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115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重庆城市综合环境功能分区中层次权重解析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功能区划分的理论和方法尚不成熟,现有方法推广应用存在一定困难。环境功能区划分本质上属决策行为,运用系统决策技术中层次权重解析法(AHP)能较好的予以解决。依据重庆城市组团结构和环境特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规划,筛选出形成和影响环境功能的4类14个主要特征因子为指标,将14个地域划分为5类环境功能区。划分结果符合重庆城市特征,对环境综合整治和管理指导性强,该方法优点显著,具广泛适用性  相似文献   
22.
漆酶是一类具有高效的催化氧化能力的含铜多酚的氧化酶,而固定化漆酶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比较吸附法和包埋法利用木炭(WB)、竹炭(BB)和碳纳米管(CNT)固定游离漆酶去除水体雌二醇(E2)。在25°C、pH=5条件下,固定化漆酶经120 h贮存仍保留80%的活性。经过5次循环研究,固载的漆酶仍保留了27%~58%的剩余活性。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证实了漆酶成功地负载在碳基材料上。仅在8 h内,50 mg·L-1 E2通过吸附法制备的WB、BB、CNT固定化漆酶去除了42.92%、47.66%、43.92%,而包埋法制备的WB、BB、CNT固定化漆酶分别去除84.08%、87.20%、87.86%。结果表明,包埋法固定化漆酶对E2的去除效率更优,这是由于包埋固载在生物炭和CNT的漆酶更为稳定。此外,K+和Mn2+离子可能通过干扰漆酶的电子传递过程影响漆酶的活性,从而抑制E2的去除。本研究旨在为固定化漆酶在有机废水处理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3.
针对铝型材表面处理工艺中产生大量碱洗废液,而且含有“长寿碱蚀剂”,提出了生石灰处理工艺。该工艺简单,效果好,铝去除率最高可达97%,碱回收率可在80%左右,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同时,该法原料价格低廉易得,实现闭路循环,其副产品CaCl2·2H2O,Al2(SO4)3·18H2O和CaSO4等均具有较高利用价值,可以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4.
底泥冲刷沉降、再悬浮是作用于水环境内源污染的主要因素,而底泥间隙水的污染释放则是主要途径。通过底泥培养实验,研究了污染底泥及其间隙水的分层特性。结果表明,底泥及其污染物具有显著的分层特性。底泥间隙水中CODMn随深度的增加略有下降的趋势;底泥湿容重和干容重呈增大的趋势;含水率随底泥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底泥深度对底泥泥沙颗粒的级配有很大影响,在表层以细颗粒为主,随着深度的增加.底泥粒径增加,但趋势衰减较快。这对底泥冲刷作用下的再悬浮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5.
用氟化钾水溶液从制药废液中回收吡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普通精馏与加盐分相技术在回收吡啶中的应用。测定了吡啶 水 氟化钾体系在25℃时的液液相平衡数据,采用Pitzer理论和UNIQUAC方程对相平衡数据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良好。采用氟化钾水溶液回收吡啶,当60%氟化钾浓溶液与50%吡啶/50%水的物料的质量比为2.0时,有机相中吡啶的纯度可达到92.60%(质量分数),水相中氟化钾稀溶液经蒸发回收后循环使用不影响分离性能。该工艺的开发成功为制药行业从制药废液中回收吡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紫外光固化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固化行为和性能。方法通过介电分析(DEA)研究光引发剂、热引发剂及有机硅含量对紫外光固化脂环族环氧树脂反应过程的影响,利用热重(TG)、差示扫描热(DSC)和显微硬度仪对有机硅树脂改性环氧树脂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光引发剂与热引发剂对固化效率可起到协同互补的作用,增加光引发剂和热引发剂的浓度,可缩短引发时间,加快固化速率,提高固化效率。与纯环氧树脂相比,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固化效率和初始分解温度都有所下降,但高温阶段降解速率明显降低,500℃的残炭率也得到提高。当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有机硅时,固化物表现出较好的耐热性能,树脂维氏硬度可达31.75HV。结论紫外光可以很好地固化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  相似文献   
27.
设计了以溶液初始pH值、3,3’,4,4’-四氯联苯(PCB77)初始浓度、纳米零价铁(Fe0)投加量、纳米零价硅(Si0)投加量、腐殖酸和环糊精浓度为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纳米Fe0降解PCB77时各因素对反应体系中PCB77残留率、氢离子浓度及氧化还原电位变化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pH值为4.5,初始ρ(PCB77)为1 mg.L-1,纳米Fe0投加量为10 g.L-1,纳米Si0投加量为0,ρ(腐殖酸)为0.25 g.L-1,ρ(环糊精)为1 g.L-1时,反应2 h后,PCB77残留率最低,为35.2%。溶液初始pH值对反应体系中PCB77的残留率影响最大,纳米Fe0投加量次之;溶液初始pH值对反应体系中氢离子浓度变化影响最大,环糊精投加量次之;PCB77初始浓度对反应体系中氧化还原电位变化影响最大,纳米Fe0投加量次之。  相似文献   
28.
采用种子萌发和水培实验研究磺胺(SA)和磺胺二甲基嘧啶(SMT)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生长及生理的影响,并对SA、SMT和小白菜生长生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低浓度磺胺类抗生素(SAs)污染对小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小;单一及复合污染条件下小白菜的生长及品质均受到影响,随着SAs污染浓度的增加,小白菜的根伸长、芽伸长、鲜重和干重抑制作用均增加,小白菜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氧化氢酶(CAT)活性也呈总体下降趋势;单一污染下丙二醛(MDA)含量随SA浓度增加而增加,而MDA含量随SMT浓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复合污染下MDA含量呈下降趋势。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SAs单一及复合污染条件下SAs分别与小白菜的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CAT活性和POD活性的相关性较好。在SAs污染下,小白菜的生理生长指标及品质均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小白菜体内SAs含量随着SAs污染浓度增加而增加,且对SMT的富集大于SA。SAs可以通过富集进入小白菜体内,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29.
详细分析了贵州省土地复垦的发展现状以及近年来所做的工作及成效,研究了矿山开采等活动对贵州省土地资源造成的破坏及生态危害,提出了具体的土地复垦的技术措施。为了实现能源、环境、社会、人口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地复垦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0.
用盐效萃取法从制药废液中回收正丁醇,考察碳酸钾水溶液与该废液的质量比对脱水率的影响,测定正丁醇-水-碳酸钾体系在40℃时的液-液相平衡数据,用Pitzer理论和NRTL方程对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当质量分数为60.00%的碳酸钾水溶液与废液的质量比为1.00时,脱水率高达84.50%;将有机相进行精馏可得到质量分数为99.50%的正丁醇;计算值与实测值接近,水相和有机相的绝对平均偏差分别为0.60%和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