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湖泊陆向湖滨带缓冲磷扩散的机制尚未得到充分地研究。系统分析了2011年4~7月巢湖陆向湖滨带5种野生植物的生长状况与根际土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和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土壤磷的吸附行为可用Langmuir方程加以描述。与对照相比,艾草和小飞蓬根际土总磷含量明显较低,磷的最大吸附量(Qmax)明显较高,而小蓟和狗尾巴草根际土速效磷含量明显较高,Qmax与磷吸附强度明显较低。植物根与茎长均随季节增加,相应的土壤磷饱和度下降。因此,植物吸收与土壤吸附是陆向湖滨带缓冲磷扩散的重要机制。有机质可通过增加速效磷含量和Qmax值调节土壤磷平衡浓度(EPC0)。小飞蓬和艾草根际土的EPC0值明显较低,磷吸附能力较强。而小蓟和早熟禾根际土的EPC0值明显较高,故易成为向湖泊扩散的磷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