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29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41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电解气浮过程中降低电能消耗的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电解气浮过程中影响电能消耗的诸因素,提出了降低能耗的三条途径。采用分段电极依次供电,缩短极板间距,选择过电位低的电极材料,对造纸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采用降低能耗的途径后,电能消耗降低50%,净水效果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2.
自激振荡磨料射流的基本理论与初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激振荡磨料射流是在自激振荡脉冲射流和前混合磨料射流基础上,提出的新型射流。为此,重点讨论了自激振荡磨料射流喷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脉冲频率和幅值等参数对磨粒加速效果的影响。根据初步研究表明,磨粒速度受脉冲频率和幅度影响很大,磨粒速度可超过前混合磨料射流中磨粒的速度,最大钻孔速度比前混合磨料射流提高41% 。这一成果有望用于坚硬物料的切割和特种加工、石油钻井、大洋采矿、难采矿体的开采、坚硬岩石巷道(遂道)掘进、表面清洗等领域。  相似文献   
23.
浅谈荒漠戈壁地区开发建设中的生态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荒漠戈壁地区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贮备了大量可开发利用的耕地资源,但其恶劣的自然环境要求我们必须将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联系在一起,相互协调,必须注意采用符合其自然规律的措施,正确解决开发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  相似文献   
24.
创模是为了一个城市的环境保护和城市发展进行的一项系统工程,城市绿化作为城市环境改善的一个重要层面,在很大程度上也为这个城市创模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更有效更规范的对城市绿化工程进行管理,从而加速带动城市创模的步伐,本文尝试从这个角度进行了一些剖析。  相似文献   
25.
26.
给水系统中卡马西平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用固相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结合的方法测定给水系统中痕量卡马西平的含量。考察了C18小柱的最佳洗脱条件,并且根据出峰时间选择了最佳的色谱条件:流动相为水(用磷酸调节pH至4)和甲醇(40∶60,V/V),温度为2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5nm。卡马西平浓度在0.2~2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81.53258x-7.19487,加标回收率平均值为94.3%,RSD为2.7%(n=7)。用该方法测定实际水源水和自来水厂中间工段出水,简单易操作,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7.
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或生态环境破坏事件,工程项目中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均较大,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多.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与监督的责任人,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应对建设项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或生态环境破坏事件,所作出实施具体的预防计划与处置措施的决策.即分析研究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环境污染事故的诱因,启动环境监理处置施工现场环境污染事故程序,严格遵守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置要求.  相似文献   
28.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磷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青藏高原东缘的川西高山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将暗针叶林土壤(3 900 m)沿海拔上移到高山林线(4 000 m),模拟气候变暖对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上升导致土壤温度升高,但增温并未对雪被期高山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比值产生显著影响.方差分析表明,土壤层次对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影响都极显著(P0.01),对MBC/MBN、MBN/MBP影响显著(P0.05),雪被不同时期对MBN、MBP、MBC/MBN、MBC/MBP、MBN/MBP影响极显著(P0.01);相关分析表明,MBC、MBN、MBP与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MBN、MBP与冻融次数之间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MBC/MBN、MBN/MBP、MBC/MBP与温度和雪被厚度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从长远来看,未来气候变暖对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碳氮磷平衡的影响将取决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对这些环境因子的响应和反馈.  相似文献   
29.
运用Chem Office软件绘制37个多氯代苯并噻吩三维图,并得到对应的分子空间坐标Pi(xi,yi,zi)。以多氯代苯并噻吩分子的原子距离指数、分子空间特征指数、分子电性距离矢量、氯原子数为分子描述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描述变量与多氯代苯并噻吩的气相色谱保留时间的QSPR模型。结果表明:多元线性回归建模相关系数R=0.9970,SD=2.1830,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R=0.9996,SD=0.3123。为多氯代苯并噻吩分子结构与物性的QSPR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0.
以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图腾“龙”为研究对象,通过南京薛城遗址2021年出土的“龙”形遗迹,论述基于多源空间数据进行“龙”形遗迹三维修复和建模的过程,为考古遗迹数字化保护提供一种定量方法。此外,对比分析中国四处典型“龙”形考古遗迹的材质、形态以及所在的地理环境等,探讨史前“龙”形遗迹面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演变规律,认为:辽宁阜新“龙”与早期农业阶段先民选择猪作为财富的象征有关;中原地区全新世适宜期的暖湿气候条件致使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和江苏南京薛城遗址的“龙”形象与鳄类似,材质均来自淡水资源;伴随着中原地区夏王朝影响规模扩大,取自陕西二里头遗址的“龙”形遗迹,已经脱离了地理环境的束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