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9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32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21.
固定化细胞流化床反应器处理难降解有机物喹啉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采用PVA 硼酸 纱布法将筛选得到的能够利用喹啉作为唯一碳源、氮源和能源的皮氏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pickettii)固定化 ,将固定化细胞投加到流化床反应器中处理不同浓度的喹啉废水 ,喹啉初始浓度为 100、350和 500mg/L时 ,喹啉完全去除所需时间分别为 2.5、6和 12h .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 ,固定化细胞流化床反应器内喹啉的降解过程遵循零级反应动力学 .利用固定化细胞流化床反应器连续处理不同浓度的喹啉废水 ,考察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 (稀释率 )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及流化床反应器耐冲击负荷的能力 .  相似文献   
122.
研究了序批式反应器的污泥沉降时间、曝气速率、水力停留时间、进水方式等参数对好氧颗粒污泥的性能以及COD,NH4^*—N,TN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个运行周期内,反应器运行工艺参数,如DO质量浓度和pH,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并且其变化与反应器内各物质的转化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参照反应器运行工艺参数的特征点,对反应过程进行必要的控制,可达到较理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3.
以氧吸收速率(Rou)为指标,研究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内两相污泥中自养菌和异养菌的生物活性.分别测定了不同温度和不同负荷下,反应区内悬浮相和附着相污泥的Rou.结果表明:温度为5 ℃时,自养菌的硝化活性为18 ℃时的60%左右;附着相微生物的硝化能力较悬浮相微生物低20%~30%;该反应器具有良好的抗低温和负荷冲击的能力.该反应器内2个反应区中附着相和悬浮相污泥的生物活性为:反应区Ⅱ悬浮相>反应区Ⅰ悬浮相>反应区Ⅱ附着相>反应区Ⅰ附着相.反应区Ⅰ,Ⅱ的反硝化速率分别为0.44和0.63 mg/(g·h),说明后者污泥的反硝化活性好于前者.试验结果还表明,在反应器内NO2--N的积累量非常低.   相似文献   
124.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耐含盐废水冲击负荷性能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不同含盐量的废水对运行正常的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冲击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处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系统受到的NaCl冲击负荷小于5g/L时,系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活性污泥的氧摄入速率(OUR)和系统的总有机碳(TOC)去除率仍能够保持正常;冲击负荷大于10g/L后,盐对活性污泥产生影响,活性污泥OUR降低约35% ,TOC去除率降低约30%  相似文献   
125.
固定化皮氏伯克霍而德氏菌降解喹啉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焦化污泥中通过富集培养筛选到 1株以喹啉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菌种 ,鉴定为 Bukholderia pickettii sp.,即皮氏伯克霍而德氏菌 ,革兰氏阴性菌 .采用固定化凝胶小球和纱布 - PVA复合载体固定化 ,对 2种方法降解喹啉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就纱布 - PVA复合载体固定化微生物进行其降解喹啉的动力学研究 ,在喹啉浓度为 50 ,1 0 0 ,30 0 ,50 0 mg/L时 ,降解动力学方程遵循零级反应 ,降解速率常数随着喹啉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  相似文献   
126.
自固定化技术强化高效菌种活性的保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为唯一碳源驯化DMP降解菌,并将其接种到复合式完全混合反应器中以处理DMP和葡萄糖人工配水.进水COD负荷约1.0g/(L·d),逐渐提高葡萄糖浓度(0~600m g/L),同时降低DMP浓度(300~0m g/L),分别测试附着相和悬浮相菌种降解DMP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反应器COD去除率均达90% 以上,葡萄糖引入后,悬浮相菌种降解DMP比耗氧速率迅速降低,由49.5降至4.0m g/(g·h),而附着相菌种则逐渐变化,由64.1降至48.0m g/(g·h).镜检结果表明:葡萄糖引入后,悬浮相菌种中丝状菌大量出现,而附着相菌种则几乎未出现丝状菌.由此可见,在基质变化后由吸附在陶粒载体上引起的自固定化能够强化菌种的高效降解活性.  相似文献   
127.
固定化细胞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59,自引:5,他引:54  
综述了固定化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发展过程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废水生物中的应用,包括去除BOD物质,硝化-脱氮,酚,氰的降解,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或回收以及印染废水的脱色处理等。最后,对固定化细胞应用于废水生物处理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28.
生物滞留设施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措施之一,在其设计和运行维护过程中,排空时间对雨水径流总量的控制效果、植物生长状况等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尚缺乏排空时间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通过实验室试验,研究了调蓄水深、降雨间隔、淹没区高度及构造类型对排空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不同构造类型生物滞留设施调蓄层...  相似文献   
129.
微量曝气条件下SBR反应器的运行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 4种不同供气量条件下 ,研究了SBR反应器去除COD和氧化氨氮的沿程变化规律 ,重点考察了在微量供气、低溶解氧条件下的反应器运行特性 .在本试验运行条件下 ,4 0L h的供气量刚好提供了去除COD和氨氮所需的氧 ,此状态下反应器内的溶解氧平均水平为 0 5mg L .试验中对运行工艺参数DO、ORP和pH的监测表明 ,这些参数在一个运行周期内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并且它们的变化与反应器内的物质状态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 .  相似文献   
130.
聚乙烯醇固定化微生物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克服聚乙烯醇(PVA)固定化微生物存在的缺点,本文以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SA)为固定化载体,采用5种不同固定化方法,即PVA-硼酸法、PVA-硝酸盐法、PVA-磷酸盐法、PVA-硫酸盐法、PVA冻融法,制备固定化活性污泥颗粒,研究了固定化微生物颗粒的机械稳定性及生物活性.结果表明,PVA-硫酸盐法制得的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具有较高的机械稳定性和生物活性,该法为固定化微生物的较好方法.对PVA-硫酸盐法固定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当PVA浓度为12%、Na2SO4浓度为0.5 mo1·L-1,在含有2% CaCl2的饱和硼酸中交联1h,Na2SO4溶液中交联4h,得到的固定化微生物颗粒活性较高.通过对PVA-硫酸盐法制备的固定化颗粒的稳定性考察发现,颗粒的机械稳定性和生物活性随时间变化,最后逐渐趋于稳定,使用寿命在30 d以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