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安全科学   15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300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81.
松节油是一种萜烯类的混合物。木材中一般都含有萜烯类物质,松木尤多。在硫酸盐法制浆蒸煮过程中,为了减轻在高温碱液作用下氧对纤维素的剧烈破坏作用,同时也为了避免在升温过程中蒸煮器内出现压力高、温度低、进汽升温困难的情况,一般在蒸  相似文献   
682.
海藻多糖稀土配合物对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白菜、甘蓝、芹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海藻多糖稀土配合物对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海藻多糖稀土配合物对小白菜、甘蓝、芹菜中毒死蜱、氧化乐果、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残留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对甘蓝中毒死蜱和氧化乐果的降解效果优于小白菜,但对芹菜中毒死蜱的降解效果远不及甘蓝和小白菜,表现出一定的作物选择性.叶面喷施海藻多糖稀土配合物对敌敌畏等磷酸酯类有机磷农药的降解作用比毒死蜱、氧化乐果等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农药的降解强烈,表现出一定的农药选择性;另外,喷水对叶片表面残存农药具有一定的冲洗作用,可减少叶面农药的残留量;叶面喷施海藻多糖稀土配合物对甘蓝和小白菜中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率远高于叶面喷水.以上结果表明海藻多糖稀土配合物确实具有降解有机磷农药残留的作用.在蔬菜生产中将海藻多糖稀土配合物作为农药残留降解制剂是可行的,有利于蔬菜安全生产和提高蔬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683.
利用长三角地区浦东、东滩、太湖3个测站的太阳光度计CE318地基遥感观测得到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对风云三号气象卫星FY-3A/B MERSI反演的550 nm波长AOD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FY-3A的反演结果相关系数高于0.96,仅有20%的样本表现出较大的偏差。FY-3B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77,均方根误差(RMSE)最大为0.35。太湖站点的相关系数比浦东大,说明MERSI的反演算法在太湖更适用。FY-3A/B MERSI反演结果总体上偏小,存在一定的系统偏差,主要由气溶胶模型的假设、设备标定、选择像素比例等原因造成。  相似文献   
684.
大气污染的植物监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耳目”。如何及时而准确地监测污染物质及其分布状况,掌握污染动向,对防治环境污染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环境污染除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监测外,近几十年来,国外在利用植物监测,特别是监测大气污染方面已做了较多的工作。如指示植物的选择和应用的研究;根据植物受害症状确定大气污染物;分析叶片的含污量估测环境污染程  相似文献   
685.
腐蚀和疲劳作用影响钢筋混凝土梁的服役性能,降低结构的剩余使用寿命。为研究疲劳后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刚度退化规律,采用电化学快速锈蚀试验得到了6根不同锈胀程度的钢筋混凝土梁,研究了不同疲劳荷载次数后梁在分级荷载下的荷载—挠度关系、混凝土裂缝发展规律、失效模式,分析了锈蚀水平对钢筋混凝土梁疲劳寿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发展分快速上升—稳定—失稳三个阶段,混凝土锈胀对梁疲劳寿命的影响较大。引入刚度修正系数,发展了疲劳荷载后锈胀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刚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可考虑疲劳作用、锈胀、混凝土弹性模量退化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本文试验及现有文献中的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可用于日后老化钢筋混凝土桥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和寿命评估。  相似文献   
686.
壳聚糖双冠醚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二苯并16-冠-5氯代乙酸酯冠醚分别接枝到西佛碱型壳聚糖冠醚CT-15C和CT-18C上,制备了1,4-壳聚糖双冠醚CT-15CAC和CT-18CAC,经元素分析、FT-IR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征了结构。研究了CT-15CAC和CT-18CAC对Pd^2 、Ag^ 、Pt^4 、Au^3 、Cu^2 、Hg^2 的静态吸附性能,并与CT-15C和CT-18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4种吸附剂对贵金属离子如Au^3 、Ag^ 、Pt^4 、Pd^2 都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并能在Cu^2 和Hg^2 共存的条件下选择吸附Pd^2 ,而且壳聚糖双冠醚CT-15CAC和CT-18CAC比壳聚糖单冠醚CT-15C和CT-18C具有更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687.
探索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异特征与形成机理,对于提高建筑遗产的保护水平有重要意义。以396处20世纪建筑遗产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差椭圆、重心分析、Voronoi图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异及演变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深入剖析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从整体分异格局及演变来看,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布呈凝聚状,省域层面呈高富集区“一枝独秀”、中富集区“东部零星”、一般富集区和低富集区“两带两块”的特征;市域层面呈“断崖式”数量差异、“梯度化”等级差异、“众星捧月”空间分异特征;重心呈“先北后南”移动趋势,东西向移动较微小,集聚程度呈由强变弱趋势,集聚点数量呈递减趋势。(2)从类型分异格局及演变来看,20世纪建筑遗产可分为六大主类和16个亚类。其中,科教文卫体类、商政办公类和纪念性类遗产数量居多,且分别呈“两核分散”“东部三核、中部团状零星”“两核一环多点”空间分布特征;同时,不同类型建筑遗产分布演变特征差异明显。(3)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布格局是由区域地位、文化与教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联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历史文化底蕴因子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88.
非常规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研究非常规突发事件以及现场救援指挥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应急救援现场指挥业务需求,运用基于XML的Web Service模型,实现跨地区、跨平台信息共享;综合运用卫星通信、3G网络、WebGIS等技术实现突发事件现场与外界远程通信;运用松散耦合、多层设计、分布式等设计理念,集成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形成便携式指挥平台。该平台可实现图文信息和视频信息远程传输、现场信息快速记录、指挥命令远程传输、跨平台地理信息搜索与显示、气象信息显示、预案查询和知识库查询等7种功能。  相似文献   
689.
人类大规模的工业活动是环境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工业场地及其周边环境污染问题较其他环境更为典型和突出。为探究宁夏某典型工业园区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状况、组成、来源及毒理学风险,本研究采集了冶金、化学农药制造和化学制品制造等不同行业的企业及其厂区周边的108个表层土壤样本。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16种PAHs的浓度,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进行来源解析,使用毒性当量浓度(TEQ)、诱变当量浓度(MEQ)和终生致癌风险(ILCR)3个指标进行了毒理学风险评估,并进一步评估特定来源的致癌和致突变风险贡献,以促进在风险基础上的排放源管理和控制。结果表明,该工业园区表层土壤中PAHs的平均浓度为(2 029.1±5 585.9)μg·kg-1,在全国和宁夏区内均处于较高污染水平。园区内土壤PAHs主要来源为交通源(53.9%)、重油燃烧源(27.0%)、煤和生物质燃烧源(14.9%)和钢铁工业来源(4.2%),主要污染行业为活性炭制造、石灰氮制造和冶金工业。PAHs对成人的ILCR为4.5×10-6,潜在致癌风险主要...  相似文献   
690.
为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创新污水净化方法,分析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基本类型、构造及其净化原理,提出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建议:充分发挥人工湿地的重要作用,科学选择人工湿地构造组成,改进技术性能,以期提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的普适性,节约水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