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93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探究汛期暴雨径流对水库有机质的影响,以李家河水库为例,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法(EEMs-PARAFAC)及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法分析径流过程中4个时期(径流前、径流洪峰期、径流1周后和6周后)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及组分变化.结果表明:①径流洪峰期水库水体浊度、DOC含量显著升高(P<0.01),洪峰期后逐步下降;②紫外-可见光谱特征参数显示,径流洪峰期a(254)和a(355)显著升高(P<0.01),而E2/E3和E3/E4显著降低(P<0.01),表明暴雨径流使水库水体DOM的浓度、相对分子质量和腐殖化程度升高;③李家河水库共解析出4种荧光DOM组分,分别为陆源腐殖质组分(C1、C2)、微生物腐殖质组分(C3)和类色氨酸组分(C4),径流洪峰期C1~C3组分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5),表明暴雨径流大幅增加了水库DOM类腐殖质组分含量,洪峰期后C1~C4组分荧光强度不断降低,表明径流后DOM不断沉降和降解.④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暴雨径流后水体DOM荧光强度和浊度呈现显著的相关性(r>0.467,P<0.05),表明DOM的减少和悬浮物沉降有关,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暴雨径流事件的各个时期水库水质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本研究阐明了暴雨径流对李家河水库DOM含量和组分短期及后续影响,为饮用水水库水质管理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42.
提出了一种计算露天堆场扬尘量分布的方法,根据此方法理论计算了不同风场入口条件下的粉尘颗粒质量分布.并参照美国EPA的风蚀排放因子的方法,将其计算结果与文献资料加以对比.结果显示,计算结果与文献值之间仅相差3.5%,这表明此计算方法较为可信,为进一步详尽地分析颗粒扬尘量的分布提供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43.
144.
针对电力检修人员高空作业时因操作不当发生坠落易残易死的状况,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现有的安全带、安全绳、自锁器、速差保护器等防坠措施的使用场合和效果,设计了一种带安全气囊的新型高空作业安全服。安全服控制器使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检测工作人员运动状态,事故发生时控制器利用预先设置的加速度和角度安全阈值触发保护动作,保证在落地前自动打开安全气囊保护身体重要部位。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5.
建立了毛细管色谱柱/电子捕获检测器-气相色谱法测定19种有机氯农药的的方法,相关系数R2均在0.999以上,方法检出限为4.4×10-3—1.0×10-2mg·L-1,空白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1%—109%,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8%—6.6%.通过对萃取次数和萃取溶剂体积实验条件进行优化,测试结果均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46.
不同覆盖材料对沉积物P、N释放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百花湖沉积物为实验对象,选取沸石、粘土、生物炭、褐铁矿和高岭土等5种覆盖材料开展模拟柱静态实验,研究上覆水中总氮(TN)、总磷(TP)和氨氮变化规律。在静态模拟柱90 d实验过程中,第45天时上覆水中TN、氨氮浓度最高,分别为8.79和6.10 mg/L。第45天时氨氮浓度最低的是生物炭组,为1.62 mg/L,第45天时TN浓度最低的是粘土组,为1.92 mg/L。第45天后上覆水TN、氨氮浓度下降,实验结束时生物炭组TN和氨氮浓度均最低,其浓度分别为0.74和0.42 mg/L。实验过程中TP浓度不断上升,到实验结束时空白组TP浓度0.42 mg/L,高岭土组TP浓度最低为0.027mg/L。百花湖水质主要超标指标为TP,而高岭土覆盖对沉积物中P释放的抑制优于其他4种材料,且在百花湖地区易获得、无污染,故建议以高岭土为百花湖原位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147.
<正>2021年8月13日18时20分左右,某铸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铸造公司”)在检维修作业时发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发生后,江苏省南通市应急管理局组织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了事故调查工作。笔者参与了此次事故调查,本文分析了事故主要原因,提出发挥事故调查的“探头”作用,从根源上分析安全隐患,探索遏制此类事故再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8.
臭氧基准实验室的设计与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阐述了在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中建设臭氧基准实验室和建立臭氧量值溯源体系的必要性,介绍了全球臭氧基准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并以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为例,探讨了臭氧基准实验室的布局设计,包括实验室面积、工作台、温度、湿度、照明、安全、电源、抽风系统等方面的要求。文章对臭氧基准实验室的仪器配置和臭氧量值溯源体系进行了介绍,通过定期使用臭氧基准对臭氧传递标准、工作标准进行依次的标准传递,以保证监测网络臭氧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149.
以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为例,介绍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准确度审核的内容、方法、步骤、数据处理、成效目标等,并结合粤港空气网连续7a进行准确度审核工作的经验,对审核时常见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0.
从旅游体验角度论述了工业遗产展示研究的现状,并通过E—T—P分析,提出了工业遗产旅游的5种展示方式,说明不同类型的工业遗产地对展示方式的差异化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