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144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248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城市环境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紧密相连。城市环境规划应起到调整建设布局、防治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作用。 武汉市是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迫切需要有一个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基础的城市环境规划。武汉市城区内不仅水域宽广而且类型繁多,是武汉市环境中最重要的环境要素。因此,武汉市城区水环境规划在整个城市环境规划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2.
我局第三地质大队借鉴外单位的经验,在近几年的生产实践中,逐步把全队十台电动钻机台,全部配上了自制的钻塔电动活动工作台。这种工作台,与电梯相似,实现了人员升降工序机械化,既方便又安全,深受机台工人欢迎。现予介绍。  相似文献   
43.
采用人工配水成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针对絮状污泥颗粒化过程中污泥的理化性质、污染物去除效率、胞外聚合物和信号分子变化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在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中,污泥对污染物去除能力明显提高.与接种污泥相比,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对COD、NH4+-N和PO43--P去除率分别提高20%、36%和57%.好氧颗粒污泥中胞外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分别增加了116和31mg/gMLVSS.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接种污泥和好氧颗粒污泥进行空间表征,发现后者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说明蛋白质在污泥颗粒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磷酸二酯酶活性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第二信使环二鸟苷酸(cyclic diguanylic,c-di-GMP)含量先增加后降低,与胞外聚合物中蛋白质和多糖的变化规律相似.通过SPSS软件进一步分析得知,c-di-GMP与蛋白质相关系数R2=0.92871,呈极显著相关性;与紧密结合型胞外聚合物中蛋白质相关系数R2=0.89025,呈显著相关性,推测c-di-GMP可能是通过指导紧密结合型胞外聚合物中的蛋白质合成以促进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  相似文献   
44.
在低温条件下运行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絮状污泥颗粒化过程中信号分子可通过传导作用引起各层物质之间的组分变化,通过研究胞外聚合物及污泥相关疏水性的变化规律,并观察此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群落演替特点,揭示环二鸟苷酸(c-di-GMP)在低温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与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接种污泥在颗粒化过程中,胞外聚合物含量从48mg/gMLVSS增长至139mg/gMLVSS,其中以TB层蛋白质增长为主,在颗粒化过程中,c-di-GMP含量由62μg/gMLVSS增至600μg/gMLVSS,始终影响微生物运动及生物膜形成,促使具备胞外聚合物分泌功能的菌群加快分泌胞外聚合物,促进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各个阶段污泥中微生物种群存在较大差异,在反应器运行初始阶段与c-di-GMP合成相关的菌群占据优势,同时在后期表现出较好的脱氮除磷能力,在低温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菌群发生演替并最终形成稳定的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45.
<正> 根据Schilling和Winchester(1967)、Gast(1968)提出的逐步熔融公式以及Rayleigh(1896)首先获得的对分离作用的推导式,作者(1970)给出了上述公式。此后,几位作者尤其是Hertogen和Gijbels作了发展。  相似文献   
46.
画廊     
~~画廊@许家坤 @周士良 @朱庆宝 @佟海才 @常锦章 @薛兴燕 @薛思孝 @司海英 @赵仲贤 @王士良 @郭长顺  相似文献   
47.
用阿坝草煤对阿坝州制革厂有色废水脱色的研究试验,我们分吸附工艺<一>和吸附动力学<二>两部分进行。吸附工艺作了静态和动态试验,虽然对吸附机理还不十分清楚,但是能脱去有色废水的颜色,经吸附处理后的水,色废上能达到  相似文献   
48.
一、引言氡是铀系中~(226)Ra 的衰变产物,人体经常受到氡及其子体产物的照射。在住房中,氡是最主要的照射源。在浙江省放射性本底调查中,我们于1984年3—4月,对省内部分地区的室外空气中氡浓度以及若干座居民住宅、宾馆(或招待所)、地下构筑物中的氡浓度进行了测量。室外环境测量点9个(其中24小时内每2小时取样监测一次的连续监测点2个),室内环境测量点14个(其中连续监测点3个)。采样点离地面高度为1.5米。室内测量时,在取样测量前先将房间的门窗关闭3—4小时,并尽量减少室内外空气的对流;室内连续监测点则选择在有套间  相似文献   
49.
由于钾与铀、钍系核素的γ辐射能量范围很广并受地层散射的影响,来自洼地环境的γ辐射能量是连续的。要求用于环境监测的仪器必须满足一定的能量响应要求。采用经 ZnS(Ag)补偿的塑料闪烁体作探测元件的 PTB—7201型剂量仪,在光子能量为25Kev 到1Mev 的范围内,响应与能量无关并具有比高压电离室体积小、轻便等优点,在环境监测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仪器。大家熟悉的 FD—71仪器由于能量响应特  相似文献   
50.
一、前言随着世界上化石燃料资源的日益短缺,核能开发必将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在我国已有两座核电站正在建设之中,并将于“八五”期间分别投入运行。尽管核电的开发工作在我国刚刚开始,但象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一样,核能的开发利用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的核电站的建设将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秦山核电站(厂)是我国第一座自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