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中药川附子微量重金属元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ICP-AES法分析中药川附子中17种化学元素(含重金属)。通过对潞党参标准样品的分析并与AAS法的结果比较,确定了方法的准确度。应用该法弄清川附子用传统工艺炮制前后,微量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其浓度变化,从而为川附子的开发与国际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12.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环境中痕量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V(v)在KHP-KCl缓冲溶液中,邻苯二酚活化剂存在下,对溴酸钾氧化邻苯二胺的催化作用、建立了一个测定环境样品中痕量钒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检出限为0.02ng/mlV,线性范围是0.4-14ng/mlV,该法用于煤,降尘,人发和尿中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AAS法测定中药川附子微量重金属元素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工作采用AAS法分析中药川附子微量重金属元素。通过对连翘标准样品的分析并与ICP-AES法的结果比较,确定了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应用该法弄清了川附子炮制前后微量重金属的含量及其浓度变化情况,从而为中药的开发与国际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研究始于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末己趋成熟,并有商品仪器出现。1970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与计算机联用,组成了色谱—质谱—数据处理系统(GC-MS-DS)。由于GC-MS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因此很快就被应用于环境样品的分析,为环境分析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就近年来GC-MS联用技术在环境样品分析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按照反应类型综述了原子光谱法间接测定水中非金属和阴离子,特别对饮用水和人发中砷及水和废水中Cl^-1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讨论,指出了间接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催化分析法灵敏可靠且不需要昂贵复杂的仪器,因而一直受到极大的注意。微量铜的催化测定对环境样品、生物材料的分析有着重要的实用意义。有大量基于铜在各种化学体系中的催化效应、分析测定铜的微量方法的报导。本文拟就近年来发表的动力催化测定痕量铜的方法进行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7.
底泥是水环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对象。底泥中元素的含量一般为10~(-4)—10~(-2)%,比水中同类元素往往高1—4个数量级。底泥主要由粘土矿物和腐殖酸等组成,对金属离子具有吸附和螯合作用,且吸附和螯合容量均大。如果工业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含量愈多,排放时间愈长,其富集的元素含量就愈高。相对于水体和生物而言,底泥中的化学成份随季节、气候等的影响较小,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底泥中的化学成份更能反映出污染的情况。加以底泥样品易于保存,底泥与水及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明了不同形态的环境重金属、钒和砷的毒性。综述了某些环境污染物-化学形态的各种分离和原子光谱检测技术,并指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质有的即使以极微量作用于人体也会引起明显的病变;即使是人体必需的元素,若高出一定范围,也能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例如很基本的生命元素铁、铜、钴等,当人体过量摄取时,其毒性是致命的。按一位美国学者1977年的估计,美国至少每月有一个婴儿或儿童因多服了两克硫酸亚铁制剂而死亡[1]。分析和控制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