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21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49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多环芳烃(PAHs)是城市污泥中的一类主要污染物。对城市污泥低温预处理(75℃,60 min)后,研究厌氧消化对城市污泥中PAHs的降解及其在污泥固液相中的分配。结果表明:预处理前后,厌氧消化对菲的降解率分别为19.18%、25.24%,对苯并芘的降解率分别为16.14%、23.98%,可见预处理有利于PAHs的降解率提高。预处理后污泥液相中PAHs的含量增加,并使EPS向液相释放,导致液相中TOC含量显著增加。厌氧消化过程中,液相中菲、苯并芘含量与TOC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2.
污泥活性炭的表征及其对Cr(Ⅵ)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一微波热解法制备得到污泥活性炭,并将其用于吸附水溶液中的Cr(Ⅵ)。分别采用元素分析仪(VarioELcube)、比表面积孔径分布测定仪(ASAP2020)、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仪器对原污泥及污泥活性炭的表面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探讨污泥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参数和表面化学性能。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溶液初始pH,接触时间,初始Cr(Ⅵ)浓度对污泥活性炭吸附Cr(Ⅵ)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污泥活性炭去除Cr(Ⅵ)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H越低吸附效果越好,吸附平衡时间为100h。不同温度下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30℃时最大吸附容量为27.55mg/g;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速率方程(R2〉0.99);污泥活性炭对Cr(Ⅵ)的去除是一个吸附-还原耦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23.
微波辅助-活性炭法处理电厂EDTA锅炉清洗废水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波辅助-活性炭法处理电厂EDTA锅炉清洗废水,研究了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以及再生次数对活性炭吸附能力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设计了工艺流程,分析了微波辅助-活性炭法处理电厂EDTA锅炉清洗废水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微波辅助-活性炭法处理EDTA清洗废水的最佳微波辐射时间和微波功率分别为5 min和680 W,微波辐...  相似文献   
24.
高速铁路桥梁桩基沉降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合理地预测桥梁桩基工后沉降量是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环节.鉴于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桩基沉降曲线在多级荷载作用下呈明显阶梯形基本特征,而常规沉降预测模型不能反映全过程的沉降与时间的关系,引入荷载系数的概念,建立了变形过程指数模型,介绍了模型的求解过程及参数的确定方法.并结合沉降实测资料,运用指数曲线模型和Logistic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变形过程指数模型能将架梁前期的观测数据纳入分析时间段内,其预测精度高,误差小,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进一步对模型参数的计算值进行粗差分析及归类,给出了不同地基土层、不同荷载作用下参数β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以北京市某商业金融项目取水水资源论证为例,从建设项目区域水资源现状、取用水量合理性分析、取用水可靠性可行性分析及退水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商业建设项目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详细论述,对比分析业主提出的取水方案,本次按定额计算所得水量分别较业主所提用水方案减少了29.68%和42.03%。达到了较高的节水水平。最终总结归纳出城市市政自来水项目水资源论证的特点及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城市市政自来水取用水水资源论证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在杭长客专浙江段沉降评估实践中发现,用常规的4种拟合算法得出的相关系数普遍偏低,绝大部分测点小于0.92。分析了相关系数普遍偏低的原因,并引入了3种新的评估指标:平均绝对误差MAD、均方误差MSE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通过与相关系数的对比分析表明,即使在相关系数很低的情况下,沉降预测模型也可以获得足够高的精确度。因此,采用MAD、MSE和MAPE的组合模式来代替相关系数,从而建立针对沉降"小量级、大波动"特点的沉降预测精确度评价建议模式。对于沉降预测结果同时满足MAD≤0.11mm、MSE≤0.015 mm2和MAPE≤8%的观测点,可以认为其沉降预测精确度满足要求。研究表明,此建议模式在杭长客专浙江段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并显著提高了满足沉降预测精确度要求的测点百分比。  相似文献   
27.
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网络化的城市体系也逐渐发育并趋于完善.充分考虑到经济、人口、贸易、运输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种因素,并基于时间序列上的考量,从传统引力模型出发,引入克鲁格曼指数,通过AHP法,确定经济、社会2个维度的城市"质量"以及几何直线、公路、铁路3个维度的城市联系成本等各个模型指标的权重,研究了长江中游城市群2001~2016年的城市联系度和度中心性的时序变化.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间联系通道的建设,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联系网络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深化,以武汉、长沙为中心的城市群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区域的影响力逐渐强化,越来越多的城市融入到城市网络中,并发展均衡.研究表明:(1)区域网络化特征越来越显著,联系深化逐渐显现,构建区域联系大通道、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十分重要.(2)中心城市显著加强,次级节点的培育有待提高,多中心、层级化、深层次的城市体系渐渐形成,还需要强化顶层、开拓底层配合发挥作用.(3)网络化与层级化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正在完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城市体系既需要中心城市的引领,也需要更多城市积极深入、积极参与、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28.
周俊 《安全》2012,33(7):33-34
正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近年来,苏州平江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法律、法规、政策,大力推动应急管理常态化、基层化、社会化、科学化、有序化、法  相似文献   
29.
目的实现城市大气环境的精准快速归类预测。方法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构建多分类问题的联合决策算法,将大量城市环境因素数据的主成分聚类结果作为输入,通过机器学习训练,组建大气环境的SVM联合决策模型。结果该模型根据大气环境因素将数据集91个城市划分为9类,其中河内与海防环境相似度最高,巴东与格尔木差异最大。9个SVM二分类器组建的联合决策模型通过逐点预测在主成分数据空间形成了分区预测云图。结论SVM联合决策模型可实现城市环境的快速分类辨识,分类预测结果精度高于95%。  相似文献   
3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剩余活性污泥的产生量逐年增加,活性污泥中的胞外聚合物EPS含黏性蛋白类物质并高度亲水,因此破坏污泥絮体、释放和水解黏性有机物是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水热碳化调理前后污泥比阻(SRF)、黏度(μ)、絮体形态特征及上清液的理化性质,考察了温度、时间以及促进剂Fe_2(SO_4)_3对水热碳化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220℃、反应时间为2 h、Fe_2(SO_4)_3浓度为0. 5 mol/L时的水热碳化处理,污泥的脱水性能最好,比阻和黏度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97. 7%和98. 7%。水热碳化的高温高压环境破坏了污泥的絮体,使污泥胶体结构的内聚力降低,污泥的脱水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