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30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冬季供暖燃煤锅炉的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暖燃煤锅炉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冬季的主要污染源,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污染的情况,寻求解决污染的对策与方式。  相似文献   
32.
低合金钢实海腐蚀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采用交流阻抗,结合线性极化,研究低合金钢实海全浸初期电化学阻抗谱行为。结果表明,低合金钢实海腐蚀最初1周是腐蚀最剧烈阶段;低合金钢实海腐蚀分为2个阶段,浸泡的第1周为第1阶段,阻抗值迅速减小,采用等效电路Rs(Cdl,Rt)拟合;浸泡1周之后,阻抗值变化缓慢,且呈现波动趋势,采用等效电路Rs(Cf(Rf(Cdl,Rt)))拟合。  相似文献   
33.
以湖南某氟化盐厂排放的酸性高氟废水为研究对象,提出Ca Cl2-PAC处理酸性高氟废水新工艺,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比了晶种添加前后对除氟效果、沉渣含水率的影响及沉渣中氟化钙的纯度;结果表明:在钙盐沉淀阶段,p H≈9,n(Ca/F)=0.75,搅拌45 min、沉降90 min;在絮凝沉淀阶段,p H≈7.5,PAC投加量为350 mg/L,最后出水氟离子浓度可降至10 mg/L以下,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在钙盐沉淀阶段按照10 g/L添加大颗粒氟化钙后,氟去除率进一步提高,处理后所得的沉渣氟化钙纯度可达到85%,沉渣含水率较晶种添加前降低20%,有利于实现高效除氟和氟化钙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海河流域碳、氮、硫、磷及生态环境数据库的建库目标,指导系统分解的概念模型,选择录入数据的指标体系,数据库系统构成及所含6个子库典型输出表。做为数据库的必要功效补充,还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整个数据库系统是在DBASE-Ⅲ、汉化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和FORTRAN-77统计与模式程序包支持下,在PC/AT微机上实现的。  相似文献   
35.
介绍了中山市ISO14000认证现状、组织的类型分布及特点,并对如何促进ISO14000认证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6.
Al-Mg-Ga牺牲阳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Al-Mg-Ga牺牲阳极的电化学性能及其与标准铝合金牺牲阳极复合后的性能。方法设计一种Al-Mg-Ga铝合金牺牲阳极,通过4天加速试验和模拟实海实验研究其电化学性能、初始极化性能以及与Al-Zn-In-Si基底阳极不同面积比复合后的耦合电位。对腐蚀不同状况下的铝活性阳极进行能谱分析(EDX)和扫描电镜(SEM),探讨其活化机理。结果 4天加速试验显示,Al-Mg0.6%-Ga0.05%牺牲阳极开路电位、工作电位较负,分别达到-1.5 V(vs.SCE)和-1.3 V(vs.SCE),适合作为复合阳极中的活性阳极材料。模拟实海试验显示,铝铝复合阳极在阴极保护中初始极化性能良好,能够发出较大电流,得到了-1.2~-1.3 V(vs.SCE)之间的耦合电位。结论研制的铝铝复合牺牲阳极发出的初始电流约为中期电流的3倍以上,同时不同的面积比设计的复合阳极耦合电位在-1.2~-1.3 V(vs.SCE)之间。  相似文献   
37.
38.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结构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7年不同耕作的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深松、旋耕、免耕等保护性耕作对关中塿土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土壤结构体分布以及结构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旋耕、免耕以及秸秆还田+传统耕作均提高了5 mm粒级结构体的含量。随着土壤结构体粒径的增大,结构体有机碳含量逐渐减小,有机碳含量在0.25 mm结构体中平均含量为10.87 g/kg,在5 mm结构体中平均含量为9.57 g/kg。在0.25 mm的各粒级结构体中,全氮含量也随着结构体粒径的增加而减小。深松和旋耕处理较免耕和传统耕作更有利于结构体中有机碳、氮含量的增加;深松和旋耕比较,深松更有利于2 mm结构体碳氮含量的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碳氮含量和较小粒级(2 mm)结构体的碳氮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最好。从有利于结构体保持和有机碳、氮储量增加的角度考虑,深松和旋耕是当地较理想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39.
二氧化碳(CO2)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减排的迫切性日益凸显,一系列国际航运碳减排措施已逐步进入强制执行阶段。碳捕集技术被认为是最直接有效的碳减排技术。然而,船舶尾气碳捕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大量深入的针对性研究。因此,针对远洋船舶的尾气碳捕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船舶尾气碳捕集技术的背景及现状,对当前工业源尾气处理方案及主流的碳捕集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其次,量化国际海事组织对航运业的碳排放要求,对比各种碳减排技术在船舶领域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详细研究了远洋船舶使用碳捕集技术的影响因素与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要求、技术成本、设备可靠性、能源消耗、二次污染等。最后,结合历史数据和未来趋势预测,对远洋船舶尾气碳捕集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并提出改进方法,以帮助减少船舶排放的碳足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