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0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微波强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考察了最优作用方式下单独微波、单独氧化剂以及两者的结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单独微波工艺在功率为700 W,辐射10 min,COD、氨氮、磷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37.66%、96.14%、40%和80%,BOD5/COD由0.16增加到0.43。渗滤液先微波再氧化,氨氮去除率增加显著,节省了氧化剂用量。微波后渗滤液在pH=5,T=50℃,NaClO=24 mL/L时COD、氨氮、磷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8.63%、99.67%、97.25%和98%,BOD5/COD=0.8。总处理效率:微波-NaClO微波-Fenton微波-KMnO4微波-H2O2,微波-Fenton处理效率低于微波-NaClO主要取决微波后滤液中小表观分子质量增加导致氧化剂的混凝作用减弱,其次受反应后pH值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采用电解锰废渣中分离出的一种锰抗性强的微生物Fusarium sp.浸取电解锰渣中的锰。研究了不同矿浆浓度、微生物生长活动、锰渣和培养基等对锰浸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体积比为2%(v/v)时,矿浆浓度(m/v)对锰浸取效率影响显著,矿浆浓度过低(〈2%)或者过高(〉10%)对锰浸取效率都有不利影响。矿浆浓度为10%时锰浸取效率最高,达80%以上;微生物的生长活动对浸取过程有显著的影响;而锰渣的存在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溶液的pH,进而影响锰浸取效率;培养基对锰浸取效率的贡献达50%左右。  相似文献   
33.
生物浸取电解锰渣中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评价生物法浸取电解锰渣中锰的可行性,利用锰渣土壤中筛选出的2种锰抗性强的微生物Serratia sp.和Fusarium sp.浸取电解锰渣中的锰,并采用优化的BCR(European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连续萃取方案对浸取前后的金属锰进行形态分析,研究其浸出率和浸取前后锰的形态变化特征。同时考察了3种萃取剂EDTA、HNO3和CaCl2对锰的萃取效率及萃取后金属锰的形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Serratia sp.和Fusarium sp.对锰都表现出一定的浸取能力,Fusarium sp.的浸取能力尤为显著,3 d后锰浸出率达到56.5%,为锰污染的微生物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3种萃取剂对锰的浸取效果为EDTA>HNO3>CaCl2,平均萃取效率依次为50.0%、28.8%和21.2%。浸取前后,酸溶解态锰所占比例变化较显著,说明酸溶解态锰是比较容易浸取的形态。  相似文献   
34.
前言碱性印染工业废水在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中占相当的比例。例如仅四川全省纺织工业废水年排放量就达3700万吨,上海市200家纺织印染工厂每天排放印染废水达50万吨,大量印染废水排放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了各种处理印染废水的处理工艺中,仅仅还是把印染废水作为一种有害环境的废物进行治理,没有考虑到如何开发利用碱性印染废水中所含有的大量NaOH、Na。CO。等碱性物质。如印染废水中的退浆、丝光、烧毛、煮炼、染色废水PH值都在12以上,含碱量达到每吨废水为8~12公斤,这样大量的Al业用碱达不到回收和…  相似文献   
35.
刘精今 《四川环境》1999,18(1):9-12
本文介绍了采用混凝-射流高速气流法处理煤气洗涤循环废水的技术及在工程中的应用。该地煤气洗涤废水焦洗洗去除率为40-80%,悬浮和去除率为80-95%,挥发酚八方经为10%,较好地满足了发生炉煤所洗涤废水循环回用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36.
外加酶强化剩余污泥水解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采用向污泥中外加酶强化污泥水解的处理方式,考察了单一酶和复合酶的加入对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的破解及减量化的影响,并探讨了酶水解过程动力学.结果表明,外加酶可以促进污泥中悬浮固体的溶解和大分子有机物的降解.当酶最佳投加量(以TS中加入酶量计)为60 mg/g时,淀粉酶比蛋白酶的水解效果好,SCOD/TCOD由16.3%上升到22.3%,VSS去除率由39.8%提高到54.24%.同时,复合酶的水解效果较单一酶的效果好,当水解温度为50℃,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比例为1∶3时,水解效果最佳,VSS去除率达68.43%,还原糖、NH+4-N浓度分别由37.29和47.60 mg/L增加至177.8和143.43 mg/L.酶水解过程的前4 h,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均呈上升趋势,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水解4 h左右达最大值,分别为2.57 U/mL和4.64U/mL,之后酶活力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37.
全程自养脱氮颗粒污泥培养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SBR反应器接种厌氧颗粒污泥,经过3个阶段培养,成功培养出全程自养脱氮颗粒污泥,并对颗粒污泥系统进行动力学研究.建立了描述全程自养脱氮的动力学模型.由于溶解氧(DO)在颗粒污泥内呈梯度分布,模型引入DO校正系数.通过模型研究反硝化作用、亚硝酸盐和DO对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相一致.结果说明,异养反硝化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厌氧氨氧化(ANAMMOX)过程,但是随着启动的进行,反硝化的影响逐渐降低.初始亚硝酸盐浓度为20~30 mg/L时,厌氧氨氧化开始受到抑制,总氮去除率开始降低.DO浓度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全程自养脱氮效果受限制.根据进水氨氮浓度调整DO浓度,可使总氮去除效率达到较佳水平.进水氨氮浓度为80 mg/L时,最佳DO为0.3~0.6 mg/L.  相似文献   
38.
刘精今 《四川环境》1998,17(3):27-31
调查分析了当前应用于中小型锅炉湿法除尘废水循环回用治理的技术,根据除尘废水循环回用后的水质和工艺特点,提出将除尘循环水净化同燃煤烟气脱硫除尘联合进行以及利用工业碱水,炉渣处理除尘废水的技术和工艺  相似文献   
39.
刘精今  陈竹新  李彩亭 《环境科学》1996,17(3):38-40,43
大量的实验及环境监测数据表明,烟煤煤气站发生炉煤气洗海废水长期完全封闭循环运行后,废水中以挥发酚为主的污染物浓度不会无限增长,存在着动态平衡。在平衡范围内,近发酚浓度为1300-2000mg/L,氰化物为4-20mg/L,硫化物为35-70mg/L。研究结果表明,对发生炉煤气洗涤废水采取以预处理除去废水中悬浮物和焦油的封闭循环回用的治理技术路线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0.
中小型燃煤锅炉烟气湿法除尘废水中和处理技术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当前应用于中小型燃煤锅炉湿法除尘废水的各种中和处理技术,提出将除尘废 中和处理与烟气脱硫结合进行的新工艺,为中小型锅炉烟气湿法脱硫除尘和废水循环回用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