现绿潮藻岸线长度约占整个江苏调查岸线长度的22.83%;岸滩上绿潮藻主要生长在沿岸石堤、养殖围坝和植被较浅相对稀疏的草滩上,绿潮藻种类组成主要有浒苔(Ulva prolifera)、曲浒苔(Ulva flexuosa)和缘管浒苔(Ulva linza).1—3月浒苔为主要优势种,4—5月曲浒苔为主要优势种,缘管浒苔在历次调查中其湿重生物量均很低.5月岸滩上固着绿潮藻量约36.7 t,不及海上飘来附着在岸滩上绿潮藻量的1/10,岸滩上固着绿潮藻中浒苔的量约为同期海上飘来浒苔湿重生物量的0.6%,岸滩堤坝不会是引起绿潮暴发的主要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