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41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以化学-生物两步浸出工艺回收废弃印刷线路板(WPCBs)中的金属,利用钢铁酸洗废水作为化学浸出的浸出剂,后续生物浸出则采用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作为浸出微生物,探究了WPCBs中铜浸出率和酸洗废水中铁去除率的影响因素。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铜浸出的条件进行优化,得出转速553.43 r·min~(-1)、温度42.57℃、投加量20.23 g·L~(-1)、颗粒尺寸1.80 mm为最佳浸出条件,此条件下铜浸出率预测值为100.08%。铜化学浸出动力学模型符合湿法冶金中液固相反应的"收缩核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98以上,过程主要受残留固体膜层的控制。生物浸出实验表明,WPCBs投加量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毒性影响较大,抑制作用较强,对铜浸出和铁去除均有不利影响,实验表明最适的投加量为60 g·L~(-1)。  相似文献   
32.
对不同Al/SO2-4比及碱化度条件下PACl与SO42-的反应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体系中总铝浓度及形态分布变化规律,测定了各沉淀/结晶产物的组成,并对其形貌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实验结果表明:碱化度对PACl/SO42-反应体系有较大影响,随着碱化度(B值)的增加,沉淀/结晶的析出速率加快,结果析出物中OH含量逐渐增加,而SO42-/Al比率从0.45~0.30逐渐降低.各聚合铝水解形态与SO42-反应速率上存在明显差异,从而为其混凝优势形态的分离纯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3.
酚醛树脂生产废水有机物浓度高、废水的毒性高、生物可降解性差,特别含有酚醛类化合物,对生化细菌有强的抑制作用和毒害作用,直接采用生化处理难以运行,必须辅以物理和化学的方法预处理,才能进行生化处理。通过对两个废水处理工艺方案:树脂吸附、电化学氧化和生化组合工艺,二次缩合、电化学氧化和生化组合工艺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推荐废水处理工艺采用二次缩合、电化学氧化和生化处理组合工艺实施工程,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4.
污水处理厂出水是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的重要来源之一。针对关注较少的抗雄激素样内分泌干扰物,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依据抗雄激素样化合物的抗雄激素样活性风险,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抗雄激素样化合物控制的优先性排序方法。在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共有147种疑似抗雄激素样化合物需要关注,主要为农药类,约占总数的60%。抗雄激素样活性风险排名前10%的化合物如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己酯、双酚A、溴螨酯、对叔辛基酚、腐霉利、烯菌酮、氯苯嘧啶醇、烯酰吗啉、杀螟松、十二烷基酚、敌草隆、咯菌酯、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以及邻苯基苯酚。  相似文献   
35.
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连军  荆晶 《污染防治技术》2000,13(2):77-78,82
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反应器的组合工艺已成为废水处理中的螈使用使废消息我加紧凑,且出水水质良好。膜-生物反应器已被成功地应用于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等废水处理中,阐述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原理、特点、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6.
采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以50%煤油 50%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对含酚废水进行了膜萃取实验,结果表明,废水中的酚浓度可以从l223mg/L降低到45mg/L,去除率达到96%以上,通过分析膜萃取过程中影响传质阻力的因素,发现传质阻力主要来自水相,加大水相流速可强化传质。  相似文献   
37.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中膜过滤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膜生物反应器是生物降解与膜分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过程。膜对活性污泥混合液的分离过程包括两个过程:一是膜对活性污泥等固体颗粒的分离;二是膜对活性污泥混合溶液中大分子有机物的分离。膜过滤的过程不但要克服膜固有的阻力Rm和固体颗粒形成的阻力Rd,而且要克服膜分离过程中分离大分子所形成的凝胶层阻力Rg和边界层阻力Rc。对膜过滤过程模型进行了描述,结合模型考察了压力、泥水混合物的性质、曝气量、抽吸-停抽时间等对膜分离特性及膜污染的影响。此膜过滤过程模型对于实际操作寻找合适的操作条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混凝沉淀-活性炭生物池工艺处理聚苯乙烯废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可发性聚苯乙烯废水中含有大量表面活性剂(LAS)和其他一些难降解的苯环类物质,总磷高,可生化性差,较难处理,采用中和混凝沉淀-活性炭生物池工艺处理可发性聚苯乙烯(EPS)废水,当进水平均COD_(Cr)为1800mg/L时,出水在80mg/L左右,去除率达95.5%,出水水质稳定,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9.
氧化树脂的制备及其对水溶液中2,4-二氯苯酚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2O2或HNO3氧化的方法制备了新型吸附树脂ZH-07和ZH-08,同时研究了它们对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2,4-二氯苯酚的静态吸附和脱附特征,并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经氧化后的树脂ZH-07和ZH-08对水溶液中2,4-二氯苯酚的吸附过程存在化学吸附作用,可以提高它们对水溶液中2,4-二氯苯酚的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40.
膜气体吸收技术分离VOCs/N2混合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6H6/N2混合气为代表,疏水性聚丙烯中空纤维膜为气液接触膜,n-甲酰吗啉(NFM,n-formyl morpholine)水溶液为吸收剂,研究了膜气体吸收法分离 VOCs/N2 混合气性能.考察了吸收剂流量、吸收剂体积分数、进口气流量、进口气浓度和膜组件结构等诸因素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收剂流量为 20~100 mL/min,进口气流量为 40~300 mL/min,进口气浓度为 10.2 ms/L的条件下,苯的去除率为 65.0%~99.6%,总体积传质系数为 0.0157~0.08412 s-1.实验证明,采用疏水性多孔膜气体吸收法,NFM 水溶液吸收分离 VOCs/N2 混合气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和较快的传质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