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文章探索在以盐酸为酸化剂下的实验条件,包括还原剂的添加、酸度选择的计算、系统的精密度、准确度的统计、误差分析,目的是为土壤中无机硫化物的检测提供借鉴和参考。四种土壤:污灌区土壤、城市花园土、黄土、稻田土为试验样本的试验中,精密度:四种土壤相对标准偏差分别是2. 60%、4. 0%、5. 5%、5. 8%。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是86. 1%、98%、92. 3%、92. 6%。实验结果满足试验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要求。该方法可以完成对难溶性金属硫化物、易溶硫化物完全解析。且二氯化锡不会对S2-的测定结果造成误差。  相似文献   
102.
作为环境中汞传输的最重要通道,大气在汞的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传输扩散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大气环境成分复杂,汞在随大气环境传递过程中会经历复杂的化学反应,并导致不同形态之间相互转化,这也成为影响大气汞远距离传输尺度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对大气汞在不同相界面之间的分配过程和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相界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外部环境条件等)进行了总结;对大气Hg0主要氧化反应过程(卤族元素氧化和O_3、OH·氧化)进行了阐述;对大气Hg~(2+)还原反应过程,尤其是光致还原反应等进行了梳理.如何综合运用野外监测分析和室内模拟等,利用微观分子表面分析等新技术明确大气汞均相、非均相反应过程,并将反应机理与大气汞传输过程模拟系统融合,将是未来大气汞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3.
针对饮用水水源的微塑料污染问题,采用超滤纳滤双膜法处理微塑料有机物复合污染物,系统考察了不同水质条件下的净水效能。结果表明,双膜系统的超滤段可完全去除粒径为2μm的聚苯乙烯塑料微球,为纳滤段提供稳定的进水条件,系统的出水水质良好。微塑料与有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超滤段去除有机污染物,从而减缓纳滤膜污染。离子强度的增加会降低超滤段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钙离子(Ca 2+)和镁离子(Mg 2+)与有机物的络合作用会显著增加双膜系统的膜污染,pH值的升高可提高双膜系统的净水效果。双膜系统可为微塑料有机物复合污染物去除体系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为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推动雪深观测自动化进程,建设气象探测强国,佳木斯市气象局于2021年~2022年冬季在佳木斯冰雪试验外场安装3台不同型号的雪深自动观测仪,进行雪深观测仪比对试验,通过对积雪期自动采集与人工观测的雪深数据对比分析,评估不同类型的自动雪深观测仪运行稳定性和数据精准性。试验结果表明3台自动雪深观测仪在积雪期运行稳定,故障率为0,观测数据完整,无缺失;在不同积雪阶段,3台自动雪深观测仪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相比,整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DSJ1型> DSS1型> DSS2型;气温和雪温在积雪稳定阶段与自动雪深观测仪误差相关性最强。综上所述,DSJ1型自动雪深观测仪运行最稳定,数据最准确,在今后对自动雪深观测仪的升级时应更加注重气温、雪温和风速等气象要素带来的误差,从而推动雪深观测自动化进程服务。  相似文献   
105.
<正>6月26日—30日,为提高水上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福建省政府安办组织3个指督导组开展沿海地市水上安全风险防范工作专项督导检查。其中,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二级巡视员石国和带领第一指导检查组共6人赴福州市、宁德市开展督导检查工作,本刊记者同行开展宣传报道。督导组在长乐区、连江县、福鼎市、霞浦县等地,听取汇报,检查台账,到企业、渡口、渔港等地进行实地督导。共检查出27项安全隐患,其中,  相似文献   
106.
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大气污染。我们应弄清这些污染的成分和来源并加以控制以免形成二次污染,防止给周边环境尤其是居民的居住、工作环境造成影响。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大气污染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调查了青岛市两个典型污水处理厂的大气污染情况,展现了当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大气污染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7.
紫茎泽兰种内竞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是一种入侵能力极强的世界性恶性杂草.通过不同种植密度的紫茎泽兰盆栽试验,探讨种内竞争对紫茎泽兰个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内竞争降低了紫茎泽兰个体株高、叶片数、根蘖株数和生物量的增长.种植密度与生物量2者的对数值呈负相关关系(r2=0.99,斜率=-5/6).同时,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抑制作用增强,种群内部大小等级差异也增大,表明不同个体受到了不同的拥挤压力.但是,高密度的紫茎泽兰种群在强烈竞争下,个体会控制根蘖株的形成、死亡,从而减少资源的消耗,保证种群对生境的长期占领.建议在进行紫茎泽兰的替代控制时,应注意替代物种的先植,选择优于紫茎泽兰萌发的植物作为替代物种,通过邻体干扰效应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明确氮肥形态对土壤养分流失通量及途径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利用模拟径流小区观测的方法,研究在地膜覆盖与不覆盖情况下氮肥形态对坡耕地雨季土壤养分流失通量及途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壤中流氮、磷和钾的流失量分别占总径流流失量的71.30%、6.36%和8.85%,说明磷和钾流失的主要途径是地表径流,而氮流失的主要途径是壤中流,地膜覆盖降低酰胺态氮肥和缓控释肥处理氮素流失量,其中酰胺态氮肥处理地膜覆盖较不覆盖壤中流氮流失浓度和径流氮素流失量分别降低40.40%和29.32%。在无覆盖条件下,各处理径流氮素流失顺序表现为:酰胺态氮肥〉铵态氮肥〉缓控释肥〉硝态氮肥,施用硝态氮肥氮素流失量最低,较施用酰胺态氮肥氮素流失少40.86%。在地膜覆盖条件下,各处理径流中氮素流失顺序表现为: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硝态氮肥〉缓控释肥,施用缓控释肥氮素流失量最低,较施用铵态氮肥氮素流失少59.60%。结果表明在四川紫色丘陵区为了有效控制水土养分流失,在肥料形态的选择上,以无覆盖条件下施用硝态氮肥较好,以地膜覆盖条件下施用缓控释肥较好。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采用从油田污水中筛选出来的铜绿假单胞菌为菌种,以酵母膏为氮源,通过五组不同初始酵母膏浓度下的铜绿假单胞菌培养,对细胞吸光度、上清液吸光度、糖消耗率、界面张力等生长代谢参数的过程变化进行监测研究,确定铜绿假单胞菌以酵母膏为氮源的最优酵母膏浓度为2 g/L,其细胞吸光度、上清液吸光度最大值分别为1.80、0.54,糖浓度消耗率为0.13 g/(L·h),上清液-原油的界面张力最小值为0.34m N/m。  相似文献   
110.
以成都市中心城区街道灰尘为研究对象,采集了四种功能区的街道灰尘样品,并过筛分成<97μm和<63μm两种粒径.使用沸水浴王水消解法和改进的BCR顺序提取法对街尘样品中硒的总量及赋存形态进行测定,分析了两种粒径下各功能区硒的分布特征,并运用生态风险评价指数(RAC)法对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粒径街尘中总硒平均含量分别为0.373 mg·kg-1和0.530 mg·kg-1,粒径<97μm街尘中各功能区硒平均含量基本相当,粒径<63μm街尘中教育区域和居住区域硒平均含量更高.相较于粒径<97μm的街尘,在粒径<63μm的街尘中,弱酸提取态硒和可还原态硒的比例均有上升,可氧化态硒占比有所下降.硒在成都市中心城区街尘中主要为低生态风险,但存在中等生态风险地区,并且粒径<63μm比<97μm生态风险更大,需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