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61.
氮磷限制条件下螺旋鱼腥藻产生土嗅素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批量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螺旋鱼腥藻在氮限制和磷限制条件下生长与土嗅素的产生特征.在磷限制条件下螺旋鱼腥藻的生长速率降低,不易生成异形胞;而在氮限制下鱼腥藻生长良好,并生成异形胞,异形胞形成的比例为3.5%~4.4%.在磷限制和氮限制条件下,单位细胞土嗅素的浓度在培养的前20d内都处于急速下降的趋势,之后开始趋于平缓,分别维持在3.18×10-5,3.68×10-5ng/cell左右.氮限制条件下螺旋鱼腥藻单位细胞土嗅素的生成量略高于磷限制条件下.氮限制条件下,螺旋鱼腥藻单位细胞叶绿素a的生成量高于磷限制条件下.螺旋鱼腥藻单位细胞产生的土嗅素与叶绿素a的质量比(geosmin/Chl a)在磷限制条件下要高于氮限制条件下.  相似文献   
62.
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的遗传毒性与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浙江省101个饮用水源地微囊藻毒素(MC)的健康风险度进行评价,提示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LR(MC-LR)具有较高的非致癌风险.采集MC污染相对严重的A、B 2饮用水源,一部分利用树脂对其中的MC进行浓集,另一部分加入稀释的纯毒素MC-LR模拟水源水中MC释放的情况,同时制备相同浓度的纯毒素序列,利用Ames试验检测藻毒素浓集物、水样中藻毒素和纯毒素对细菌的致突变性,彗星试验检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可能产生的DNA损伤,微核试验检测鲤鱼红细胞微核的诱发效应.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藻毒素浓集物、纯毒素和藻毒素稀释水样均可引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不同程度损伤(P <0.01),损伤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加重,高剂量浓集物、藻毒素稀释水样A和纯毒素可诱导鲤鱼红细胞微核率上升,在本实验条件下尚未观察到藻毒素浓集物、藻毒素稀释水样及纯毒素在Ames试验中具有显著的致突变作用.利用树脂浓集水源水中MC和向水源水中加入稀释的MC-LR模拟MC释放2种方法切实可行,饮用水源水中MC可诱导鲤鱼红细胞微核率上升和淋巴细胞DNA损伤,具有遗传毒性,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远期危害.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汉江上游河谷开展广泛细致的野外考察,在汉江上游旬阳西段全新世黄土-土壤剖面发现四层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对于系统采集的样品,进行粒度成分、磁化率分析,从沉积学角度证明了它们是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这些古洪水滞流沉积层夹在全新世风成黄土-土壤地层序列中,其每一层古洪水滞流沉积物记录了一期古洪水事件。根据OSL测年数据,并结合考古年代学和典型剖面地层对比,确定了这四期古洪水事件分别发生在8 500~8 400 a B.P.、4 200~4 000 a B.P.、3 200~2 800 a B.P.和1 800~1 700 a B.P.。利用古洪水SWD尖灭点高程法,恢复了这四期古洪水洪峰水位,介于233.0~239.2 m之间;进而基于HEC-RAS模型重建了四期古洪水洪峰流量,介于26 500~46 800 m3/s之间。将古洪水研究成果加入后,得到了远超过实测洪水和历史洪水重现期的稀遇洪水的水文信息,延长了汉江上游安康-旬阳段流域洪水的数据序列至万年尺度,使洪峰流量-频率曲线的稀遇洪水部分有了点据控制,百年和千年一遇的洪水洪峰流量的计算由外延变为内插,提高了设计洪水的精度。并且通过古洪水水文计算得到,该河段万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为46 900 m~3/s,千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为37 800 m3/s,百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为28 900 m~3/s。这对于汉江上游水利工程、防洪工程和城镇建设的洪水设计提供了十分重要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4.
昭通市周边扬尘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研究昭通市主城区扬尘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2019年5月在昭通市昭阳区采集了道路尘和周边土壤尘样品,使用颗粒物再悬浮系统将尘样悬浮并采集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 μm的颗粒物),并利用ICP-MS和ICP-OES检测了 PM2.5中 Ca、Al、Fe、Mg、Ti、V、Cr、Mn、Co、Ni、Cu...  相似文献   
65.
简要介绍了印度、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矿山事故预防与救护机制,与我国的矿山事故预防和救护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我国矿山伤亡事故的严峻形势,提出了我国矿山事故预防与救护的建议,对减少矿山事故,发展矿山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出于技术和经济上的考虑,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CNODC)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海外油气业务投资主体一直将大部分核心业务外包给不同专业领域的承包商。由于石油天然气行业相对较高的安全环保风险、资源国用工政策限制、合作伙伴利益冲突、承包商HSE文化成熟度差异、作业公司承包商HSE管理漏洞等原因,CNODC在计划、招标、评标、合同签订、合同执行等各个阶段都面临着承包商HSE管理方面的多重挑战。为了加强对外包合同的前瞻性HSE管理和全过程HSE监督,从2007年至今CNODC通过推行承包商HSE管理强化计划,成功地完善了合同管理政策和承包商HSE管理体系,推动各海外项目公司将HSE管理重心从合同执行阶段前移到计划和招标、投标和合同签订阶段,规范了项目公司对合同执行阶段的现场监督、HSE业绩监测和考评,有效减少了承包商安全事故和环境事件,实现了CNODC与承包商HSE绩效的双赢。  相似文献   
67.
武汉市湖泊水域利用转变及其碳排放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湖泊水域面积与土地面积的相互变迁进程,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已成为仅次于化石能源燃烧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的客观现实,首次尝试分析特定区域湖泊水域的变化以及间接产生的碳源碳汇影响。根据2005、2010和2015年遥感影像获取武汉市湖泊水域利用转变的数据,采用国际通用的土地碳排放测算模型,评估武汉市湖泊水域转变为4类用地产生的碳排放量及碳强度变化情况。研究显示:(1)2005~2015年武汉市湖泊水域面积整体减少超10 km~2,且2010年后呈现加速萎缩趋势, 2010~2015年的减少值约为2005~2010年减少值的2.04倍;(2)虽然部分耕地、林地和草地转化为湖泊导致湖泊水域的增加,但湖泊大面积转变为建设用地导致水域面积的显著较少;(3)从碳排放总量来看,变动面积区域内呈碳源区,后5年碳源值是前5年的1.45倍;前后5年湖泊水域变化的碳排放强度分别为0.03和0.04 t/km~2,碳排放强度明显增加。针对武汉市湖泊水域利用的现实状况,提出把"山水林田湖草"放到统一的管理机制中进行考虑、规范土地资源利用、限制建设用地过度扩张等措施。  相似文献   
68.
针对高浓度油田压裂废水黏度高、浊度大、含油量高等特点,强化预处理工艺,降低CODCr值。文章通过实验证明了强氧化剂(Fenton试剂)与混凝剂PAC+PAM相结合的工艺可有效降低高浓度含油废水CODCr值,进而通过Fenton试剂与混凝剂的投药量、pH值等因素对高浓度油田压裂废水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采用该化学预处理方法出水水质清澈,可直接进入生化处理系统进行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郧县前坊村黄土剖面常量元素及相关参数分析,采用Al为标准的变化率参数计算。结果表明:(1)古土壤S0形成时期,土壤磁化率、粘粒成分、CIA值较典型黄土L1高,Na/K值低于典型黄土L1。这表明古土壤形成时期,气候温暖湿润,土壤风化淋溶较强,反映了较强的成壤过程,在黄土堆积时期气候相对干冷,沙尘暴频繁出现,土壤的成壤作用较弱;(2)碳酸盐含量的剧烈变化是影响黄土元素分布特征很重要的因素,其中,一些元素如Mn和Fe在剖面中的含量较高,主要是碳酸盐被强烈淋溶造成的相对富集;(3)前坊村剖面中,常量元素风化成土过程中,Na、Ca、Mg、K、Si和Ti在古土壤S0为主要迁移元素,其迁移顺序为:Na>Ca>Mg>K>Si>Ti;Mn和Fe表现的轻微富集;常量元素的迁移特征指示了汉江上游谷地黄土已经完成初级的脱Ca、Na阶段,应进入了早期去K的中等风化阶段  相似文献   
70.
以汉江上游郧县尚家河段含有4期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的沉积剖面为例,采用HEC RAS模型计算出这4期最大古洪水最大洪峰流量为45 550~61 750 m3/s,与比降法重建的古洪水洪峰流量结果相比,误差为158%~309%。同时,采用相同水文参数和模型,计算了剖面附近的2010年7月18日洪痕洪峰流量,与实测流量相比,误差为491%,说明重建古洪水洪峰流量时水文参数选择与洪峰流量计算结果是合理的,同时也表明利用HEC RAS模型在重建古洪水流量中简捷,可操作性强,其研究结果为古洪水水文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