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介绍了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工艺指标及影响因素,脱硫废渣的处置和利用,以及这种脱硫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22.
本文研究有关稻米食物链中放射性核素的分布和转移的几个问题:放射性核素从土壤到大米的转移系数;土壤和大米的铀镭平衡系数;大米放射性含量与稻谷品种的关系;稻米与稻糠中的放射性含量比;收晒碾打过程中大米的放射性污染;食用前水淘洗引起大米放射性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3.
环境放射性物质在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介质中总是处于动态循环,并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放射性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水平及运动规律的研究,国内外已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随着人们对小剂量长期照射效应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是配合“汉中地区大米的放射性水平研究及内照射剂量估算”一文,拟取约占全地区稻谷播种面积90%,产量95%的汉中、城固、南郑、勉县、洋县和西乡六个县的稻田土壤为抽样的统计学总体。有关实验样本  相似文献   
24.
喷雾干燥法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雾干燥法脱硫,是7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脱硫新技术。它具有系统简单、占地小、投资少、耗能少、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故80年代已逐渐被美国等应用。本文采用石灰、纯碱、石灰石、电石渣及造纸废渣(白泥)等碱性物质作为吸收剂,以喷雾干燥法脱除烟气中SO_2,进行了初步研究。一、试验流程采用QZ-5型移动式高速离心喷雾干燥器进行脱硫试验。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废气经电  相似文献   
25.
二氧化硫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现在全世界每年人为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1亿5千万 t。它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特别是煤的燃烧,其次来自冶金和化学工业生产过程。其中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虽然浓度低,但数量却最大,约占总排放量的一半。所以,控制电厂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对改善大气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早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环境保护对国家繁荣昌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进步有着极其重要作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宣传保护环境,传授环境科学知识、培养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公德品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学校全面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我结合物理教学自身特点,采取多种方法寓环境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进行有益尝试。一、深入钻研教材,将环境教育律遣料相关的知识中1.在讲到机械波——声波时涉及噪声问题。噪声已成为国际公害,随处可见,严重影响着城市环境,产生各种危害。如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严重影响,轻者…  相似文献   
27.
28.
介绍了安全目标管理的方法,原则,作用及其在劳动安全工作中的应用。实践证明,在水利行业实行安全目标管理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促进安全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9.
好氧/厌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3  
采用5种方法对同一污泥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的胞外聚合物(EPS)进行了提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甲醛-NaOH和H2SO4法对EPS的提取产量最高,分别为232·0mg·g~(-1)和159·7mg·g~(-1),且无大量细胞自溶发生,是比较有效的提取方法;与对照方法相比较,阳离子交换树脂(CER)和戊二醛提取法却存在严重缺陷.两种氧环境条件下污泥EPS中蛋白质的含量均最高,占EPS总量的50%~80%;其次为胞外多糖和DNA.污泥在经由好氧环境到厌氧环境的转变过程中,EPS中主要成分蛋白质和DNA含量降低较为明显,其厌氧/好氧状态下的相应含量比值为0·59~0·91.试验中也发现,提取步骤和检测手段对结果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0.
关于岩浆房中的岩浆冷却已有好几种传统模式,但这些模式都未能很好地反映岩浆冷却的实际物理过程。本文在充分考虑席状岩浆房的基本物理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岩浆冷却固化过程中潜热释放的动态模型.讨论了传导冷却情况下温度场的数位模拟,并与传统作法进行了比较,表明不同冷却模式对岩浆房的温度历史是重要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冷却岩浆的动力稳定性,表明在席状岩浆房中难以产生强烈而持久的自发对流,即席状岩浆房主要是在无对流的传导模式下冷却固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