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72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高岭石基掺N纳米TiO2,利用FTIR,SEM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取代氧晶格中的部分氧原子位,与Ti键合形成Ti-N键,纳米TiO2均匀分布在高岭石表面.利用高岭石基掺N纳米TiO2在氙灯下处理敌敌畏农药,取得较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92.
钚-238是一种半衰期较长的人为放射性核素,其含量极低,准确分析其同位素组成依赖于高效率的分离富集技术及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本文综述了电感耦合等离子、电子加速、热电离和共振电离四种质谱分析方法在土壤和沉积物中钚同位素分析方面的应用现状,从技术原理、应用和成本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各种分离和纯化方法、质谱检测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为钚同位素的地球化学应用及我国核能应用过程环境影响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3.
淀山湖浮游植物数量消长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根据2004年1月~2006年12月逐月测得的淀山湖浮游植物数量,以及水温、风力、透明度、氮磷营养盐、高锰酸盐指数等环境数据,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对淀山湖浮游植物数量消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有效防治淀山湖藻类水华提供科学依据.相关分析表明,在已处于中-富营养及以上水平的淀山湖...  相似文献   
94.
为探索四川盆地裸土起尘中颗粒物及重金属的赋存特性,构建了"阳离子型污染物土壤表层运移行为研究系统",在系统模拟风速条件下进行裸土起尘试验,分析了起尘中各级粒径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地面尘的沉降量随纵向的分布特征,并重点分析了起尘中颗粒物的尺寸效应与重金属含量、矿物组成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四川盆地裸土起尘初期1~5h内,颗粒物的浓度较高,污染较为严重;距起尘源1~2m区域内降尘质量最多,占地面尘总量的30%左右;铅(Pb)、铬(Cr)和砷(As)3种重金属元素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浓度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在试验粒径范围内随着颗粒物粒径的减小,3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增加,呈现负相关关系;各级粒径颗粒物中矿物组成基本相同,主要由伊利石、石英、钠长石、绿泥石、方解石5种矿物组成,但颗粒物的粒径越细,黏土矿物(伊利石+绿泥石)的含量越多,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95.
从旧货行业管理制度、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树立资源节约理念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旧货业要在全球化的废旧商品回收再利用产业链中定位并赢得市场所面临的某些问题;简述了加强二手服装流通管理政策体系研究需要理念创新促进制度创新的理由;强调了完善法律保障机制促进旧货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性;简要介绍了日本政府立法和规划引导,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等方面可资借鉴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96.
北京市用水结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红瑞  王岩  吴峙山  王正平 《环境科学》1995,16(2):31-34,72
北京是严重缺水的特大城市,但同时由于行业用水结构不甚合理,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本文以1991年为报告期,采用直接用水系数、完全用水系数、用水乘数、重复用水率等指标对本市行业用水结构的现状和变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讨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协调本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体系,促进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7.
以编制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为主线,概述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的接续产业发展规划;探索性地提出制定循环经济产业基地集聚区建设规划的工作思路;强调发挥政府规划和投融资政策的引导作用,以及建立产业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8.
曝气对无植物波形潜流人工湿地除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构建了一种波形潜流人工湿地(wavy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WSFCW)模型,并采用人工曝气手段增强其脱氮效果。选择2种曝气强度分别为100~180 mL/min和300~350 mL/min 2种曝气方式分别为第1个波形区间(1#)和第2个波形区间(2#)同时曝气...  相似文献   
99.
林可霉素菌渣与牛粪联合堆肥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抗生素菌渣因含有抗生素残留而成为一种较难处理的废弃物,不合理的处理方法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危害,同时也会造成资源浪费.为了探讨林可霉素菌渣堆肥化处理的可行性,设计了林可霉素菌渣与牛粪的联合堆肥实验.4个堆肥处理的林可霉素初始含量分别为1.35 mg/g(干重)、1.89 mg/g(干重)、3.52 mg/g(干重)和...  相似文献   
100.
在SBAR中首先采用低有机负荷继而提高负荷的方法成功培养出2种不同类型的好氧颗粒污泥。在长期培养过程中,对SBAR系统中的微生物特征包括污泥浓度、SVI沉降指数等指标及系统对废水中COD和氮磷去除性能进行评估。在稳定阶段,通过在不同浓度Na Cl溶液中测试和对比SBAR内2种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结果表明,系统经过89 d的低有机负荷(0.75 kg COD/(m3·d))运行,小颗粒污泥缓慢形成,表面光滑,外观规则为近似球形;大幅度提高有机负荷(1.6 kg COD/(m3·d))促使大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多数为椭球形,并且颗粒边缘清晰透明;经过93 d稳定运行,成熟的小颗粒和大颗粒的平均直径分别为0.35 mm和1.35 mm;随着大颗粒污泥的增多,系统除磷效果明显增强;在不同盐浓度(0%~15%)条件下大颗粒污泥比小颗粒污泥沉降速度更高;小颗粒污泥在大于2%的Na Cl溶液出现悬浮现象而大颗粒仅在15%的Na Cl溶液出现悬浮现象,进一步说明大颗粒污泥密度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