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1篇
安全科学   103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204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海水淡化水在既有管网输配的铁释放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一梅  刘扬  赵鹏  单金林  杨所印  刘伟 《环境科学》2012,33(4):1216-1220
由于具有强腐蚀性,海水淡化水在既有市政管网输配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严重的"红水"现象,主要是由于管网中铁的释放.为了研究控制既有管网中铁释放的有效措施,对管龄为30~40 a的钢管和灰口铸铁管内壁的腐蚀瘤进行分析,主要组成物质为Fe3O4和FeOOH;选择腐蚀较严重的钢管进行静态浸泡试验,重点分析了自来水和淡化水的掺混比、pH值、碱度、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对铁释放的影响,并以铁浓度为控制量,初步给出了海水淡化水在既有管网中安全输配所需满足的水质条件:自来水和淡化水的掺混比≥2∶1,pH值在7.6以上,碱度>200 mg.L-1.  相似文献   
22.
PDCA循环模式是HSE管理体系运行的最基本方式,也是实现体系绩效螺旋式上升的重要手段.在体系运行的过程中,经过PDCA等各个环节以及各环节涉及到的诸多要素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体系的目标与方针得以实现.从管理体系实际运行的角度来看,整个体系运行过程中的PDCA循环又可以分为以下层次:单要素间某几个管理方面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几个要素之间形成的PDCA循环;大部分要素(关键要素)之间的作用;整个体系的PDCA循环.这几层次的循环模式也是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的.现以表1所涉及的工作为例,探讨这几个层次PDCA循环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3.
HSE管理体系运行的绩效如何,与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和对体系的认知程度有很大关系,只有管理层具有与管理体系运行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念,并落实到生产运行过程中,整个单位的HSE运行环境才会发生转变,才能取得良好的HSE运行绩效.事故的发生是由隐患造成的,对隐患的及时发现和治理是避免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一起小隐患的治理,分析了管理层应具有的HSE理念.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我国早期建设的简易填埋堆场底部天然土层中污染物迁移状况,作者以安徽某填埋场为例,在前期现场勘查、取样和室内测试工作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宏量有机污染物COD在土层中的迁移状况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拟合求参获得COD在该场底土层中扩散系数、机械弥散系数和阻滞因子等运移参数的合理取值,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污染物...  相似文献   
25.
浅谈装备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分析了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定义中有关时间、环境、能力的内涵,对比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介绍了目前对这2种质量特性进行度量的现状。阐述了环境试验与可靠性试验的内涵,发展历程和主要方法。从而总体描述了装备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
苯酚、菲在BS-12/DTAB复配修饰膨润土上吸附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腾  孟昭福  任爽  张洋  刘伟  李文斌  田凯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10):3951-3958
为了探究复配修饰膨润土吸附疏水性不同的污染物的差异,采用阳离子型表面修饰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对两性表面修饰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修饰膨润土进行复配修饰,采用批处理法研究复配修饰膨润土总修饰比例对苯酚和菲的等温吸附影响,并对比不同温度、pH值和离子强度条件下供试土样对苯酚和菲吸附量、热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总修饰比例的增大,复配修饰膨润土对苯酚及菲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0~50%CEC修饰比例下,菲的吸附率大于苯酚的吸附率,当修饰比例超出50%CEC后,苯酚的吸附率大于菲的吸附率,总修饰比例超出150%CEC后,膨润土对苯酚的吸附率变化趋于平缓,而对菲的吸附率开始呈下降趋势;随着土样总修饰比例的增大,温度对苯酚及菲吸附量的抑制效果降低;在KNO_3浓度为0.001~0.1 mol·L~(-1)时,苯酚及菲的吸附量均随着KNO_3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pH值的升高,苯酚的吸附量逐渐增大,在pH=7处达到最大,而菲的吸附量则始终呈降低趋势.热力学参数显示,随着总修饰比例的增大,复配修饰土样对苯酚和菲的吸附自发性增强,混乱度增大,当总修饰比例超出150%CEC后,自发性减弱,混乱度下降.  相似文献   
27.
鄂北岗地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但该区域也是湖北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水质污染严重。为缓解鄂北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2015年湖北投资180亿实施了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但目前对受水区相关水库的污染现状缺乏了解,对其碳、氮、磷污染历史缺乏认识。选择鄂北典型受水水库——熊河水库,利用沉积物210Pb和137Cs定年方法建立熊河水库建库以来坝前沉积物样品的年代序列,并结合沉积物理化分析和流域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粮食产量的数据,重建了人类活动与经济发展对熊河水库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熊河水库采集的34 cm沉积物柱芯(命名为XHS)的沉积历史约66年(1953~2019年),平均沉积速率为0.66 cm/a;沉积物柱芯XHS的总有机碳含量为0.57%~1.56%,总氮含量为0.32~1.84 g/kg,总磷含量为0.97~1.91 g/kg。沉积物柱芯XHS的总有机碳含量与熊河水库流域人口数量、GDP和粮食产量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总氮与熊河水库流域粮食产量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沉积柱XHS中TP与Fe/Al-P、Ca-P、IP和OP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8.
阐述了木材采伐作业的危险性,分析了木材采伐作业的危险因素,提出了提高采伐作业的本质安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9.
孙楠楠  刘伟 《青海环境》2023,(3):142-146
为了解沈阳市大气污染物传输路径和浓度变化规律,利用NCEP气象再分析资料与HYSPLIT模式结合,计算了不同季节抵达沈阳市的气团轨迹,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得到每个季度气团轨迹的代表性传输路径,并将其与对应污染物浓度数值结合。结果表明:夏季,偏南方向的轨迹1气团对应O3浓度最高,为90.59μg/m3,而来自西北方向的轨迹2气团,其AQI数值较低,为42.59,显示较清洁的空气质量。冬季,来自北偏西方向的轨迹2气团,其PM10浓度最高,为97.28μg/m3,而来自北偏西方向的轨迹3气团,其AQI数值最高,达到100.5,表明污染较为严重。除O3外,冬季各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均高于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30.
东江流域表层土中全氟化合物的空间分布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东江流域土壤中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分布特征和潜在来源,2013年8月采集东江流域19份表层土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HPLC-MS/MS)技术分析了16种PFCs的含量。结果表明,东江流域表层土总PFCs(∑PFCs)含量范围在2.15~5.49μg/kg dw。所采集的表层土样品中,东江东莞段土壤∑PFCs含量明显高于惠州段,全氟辛烷磺酸(0.65~1.28μg/kg dw)为最主要的污染物。与国内相关研究数据相比,东江流域土壤PFCs含量水平整体较高,这可能与流域产业结构和经济活动有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电镀防雾剂、食品包装和全氟羧酸的生产过程、大气沉降、电化学氟化过程为东江流域土壤中PFCs的主要来源。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性研究表明,PFCs更容易分配到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且随着PFCs分子碳链的增加,这种趋势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