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8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3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微塑料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其具有吸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环境污染物的能力,同时也会与这些污染物发生各种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它们的环境归趋及毒性效应。本文在对微塑料与有机污染物、重金属以及二元复合污染物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及复合污染物带来的正反两方面效应。微塑料与污染物的相互作用机制主要是分配作用、表面吸附作用,其中表面吸附作用又可细分为疏水作用、静电作用、氢键作用、范德华力作用、络合作用及π-π作用等。这些相互作用主要受到微塑料及污染物自身物化性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微塑料的载体效应使得其自身和其他环境污染物可以进入生物体内从而引发生物效应。但基于目前研究来看,复合污染物除了会引起生物毒性效应外,还具有正面积极作用,有待深入探索。最后,本文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未来微塑料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2.
考察11种丝状真菌在3种重金属(Cr(Ⅵ)、Pb~(2+)、Cd~(2+))胁迫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测定重金属对供试菌株的最小抑制浓度(MIC),探讨供试菌株对重金属的耐受性。结果表明,重金属对供试菌株生长的抑制作用随重金属浓度升高而增大,高浓度重金属胁迫条件会改变供试菌株的培养性状。在14d的观察期内,Mucor sp.(菌株号Mu-tea1)对Cr(Ⅵ)表现出较好耐受性,MIC为220mg/L,在此条件下菌落直径为3.1cm,与其他菌株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Cd~(2+)有较好耐受性的菌株有Neofusicoccum sp.(菌株号Nf1172)和Penicilliumsp.(菌株号Pe-soil2),MIC均为18mmol/L,在此条件下菌落直径分别为2.3、2.7cm,与其他菌株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Pb~(2+)耐受性最好的菌株为Pe-soil2,MIC为18mmol/L,在此条件下菌落直径为4.3cm,与其他菌株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利用优势菌株修复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提供科学依据和研发材料。  相似文献   
23.
美国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进展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正在改变着国际能源市场格局。美国的页岩气储量大,工业开发起步早、时间长,在开发技术方面领先优势显著。由于页岩气储藏的特殊性,在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盐度、组成复杂的压裂返排液和产出水,处理难度大、污染严重。返排液和产出水的处理通常需经过三级处理流程,依次去除水中悬浮物、压裂液残余成份、浮油和钙镁等二价离子,最后完成脱盐达标排放或回用。目前,我国页岩气产业刚刚起步,学习借鉴美国已成熟并且市场化的技术和设备,对实现我国页岩气开发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4.
三醋酸甘油酯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醋酸甘油酯在卷烟中主要作为醋酸纤维过滤嘴的增塑剂使用。在不同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研究活性炭对三醋酸甘油酯的吸附机理,探讨了活性炭的孔结构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三醋酸甘油酯符合Langmuir模型,其饱和吸附量为333 mg/g;高温有利于吸附三醋酸甘油酯,而增加湿度则抑制了三醋酸甘油酯的吸附;在一定范围内,当活性炭孔面积大于三醋酸甘油酯最小截面积的2.8倍时,活性炭对三醋酸甘油酯的吸附量增多,反之减少。因此,较大的微孔孔径有利于活性炭吸附三醋酸甘油酯。  相似文献   
25.
为了有效洗消氯气泄漏事故中的氯气,分别以草酸钠、柠檬酸钠和抗坏血酸作为细水雾添加剂,研究了其对氯气洗消效率的影响.通过氯气的小尺度模拟洗消实验,对比了不同氯气浓度和添加剂浓度下的各种含添加剂的细水雾与纯细水雾的洗消效率.结果表明,含添加剂的细水雾的洗消效率明显优于纯细水雾,特别是抗坏血酸,洗消效率达到98%以上,有效弥补了纯细水雾洗消不彻底,洗消效率低下的缺点.最后探讨了各种添加剂的可能反应机理,为新型氯气洗消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6.
以建筑废弃物粉煤灰砖为吸附材料,经硫酸和盐酸改性研究了粉煤灰砖块粉末(fly ash brick powder,简称FABP)对水体中磷的净化效果,并探究了酸改性种类、投加量、接触时间、p H对磷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改性后的FABP比表面积显著增大,且表面变得粗糙。硫酸改性粉煤灰砖块粉末(sulfuric acid modified fly ash brick powder,简称S-FABP)对水体中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当投加量为3.0g时磷去除率达到98.5%,且反应初始的5 min内磷的去除率达92.7%。分析S-FABP去除磷的机理为沉淀反应和吸附反应协同作用的结果,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有不同的沉淀反应发生。根据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结果,S-FABP对水中磷的吸附等温模型符合Langmuir模型,理论饱和吸附量为7.69 mg/g。  相似文献   
27.
纳米技术在阻燃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胡源  宋磊 《火灾科学》2001,10(1):48-52
本文主要简述纳米技术与阻燃材料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纳米技术在阻燃材料中应用及发展前景,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
聚丙烯酰胺/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层离吸收和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丙烯酰胺/氧化石墨、聚丙烯酰胺/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酰胺在氧化石墨中有着不同的排列方式。  相似文献   
29.
为协同提升高温硫化硅橡胶的阻燃与陶瓷化性能,以高温硫化硅橡胶为基体,结合煅烧高岭土、磷酸盐玻璃粉和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制备了阻燃可陶瓷化硅橡胶复合材料。采用垂直燃烧仪、锥形量热仪(CONE)、热重分析仪(TGA)、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MPP的组分占比以及硅氧烷粉体改性对硅橡胶复合材料燃烧性能和陶瓷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PP的添加能够有效降低复合材料的热危害,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煅烧后得到的类陶瓷体的强度;当MPP在15 wt%的组分占比下,1 000℃煅烧后样品的弯曲强度超过15 MPa,通过粉体改性可以使MPP恶化的力学强度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30.
通过分析甲烷排放检测与量化测定需要注意的两方面问题,指出油气行业甲烷排放量检测不准确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检测仪器的精度和采样的精度(包括时间与空间因素)。对目前油气行业甲烷排放检测设备包括成像相机和路径集成传感设备、大气甲烷采样器、遥感卫星等进行梳理,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各类检测技术和设备的原理和特点,以及部分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和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为下一步在我国开展全面系统的甲烷排放检测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