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6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637篇
安全科学   168篇
废物处理   102篇
环保管理   182篇
综合类   1137篇
基础理论   325篇
污染及防治   599篇
评价与监测   182篇
社会与环境   111篇
灾害及防治   9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炼油化工废水处理的传统处理工艺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为此,玉门炼油化工总厂对其废水处理设施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其生物处理系统采用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经过 3年运行的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效果良好,处理后的水质可达到《GB8978-1996》(石化)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分别降低78.6%和91.2%,硫化物去除率为98.2%,挥发酚去除率为99.6%。而且该反应器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进水中COD在600 mg/L以下且有大幅度波动时,该系统仍可稳定地运行,处理后的水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72.
ABSTRACT: This study presents three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for on‐farm irrigation scheduling in irrigation project planning: namely the genetic algorithm, simulated annealing and iterative improvement methods. The three techniques are applied to planning a 394.6 ha irrigation project in the town of Delta, Utah, for optimizing economic profits, simulating water demand, and estimating the crop area percentages with specific water supply and planted area constraints. The comparative optimization results for the 394.6 ha irrigated project from the genetic algorithm, simulated annealing, and iterative improvement methods are as follows: (1) the seasonal maximum net benefits are $113,826, $111,494, and $105,444 per season, respectively; and (2) the seasonal water demands are 3.03*103 m3, 3.0*103 m3, and 2.92*103 m3 per season,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also determined the most suitable four parameters of the genetic algorithm method for the Delta irrigated project to be: (1) the number of generations equals 800, (2) population size equals 50, (3) probability of crossover equals 0.6, and (4) probability of mutation equals 0.02. Meanwhile, the most suitable three parameters of simulated annealing method for the Delta irrigated project are: (1) initial temperature equals 1,000, (2) number of moves equal 90, and (3) cooling rate equals 0.95.  相似文献   
73.
在充分整理单台水氡资料的基础上,对发生在祁连山—河西走廊活动断裂系的5级以上地震进行了短临阶段水氡异常的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异常出现的频次、持续时间、异常结束到发震的时间、异常的范围等。进而对该地区5级以上地震水氡短临前兆异常的特征作了归纳。  相似文献   
74.
VariationfeaturesofprecipitationinGuangxiUnevendistributionofprecipitationinareas ByreasonofcomplexlandforminGuangxi,theprecipitationvariesindifferentregionsandisgenerallyabundantinthesouthandthenorth,littleinthemiddleregion;abundantintheeastandlittleinthewest;abundantinhillyareasandlittleintherivervalleysandbasins;abundantinwindwardslopesandlittleinleewardslopes;abundantincoastlandandlittleinis lands.Therearemainly 4 pluvialregionsand 2littlerainfallregions.The 4pluvialregionswithprecipitat…  相似文献   
75.
评价自然灾害健康效应及其需要的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屠杭 《灾害学》1997,12(1):93-96
介绍了评价自然灾害健康效应及其需要的指标体系。提出通过调查死亡、伤亡、患病等,分析其与灾区人口、特定年龄人群、职业、习惯、地理位置、时间分布等关系,来科学评价灾害的严重性,提出救灾技术措施和确定主要卫生服务内容,保护易感人群,为灾后进行建筑物结构或位置的易感性分析以及制定防灾减灾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6.
利用数字化近震P波波形资料,追踪研究了青藏高原北缘1990年2月~1995年8月P波波形时间线性度的变化过程。发现该区较大地震发生前线性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现象。分析认为:大震前孕震区应力场的不均匀分布可使通过孕震区及其周缘的地震波产生频散,可能是较大地震前波形时间线性度下降的物理本质  相似文献   
77.
地貌对矿区环境,灾害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达志  盛业华 《灾害学》1996,11(3):22-26
论述了地貌对矿区环境、灾害的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并以中国几个矿区的实例论述这一问题,同时,提出一些减缓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78.
地层塌陷的灾害及其防治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针对矿山开采沉陷的研究现状和生产实践的需要,提出了地层塌陷防治研究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岩体的工程属性、地层塌陷的力源、塌陷特征、防治措施,及解决途径;同时还论述了本学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9.
针对胜利电厂皮带输煤系统粉尘浓度高、污染环境、影响职工身体健康的问题,用布袋式除尘器替代原有的静电除尘器,并对布袋除尘器辅助系统进行了多处改进和完善,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投运后粉尘质量浓度由原来的18.3mg/m^3降低至1.68mg/m^3,除尘效率达到了98%以上。  相似文献   
80.
利用淮河流域旱涝易发区的安徽省寿县农田下垫面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资料,重点分析观测期内CO2通量、能量交换和水汽输送的季节变化,并讨论了与此有关的辐射分量通量、下垫面反射率、波恩比、能量闭合守恒、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CO2通量、能量分配受地表农作物长势影响明显,其中,水稻灌浆、成熟期,被稻田吸收的CO2通量最大可超过2 mg·m-2·s-1,潜热通量达到正的极大值.稻田光合作用最旺盛时期吸收的CO2通量和释放的潜热通量均大于小麦田光合作用最旺盛时期的对应量.较大土壤热通量对应于较低的土壤水含量.试验观测期的下垫面平均反射率为0.14.作物生长期,稻田表面潜热是下垫面吸收能量的主要消费者,小麦田表面潜热和感热相当.能量闭合率ε的变化范围为0.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