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48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94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1.
在红河州某矿区周围的土壤、池塘、鱼塘采集若干土壤、水样品.用氢氟酸-高氯酸-浓硝酸消化土壤样品,用硝酸处理水样品.实验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平均相关系数≧0.99906;测定元素的相对标准差从0.27%~1.67%,其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1.005%;样品的回收率在102,8%~111.5%之间,表明该法可用于环境中的土壤样品和水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准确测定.在仪器的最佳工作状态,使用FAAS法检测矿区环境中的铅(Pb)、铜(Cu)、铬(Cr)、汞(Hg)的含量;依此来发现矿区周围环境的重金属分布规律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2.
作为我国循环经济测度的生态效率指标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尝试借鉴德国环境经济账户中的生态效率指标,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构建适合度量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指标。这套指标是基于GDP与建设用地、能源消耗、用水总量、原材料消耗等4个资源投入性指标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国内生产排放量等3个污染排放类指标生成的,包括土地产出率、能源产出率、用水产出率、原材料消耗产出率、二氧化硫排放产出率、废水排放产出率、国内生产排放产出率等7个指标。应用这套生态效率指标分析我国1990~2005年生态效率的发展趋势,发现1990~2005年各种自然输入要素的生态效率均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仅使自然输入要素与经济产出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弱脱钩。其中,用水产出率增长最快,能源产出率增长最慢;用水产出率、国内生产排放产出率和土地产出率的增长速度高于就业人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而二氧化硫排放产出率、废水排放产出率、原材料消耗产出率和能源消耗产出率的增长速度低于就业人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93.
在2011年6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举办的企业领导干部HSE培训班上,中国石油副总经理廖永远提出:领导干部要怀着敬畏之心抓好安全工作。要敬畏生命,以人为本;要敬畏客观规律,尊重科学;要敬畏法律法规,按章办事;要敬畏监督  相似文献   
94.
养殖塘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水体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不仅是准确量化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基础,还是明确其影响因素的重要依据.基于顶空平衡-气相色谱仪法对长三角一处典型的小型养殖塘水体中CH4、CO2和N2 O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春季外,在水温影响下,CH4和N2 O浓度在午间或午后出现高值;受水温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影响,CO2浓度的高值出现在晨间光合作用较弱的时候.养殖塘水体中CH4和CO2浓度呈现秋季最高、冬季最低的季节变化特征,c(CH4)在秋季和冬季的均值分别为176.34 nmol·L-1和32.75 nmol·L-1,主要受气温、水温和溶解氧(DO)影响;c(CO2)秋季和冬季的均值分别为134.37 μmol·L-1和23.10 μmol·L-1,主要受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和pH影响;c(N2 O)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均值分别为97.05 nmol·L-1和19.41 nmol·L-1,主要受气温和水温影响.在空间上,垂直方向上,夏季养殖塘c(CH4)随水深的加深而降低,表层与底层、中间层的浓度差值为71.28 nmol·L-1和42.80 nmol·L-1,秋季随水深的加深而升高,底层与表层的浓度差值为163.94 nmol·L-1.c(CO2)在夏季和秋季都表现为随着水深的加深而升高,其底层与表层的浓度差值分别为18.69 μmol·L-1和29.90 μmol·L-1.N2 O浓度在垂直方向上无明显变化规律.水平方向上,夏季饲料及春季鸡粪投放的区域会出现CH4、CO2和N2 O浓度的高值,春季和夏季CH4浓度约为其他区域的1.34~1.98倍和1.95~2.42倍,春季N2 O浓度和夏季CO2浓度约为其他区域的1.13~1.26倍和1.39~1.74倍.  相似文献   
95.
从成都动物园健康大熊猫的肠道采集样品,富集分离获得一株典型的厌氧纤维素分解菌PD.分离菌是杆状,革兰氏阳性(G ),菌体大小为0.5μm×(3~5)μm,严格厌氧;生长温度为25~40℃,最适生长温度为38℃;pH范围5.0~9.0,最适pH7.2;在纤维素粉作碳源的琼脂培养基上菌落直径为1~3mm,白色透明斑;分离菌株不仅能利用纤维二糖、葡萄糖、蔗糖、淀粉、松三糖、覃糖等多种可溶性碳源,而且可以利用纤维素粉等不溶性碳源.同时,对菌株PD进行了16SrDNA的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测序.对16SrDNA部分序列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表明菌株PD属于梭菌属,与Clostridiumlentocellum(T)的16SrDNA序列具有92.2%相似性.图5表1参18  相似文献   
96.
采集上海市15个区(不包括崇明县),年龄在0~80岁之间的84例居民人发样品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上海市居民头发中镉(Cd)、铜(Cu)、铅(Pb)和锌(Zn)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探究其与年龄的关系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上海市居民头发中Cd、Cu、Pb和Zn 4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Cd含量为(0.11±0.19)μg·g~(-1),Cu为(11.42±8.75)μg·g~(-1),Pb为(1.64±2.12)μg·g~(-1),Zn为(121.20±106.59)μg·g~(-1),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上海市居民这4种重金属的污染水平较低.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表明,Pb和Cd含量的高值集中于0~10岁儿童,且与其他年龄段有显著差异,说明儿童较容易受到Pb和Cd的污染;利用样本数据进行反距离加权插值(IDW),得到上海市居民头发中4种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其中发Pb和发Cd含量呈现出由市区向郊区递减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7.
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仪对一年生和当年生濒危植物长序榆幼苗的光合日变化进行了观测,为科学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结果发现,一年生和当年生长序榆幼苗的光合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无"午休"现象。当年生的平均净光合累积量(5.64μmol.m-2.s-1)大于一年生的净光合累计量(5.05μmol.m-2.s-1)。胞间二氧化碳(Ci)浓度与光合日变化基本上是相反的。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光能利用率(LUE)中午12?00最低,水分利用率(WUE)13?00最高。一年生和当年生的光饱和点(LSP)分别为1 620.75μmol.m-2.s-1和1 123.07μmol.m-2.s-1,二者的光补偿点(LCP)均较低,分别为8.33μmol.m-2.s-1和8.89μmol.m-2.s-1,即长序榆幼苗是一光适应幅度较大的植物。偏相关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大气温度(Ta)是决定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8.
本文阐述了建设环境友好型住宅的理念,论述了在环境友好型住宅设计中应关注的要素,并提出了在环境友好型住宅的设计中如何实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目标。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建筑行业事故频发,伤亡触目惊心。因此,在涉及安全的工程、建筑、设施及有关场合设立安全指数倒计时板很有必要。所谓安全指数倒计时板,就是在易发生危险、伤亡事故的桥梁、车船、楼宇、商厦、剧场、车站、影院、厂房、公路等建筑、生产和娱乐设施的显著位置上,由产权单位及相关主管部门设置标识板。标上修筑时间、设计使用年限、报废期、距报废时间、安全允许容纳或通过人数、防火和防震指标、距离安全使用期限的倒计时间等数据。多年来,有些单位忽视对大型固定资产的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工作。什么年代生产、修建的,…  相似文献   
100.
森林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森林凋落物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内由生物组分产生,然后归还到林地表面的所有有机物质的总称。森林凋落物在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正常的物质循环和养分平衡,维持生态系统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分解受多因素影响,且各因素之间相互交错。不同情况下,各因子的重要性可能不同。温度和湿度被认为是影响凋落物分解主要的气候因子。凋落物随着温度升高分解速率加快,增加土壤湿度对凋落物分解有积极作用。凋落物的化学性质中,C、N比和木质素含量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指标。凋落物分解前期的分解速率受到养分含量、水溶性碳化合物和结构碳化合物含量的强烈影响,而后期则更多地受到木质索及纤维素/木质素比值的支配。土壤动物可以粉碎凋落物,土壤微生物也是促进凋落物分解的重要因素,人为活动也影响凋落物分解。N沉降、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等全球变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未来凋落物分解的研究方向是统一研究方法,开展长期定位监测,加强对分解过程中有机碳含量和释放量的研究,以及N沉降对凋落物分解作用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