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63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53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01.
土体非线性性能对地表地震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频谱成分和强度的改变上。采用修正Matasovic本构模型描述土的动力非线性特性,利用专业软件DeepSoil对深厚场地的50个钻孔剖面土柱模型进行了场地地震反应分析。采用加速度反应谱卓越周期Tp、平均谱周期Tavg及加速度傅氏谱平均周期Tm表征地表地震动频谱特性;以Arias强度Ia和地表峰值加速度PGA表征地表地震动强度。结果表明:(1) 特定场地条件下,Tp不能反映土体非线性对地震动从基岩传播至地表时频谱成分变化的影响;Tavg和Tm在表征地震动频谱成分特性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 基岩地震动高频丰富时,Tavg和Tm随着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增大而呈现出线性增长的趋势;而基岩地震动低频较发育时,Tavg和Tm的增长趋势线存在明显的拐点;(3)PGA与Ia值随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增大呈现出基本一致的非线性增长趋势,且其离散性均随基岩峰值加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302.
以油酸基咪唑啉与除氧剂联氨进行复配形成新的复配缓蚀体系。使用静态挂片法及电化学分析法评价其对P110钢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缓蚀剂与除氧剂用量比为11,浓度为300mg/L时缓蚀率可达到87.24%。同时通过预膜处理的方法对该缓蚀体系的缓蚀性能进行评价,预膜油溶助剂以5倍常规加注量为宜,缓蚀剂以10倍常规加注量为最好,缓蚀率可达到87.77%。  相似文献   
303.
松嫩平原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地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一种主要表现,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以1975年MSS卫星遥感影像、1990年TM卫星遥感影像以及2001年ETM卫星遥感影像等数据为信息源,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引入荒漠化动态度等表征参量,建立了科学的荒漠化土地类型和土地动态转化分级系统,对我国松嫩平原近30年来的荒漠化土地进行了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1975~1990年期间,松嫩平原荒漠化土地呈明显发展趋势,其面积增加了1368931hm2,荒漠化边缘地区恶化现象明显强于腹地;在1990~2001年期闻,松嫩平原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缓慢减少.减少面积为297867hm2,荒漠化呈逆转趋势,逆转现象边缘地区强于腹地,土地荒漠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304.
用GC/MS仪对一起严重的水污染事故水样进行了监测,检出的几十种化合物中,有多种与某化工厂的原料,产品及其中间体相吻合,该厂排放的污水与被污染河水水样有极其相似的指纹特征,迅速地判定了污染事故的责任者。  相似文献   
305.
为有效防控高校实验室重大事故,提出基于复杂网络的高校实验室事故演化分析方法。根据高校实验室历史事故案例,识别高校实验室事故过程节点因素,梳理各因素之间的时序因果逻辑关系,构建高校实验室事故演化复杂网络模型,基于网络节点的出入度分析实验室事故节点的相互影响关系和聚类特性,确定高校实验室事故的关键节点。在此基础上,构建高校实验室事故演化的带权有向网络,采用Dijkstra算法评估从初始诱发事件出发到结果事件的高校实验室事故最短路径。结果表明,基于复杂网络的模型可以有效实现高校化学化工实验室事故演化关键节点和最短路径分析;实验操作者的侥幸心理、监控失效、反应失控、人员未经相应培训、易燃易爆品是引发实验室事故的重要因素;得到从初始事件至最终后果事件的9条最短路径,可为高校实验室重大事故防控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306.
结合粉煤灰堆放场的水文地质状况,通过稳定同位素示踪、浸溶和淋溶试验,探讨了灰场对周围岩溶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堆场灰水已经达到下游部分水井,堆场在大气降水和冲灰水的浸泡、淋溶作用下,其中的Cr6+、F-和钙镁盐类大量析出并随灰水一起下渗,石灰岩碎石虽对氟化物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能力有限。根据试验数据分析认为,该粉煤灰堆放场是焦作市北中部岩溶地下水Cr6+、F-和总硬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