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3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保障危货物流企业生产安全,提高企业安全评价水平,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及危货物流企业安全生产现状,结合安全工程与系统工程相关理论,建立以安全管理、车辆设备和人员素质为准则层的危货物流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信息扩散理论建立危货物流企业安全评价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和模型反映了危货物流企业安全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32.
克拉玛依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城市,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能源物质。克拉玛依市地处温带干旱荒漠区,气候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加上一系列人为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生境恶化。《克-白新区绿地系统规划》依据克-白城镇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大型基础设施布局和自然地貌特征,提出需要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的绿地系统结构。其中,贯穿于克白城镇组群间的12条生态廊道是重要的绿地结构层次,它与区域内各类绿地共同构成完整的城市生态安全屏障。本文章提出城市外围生态廊道植被恢复一系列途径和对策,旨在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建设宜居城市、实现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3.
徐磊 《环保科技》2013,(5):32-34,46
通过对贵州省电解锰行业生产废水循环模式的调查,针对水质、水量特征进行改造:电解锰生产冷却循环水的强制排污水可降级作为电解产品和阴极板的冲洗水使用,处理后的含铬锰废水可作为制液氨水和电解清槽用水。进行以上优化后,电解锰生产废水闭路循环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4.
为了研究低污染浓度土壤重金属的电动修复规律,以自制156.27 mg/kg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经典公式计算确定通电时间、电场强度及电场力,运用1 V/cm和3 V/cm电压梯度的直流电加在电极两端,记录通电过程中的电流、pH值、电导率变化,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试土壤中Cd的浓度,计算去除率。1 V/cm去除率最高有9.5%,3 V/cm最高去除率有14.7%。电场强度越大,产生的电场力越大,去除率越高;3 V/cm电压梯度,电渗流的作用大于电场力的作用;1 V/cm的电压梯度,电场力的作用大于电渗流的作用。土壤pH值突变快,在1 V/cm和3 V/cm电压梯度下,低污染浓度土壤的电动修复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35.
徐磊 《环保科技》2004,10(2):46-48
通过对儿童发锌的调查研究 ,了解了调查地区儿童体内微量元素锌的含量状况 ;与国内调查数据相比 ,初步判定调查区儿童存在缺锌问题。  相似文献   
36.
中晚期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近几年污水处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采用“吹脱-SBR-混凝沉淀-氯化”处理工艺对中晚期垃圾渗滤液进行实验研究,确定了各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并对SBR的强化进行了新的探索。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使垃圾渗滤液的COD值从1360mg/L下降到93.6mg/L,BOD,值从320mg/L降低到28mg/L,NH3-N的值从1098.6mg/L下降到16.1ms/L,出水色度接近无色,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7.
刘国  徐磊  何佼  彭良梅 《环境工程》2014,32(10):165-169
为了增强传统电动法修复土壤中重金属的效果,研究加入乙酸、柠檬酸、EDTA作为增强剂的电迁移效果。结果表明:乙酸和柠檬酸有效抑制了阴极液体的碱化,使得整个土壤区维持在酸性范围之内;而EDTA对Cd的螯合作用使土壤中的Cd形成带负电的螯合物,增强了其移动性。采用柠檬酸作为电解液的整体迁移效果优于乙酸,并且在整个土壤区域没有呈现出Cd的积累现象。当采用乙酸作为电解液时Cd在靠近阴极区的土壤中发生积累现象,积累区Cd含量增加了67%。采用EDTA作为电解液时Cd的螯合物从阴极向阳极迁移,并在靠阳极的第二个土壤区域发生积累现象,在其他三个土壤区域也都有明显的迁移效果。相对于传统的电动法,增强剂施用后明显提高了Cd在土壤中的迁移效果。  相似文献   
38.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正在全国被广泛应用,自贵阳建成投运第一座地下式污水厂——青山再生水厂后,在南明河流域陆续建成17座地下式/半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达67.5万吨/天,这些地下式污水厂在南明河治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地下式污水厂在贵阳市的运用案例和运行效果,利用SWOT分析模型对地下式污水厂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9.
研究了壳聚糖改性硅藻土对太湖含藻水体中浊度和蓝藻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在室内模拟实验中,综合叶绿素a的去除率和去除速率来看,较适宜的改性硅藻土投加量为50mg/L。在此投加量下,室内模拟实验中浊度去除率达到91.50%,叶绿素a去除率达到98.10%;(2)在原位实验中,投加改性硅藻土也能有效去除浊度和叶绿素a,表、中、下层3层水体的最终浊度去除率分别达到82.41%、79.09%、72.82%,叶绿素a去除率分别为92.43%、87.17%、65.62%。(3)无论在室内模拟实验还是原位实验中,投加改性硅藻土后水体的浊度去除和叶绿素a去除均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p0.01),即两者的去除具有一定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40.
梁亮  俞文正  徐磊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9):2428-2431
通过对不同混凝剂(Al2(SO4)3、Fe2(SO4)3、PACl25)混凝过程中絮体粒径大小的测定,研究了在不同pH条件下柠檬酸浓度对3种混凝剂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柠檬酸浓度的增加,3种混凝剂混凝过程中生成絮体的速率和粒径大小都在逐渐降低,但3种混凝剂受到抑制的程度不同:对于硫酸铝,当n(柠檬酸)/n(Al) =0.1时,混凝20 min内没有絮体生成;对于硫酸铁,仅当n(柠檬酸)/n(Fe)=0.05时,絮体就不再生成;而当n(柠檬酸)/n(Al) =0.5时,PACl25絮体仍能很快地形成.不同的pH值下柠檬酸对混凝效果的抑制程度也不同:对于硫酸铝,pH =6时生成絮体最大,pH =8时没有絮体生成;对于硫酸铁,pH =5时产生絮体的情况和pH =6时相似,而pH =7时絮体消失;而对于PACl25,絮体大小随着pH值的升高而增大(pH在7~9之间).另外,通过对Zeta电位的测定可知,随着柠檬酸浓度的增加,3种混凝剂的Zeta电位都在降低,但降低的速率不同:硫酸铁>硫酸铝> PACl25,这与絮体粒径大小的变化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