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35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蚯蚓对植物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油使用量的增大导致石油污染量的增加.为经济有效地修复低污染浓度的石油烃污染土壤,了解蚯蚓对植物去除土壤石油烃的影响,探讨蚯蚓对土壤石油烃污染的修复效应,通过人工制备石油烃污染土壤,采用植物[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西伯利亚鸢尾(Iris sibirica L.)]以及植物-蚯蚓[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da)]两种处理模式进行60 d的盆栽试验,通过测定土壤中w(石油烃)、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变化来解析蚯蚓对植物修复土壤石油烃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处理条件下,凤仙花、紫茉莉与西伯利亚鸢尾土壤中石油烃去除率分别为36.32%、32.70%、29.82%,凤仙花的土壤修复效果最佳.添加蚯蚓后,对应凤仙花、紫茉莉与西伯利亚鸢尾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率分别为40.73%、36.10%、32.80%,显著高于未添加蚯蚓土壤,表明添加蚯蚓能够促进植物对土壤中石油烃的修复效果.土壤修复过程中过氧化氢酶与多酚氧化酶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添加蚯蚓对土壤酶活性具有刺激作用.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均与w(石油烃)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9和-0.90,P均小于0.05),说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与多酚氧化酶可能参与了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过程.研究显示,蚯蚓能够强化植物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为植物/蚯蚓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2.
利用林业二类调查蓄积资料,广泛调研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因子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光温影响模型对北京森林BVOCs排放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2015年北京森林BVOCs排放量平均值为27.97×109g C/a,变化域值范围为(9.46~76.45)×109g C/a,其中异戊二烯、单萜烯和其他VOCs贡献率分别为75.09%、15.62%和9.29%.不同树种间BVOCs排放量差异较大,杨树和栎树是主要的异戊二烯排放源,贡献率分别为63.16%和25.92%;油松是主要的单萜烯排放源,贡献率为40.90%.不同龄级林对BVOCs排放的贡献不同,中龄林贡献率最大,占总量的39.14%.BVOCs排放呈夏季高、冬季低的特征,春、夏、秋、冬排放量分别占全年的12.55%、77.48%、9.76%和0.21%.BVOCs对O3生成潜势的贡献量为240.51×109g,其中异戊二烯占92.66%,是主要的贡献者;对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的贡献量为1.73×109g,异戊二烯和单萜烯分别占24.26%和75.73%.研究表明,北京森林BVOCs排放会导致大气年均SOA浓度增加0.94μg/m3,O3浓度上升9.01μg/m3,特别是对夏季O3污染具有较大贡献.建议城市绿化时应从有助于空气质量改善的角度考虑树种的VOCs排放能力.  相似文献   
53.
我国灾害经济统计评估系统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灾害经济现象的统计与评估问题,是开展减灾系统工程及进行灾害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前提。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观点出发,分析了建立我国灾害经济系统评估系统的一般问题,同时还对我国灾害经济统计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4.
为实现室温下长期储存的厌氧氨氧化污泥的活性快速恢复,采用3组反应器分别对在室温(15~30℃)且无基质的条件下储存9个月的厌氧氨氧化污泥进行活性恢复,其中R2和R3反应器分别添加彗星纤维填料和K3填料作为生物载体,探究不同填料添加对厌氧氨氧化污泥活性恢复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R2和R3反应器分别在第8 d和第10 d开...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以湖南省平江县石牛寨旅游区规划的生态影响评价为例,采用零方案与规划方案对比的方法以克服《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19-2011)推荐的综合指数法的不足;以100分制代替导则提出的1分制,并采用指标评分和划分等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使评价结果更加直观明了.  相似文献   
56.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资源和环境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严重的生态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 ,也是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生态工业是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环境友好的工业体系。生态工业园是实现生态工业的理想的生态系统 ,通过工业园区内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正确设计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 ,形成企业间的共生网络 ,从而解决工业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也在加快。笔者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建设指标以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内容进行了理论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促进生态工业园区的理论研究 ,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在我国的实践。  相似文献   
57.
城市生态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生态安全是生态承载力的“底线” ,超过了这一临界值 ,生态安全问题就会凸显而变得严重 ,甚至出现崩溃。笔者通过对生态足迹需求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判断该地区处于生态盈余 /赤字 ,得出该地区自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供应量超过了 /不足以该地区人们正常生活的需求量的结论。计算出珠海 2 0 0 2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 ,该结果显示出珠海的发展属于地方可持续性的。通过计算珠海从 2 0 0 2~ 2 0 2 0年各指标的时间序列值来追踪各个时点的可持续程度 ,弥补了生态足迹计算法中指标静态性的缺陷。预测了未来 18年珠海的生态足迹需求 ,其结果表明珠海市生态承载力严重不足 ,生态功能水平薄弱。城市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不仅能指导珠海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而对其他城市的生态规划及发展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8.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是开展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工作的基础,对于保障京津冀地下水环境安全至关重要.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工作,以京津冀地区内某典型区域为研究区,提出了一种基于HYDRUS-2D软件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并以研究区内特征污染物硝酸盐为对象进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地下水污染荷载主要受垃圾填埋场分布影响,其次为工业源和农业面源;②包气带结构类型不变的情况下,污染源荷载的变化只会导致进入含水层中的污染物浓度不同,不会改变包气带硝酸盐折减系数;③污染源类型、包气带介质岩性及厚度是造成研究区内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风险评价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显示,采用基于HYDRUS-2D软件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地下水污染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对于确定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重点防控区域,提高地下水环境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9.
生态安全是生态承载力的“底线”,超过该临界值,生态安全就会崩溃。通过对生态足迹需求和供给的计算,得出该区域生态系统的供给量超过了/不足以该区域人们正常生活的需求量的结论。在生态足迹法中引入技术资源的生态足迹计算,全面评估在技术资源的影响下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计算技术资源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2002年珠海的发展属于不可持续性;通过计算珠海2002—2020年生态足迹的时间序列值来追踪各个时点的可持续程度,弥补了生态足迹法中指标静态性的缺陷,结果表明2020年珠海发展属于不可持续性,但有了较大的缓解,其主要因为充分利用了技术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能源效率。技术资源是评估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子,技术资源的生态足迹研究对于城市的生态规划和建设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0.
本试验通过模拟野外河滩土壤渗滤,分析测定原水和渗滤出水水质重金属浓度,研究天然土壤和填充碎石、沸石、活性炭、陶粒的土壤组合介质对水中重金属浓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天然土壤和填充碎石、沸石、陶粒的土壤组合介质对河水中Hg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3.3%、49.4%、25.0%、75.0%。填充沸石的土壤组合介质在运行15天左右对河水中Cd的去除率也能达到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