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42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浙赣皖相邻地区燕山期大茅山、铜山、里山岭、黄山、伏岭等岩体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组成,其中斜长石属钠长石和富钠更长石,黑云母呈它形填隙状,结晶晚于浅色矿物。岩石化学成分富SiO_2(73.92%-77.55%)、富碱(Na_2O+K_2O为7.81%~8. 67%),贫CaO(0.26%-0.92%)、MgO(0—0.45%);微量元素中富集Y、Nb、Zr等HFSE,贫过渡元素及Sr、Ba;稀土配分曲线呈“海鸥型”。这些特点与区内及华南I型和S型花岗岩明显不同,而具有A_2型花岗岩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62.
对活性炭吸附水中有机物的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由IAST理论推导的简化模型可更好地解释活性炭对存在一种主要溶质的双溶质体系中痕量溶质的理想吸附现象,并解释了Henry系数与主要溶质的平衡浓度之间不呈简单的反比关系这一现象。活性炭对含苯酚、苯胺溶液中的氯仿和四氯化碳的吸附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影响Henry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单溶质溶液的Freundrich参数和主要溶质的平衡浓度。各参数的敏感度分析表明:单溶质溶液的Freundrich参数对活性炭吸附痕量有机物的影响要大于主要溶质的平衡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苏北沿海沉积物的化学组成和重金属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北沿海沉积物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主元素化学成分变化较大,反映沉积物物质组成差异大。重金属元素分析显示,Cd的富集系数明显高于其它元素,较高的还有Cu和Cr,Hg元素大多低于背景值;连云港、射阳、启东三个地方的变异系数较高,反映它们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比较连云港区沉积物不同时间的重金属含量发现,几乎所有重金属都明显增加,特别是新港区。对照沉积物质量标准,Cr的污染最严重,其次是Cd、Cu和As。  相似文献   
64.
土壤冻融对溶解性有机质与菲结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爽  刘红  程志辉  孙吉俊 《环境科学学报》2018,38(10):4165-4175
以沈阳市公园土壤和道路边土壤中的溶解性有机质(DOM)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淬灭法测定DOM与菲的结合常数(K),考察了冷冻温度、融化温度、冷冻时间和冻融次数对其光谱学特性及其与菲的结合常数(K)的影响,并结合相关性矩阵分析K与其他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冻融处理条件下,K值与溶解性有机碳含量(DOC)显著负相关(p0.01),与254 nm处的紫外吸光系数(a_(254))和单位浓度DOC的254 nm的紫外吸光值(SUVA)显著正相关(p0.01).城市公园土壤DOM和城市道路边土壤DOM的K值都是3.5×10~4L·kg~(-1),经过冷冻温度、冷冻时间和冻融次数相同的冻融处理后,城市公园土壤DOM的K值始终高于城市道路边土壤DOM,这是由于冻融导致城市土壤DOM的芳香性高于城市道路边土壤DOM,而分子量小于城市道路边土壤DOM.经过冻融作用二者的K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6×10~5~8.4×10~5L·kg~(-1)和1.5×10~5~3.7×10~5L·kg~(-1),冻融作用使二者的K值都增大一个数量级.这一方面会增强固相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溶出和迁移,另一方面也会降低多环芳烃的生物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65.
对城市雨水地下回灌的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城市扩张带来雨水径量增大,排出时间缩短并由此产生一系列后果,对城区雨水回灌地区的效益进行了讨论,分析城区雨水径流水质污污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初期雨水径流污染严重,主要受到地面条件,屋面材料,气温,降雨量及降雨强度等影响,根据对雨水水质的研究结果,分析了雨水回灌地下的条件及必要的雨水处理措施,对雨水回灌技术作了简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66.
以含钛炉渣为原料制得光催化剂PTC,PTC不仅对紫外光具有较大的吸收,且在可见光范围内也有明显的吸收。PTC是一种比表面积较大的多微孔材料。PTC对模拟甲基橙废水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PTC加入量为0.50g/L,废水pH为2。加入强氧化剂H2O2能提高模拟甲基橙废水的总脱色率,在初始质量浓度为50m g/L的模拟甲基橙废水中H2O2加入量为6m g/L时,废水总脱色率达80.96%,比不加H2O2时的废水总脱色率提高了31.36%。  相似文献   
67.
先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级NiFe2O4磁核,然后采用均匀沉淀法在NiFe2O4磁核表面包覆TiO2,制备了一种新型磁性纳米光催化剂TiO2/NiFe2O4。通过实验确定了制备TiO2/NiFe2O4的最佳Ti/Ni(摩尔比)为30/1,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热重一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磁力学测试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的水溶液为模拟污染物,评价了TiO2/NiFe2O4的光催化性能,在光照2h后,甲基橙的脱色率可达98.5%。研究结果表明,TiO2/NiFe2O4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高效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68.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阳极对提高MFC产电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利用竹炭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特性,将其作为"三合一"膜电极MFC的阳极填充材料,通过增大阳极比表面积来提高其产电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竹炭至阳极室后,MFC最高输出电压(外接电阻1 000Ω时)由0.280V增大到0.387V,提高了38.2%,并且输出电压更加稳定;而最大功率密度也由原来的0.22W/m3增大到1.42W/m3,同时内阻降低了80.85%(由235Ω降为45Ω);库仑效率由15.0%增大到25.6%。说明MFC阳极室填充竹炭可以显著促进MFC的产电性能。  相似文献   
69.
闫怡新  刘红 《环境科学》2006,27(5):903-908
通过超声波的SBR反应器与对照反应器处理人工配制生活污水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利用低强度超声波强化污水生物处理的另一个重要工艺参数———超声处理污泥比例(即超声处理污泥量占反应器内总污泥量的百分比).设置超声波反应器采用频率35kHz、声强0.3W/cm2超声波每隔8h取反应器中一定比例的活性污泥辐照10min后再返回反应器.结果表明,超声处理污泥比例为10%时,其COD和NH3-N去除率可分别提高5%和0.5%左右,以好氧呼吸速率(Oxygen Uptake Rate,OUR)表示的污泥活性可提高12%以上.通过对污泥增长率的研究表明,当超声污泥比例为10%,超声波反应器内污泥的增长率比对照反应器降低了11%左右,减轻了后续污泥处理工序的负荷.随着超声处理污泥比例的增加,污泥体积指数SVI持续增大,但是超声污泥比例不超过10%对污泥沉降性能影响不大.因此,在超声强化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可采用强度0.3W/cm2超声波每隔8h取反应器中的10%的活性污泥辐照10min后再返回反应器,来提高反应器的生物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70.
刘红  余薇  刘娟  徐文婷 《环境工程学报》2008,2(8):1040-1043
用氧化-絮凝耦合法处理酸性大红GR废水,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聚硅硫酸铁为絮凝剂,脱色率达到94.9%,COD去除率达到55.2%.通过用倒置式生物显微镜观察絮体,对反应机理进行推测.对高锰酸钾与酸性大红之间氧化还原反应产物和氧化-絮凝耦合处理的絮体进行紫外和红外吸收光谱扫描分析,探讨了氧化-絮凝耦合的反应历程和机理:酸性大红被高锰酸钾氧化成小分子有机物而脱色,还原产物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胶体吸附小分子有机物,并被聚硅硫酸铁卷裹成紧密絮体,氧化与絮凝之间产生协同作用,从而有效去除了色度和C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