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49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9 毫秒
81.
孙杰  孙耀斌 《劳动保护》1989,(10):36-38
热处理过程常会使金具表面形成薄厚不等的氧化铁皮。为了得到高质量的金具表面,改善金具加工时的润滑情况,减少抽拔或模锻力,以保证在抽拔或模锻时的安全,必须除掉这层氧化铁皮。 去除氧化铁皮的方法,是使用酸与碱的不同热溶液进行溶解:这个过程会出现几种意外的情况。比如,要使用硝酸钾、苛性碱、食盐等化学物质,其共溶体可能会引起操作者的热灼伤和化学灼伤;未经干燥处理的冷金属落入它们的共溶体中,又会引起爆炸。粉末状的硝酸钾,在与其他表面活性物质混合的条件下,可能引起爆炸;它们落到人体上,可能造成伤害。在盐类的共溶体中浸洗金属…  相似文献   
82.
深圳冬季霾日的大气污染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9年1月10日─2月16日,利用在线仪器获得深圳市冬季大气中气态污染物和PM1主要化学组分的高时间分辨率数据,结合气象条件,对非霾日、霾日的大气污染物和PM1主要化学组分浓度水平及其日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深圳冬季霾日除O3外,其他气态污染物和PM1主要化学组分的平均质量浓度均明显高于非霾日,增幅均在40%以上;PM1中的有机物是深圳冬季霾的首要污染因子;PM1主要化学组分的日变化趋势不尽相同,但总体上表现出霾日高于非霾日的特征,尤其是午夜至清晨时段,这说明深圳冬季霾日的夜间大气扩散能力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83.
2013年底,高邮市安监局为安全生产执法人员配备了单警视音频执法记录仪。执法记录仪的使用,对进一步规范现场执法、准确取证,提升安全生产人员的执法行为和执法质量将起到积极作用。为规范合法使用“执法记录仪”.安监局制定管理制度,明确使用目的、范围、合法程序以及影视证据的采用等规定,为安全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科技支持。在使用执法记录仪后,一方面有效地保护执法时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保护执法人员的自身权益.其“双重效应”得到有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84.
研究了在紫外光照射下,Fe(Ⅲ)-柠檬酸盐体系同时还原Cr(Ⅵ)和氧化酸性黄.同时,考察了溶液的pH值、Fe(Ⅲ)的浓度、柠檬酸盐(cit3-)的浓度、酸性黄(AY)的浓度以及Cr(Ⅵ)的初始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了光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Cr(Ⅵ)的光还原和酸性黄的氧化互相促进,具有协同效应;Cr(Ⅵ)光还原的初始速率和酸性黄氧化的初始速率随着Fe(Ⅲ)的浓度、柠檬酸盐的浓度、酸性黄的浓度以及Cr(Ⅵ)的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Cr(Ⅵ)的光还原和酸性黄光氧化的表观动力学方程分别为:-dCCr(Ⅵ)/dt=0.1123[Cr(Ⅵ)]0.16[Fe(Ⅲ)]0.4[cit3-]0.11[AY]0.37,-dCAY/dt=0.0916[Cr(Ⅵ)]0.72[Fe(Ⅲ)]0.74[cit3-]0.42[AY]0.3.  相似文献   
85.
采用微滤—反渗透(RO)—蒸发—结晶工艺处理某石化企业的RO浓水,实现了RO浓水的“零排放”.试验结果表明:经加碱、微滤后,污水硬度平均减小率为98.8%,排出的滤渣平均质量分数为9.4%,减少了污水中有机物和微生物对后续RO膜的污染;微滤产水无需降低pH,可直接进入RO系统,电导率减小率可达98.0%;蒸发可将总固体质量浓度由13 290 mg/L增至172 155 mg/L,产水电导率为66 μS/cm.  相似文献   
86.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杰  杨再鹏  刘正 《化工环保》2005,25(1):33-36
介绍了超临界水氧化法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阐述了其原理、特点、工艺流程及反应器,并对其应用领域做了重点描述,指出了其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7.
上海浦东居家桥至高桥镇相距近13公里,沿途约50家工厂单位职工和上炼新村、石油新村、中兴镇及高桥镇居民,几十年来,一直依靠40余口深井供水。由于长期大量抽吸地下水,又无自来水进行回灌,致使地  相似文献   
88.
89.
随着社会文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新兴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带给人们更多的方便和享受的同时,也使城市生活垃圾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废电池、废电冰箱、废电脑等家用电器及其废物的另类生活垃圾成为今天新的环境问题.从环境管理和绿色处理的角度,综合概述了国内外废旧电脑处理的现状,结合国外的发展经验从绿色处理的角度对废旧电脑的处理与处置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0.
孙杰  曾沛  张晗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2):3017-3021
将易生物降解的天然螯合剂乙二胺-N,N'-二琥珀酸(EDDS)与Fe(Ⅲ)结合形成Fe(Ⅲ)-EDDS体系并用于处理水中Cr(Ⅵ).在紫外光照射下利用该体系对Cr(Ⅵ)进行光还原,考察了溶液p H值、Fe(Ⅲ)-EDDS和Cr(Ⅵ)的初始浓度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UV/Fe(Ⅲ)-EDDS体系对Cr(Ⅵ)有光还原作用,且紫外光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在p H为3.0~8.0的范围内,反应顺利进行,且溶液的p H值越小,Cr(Ⅵ)的还原效果越好,去除率越高.Fe(Ⅲ)-EDDS浓度的增加对Cr(Ⅵ)还原有促进作用,Fe(Ⅲ)-EDDS浓度在0.10~0.30 mmol·L-1之间时,随着Fe(Ⅲ)-EDDS浓度的增大,Cr(Ⅵ)的还原率增大;当溶液中Fe(Ⅲ)-EDDS浓度不变,Cr(Ⅵ)浓度在5~20 mg·L-1之间时,Cr(Ⅵ)的去除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