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5篇
  免费   428篇
  国内免费   794篇
安全科学   329篇
废物处理   47篇
环保管理   209篇
综合类   2006篇
基础理论   392篇
污染及防治   118篇
评价与监测   151篇
社会与环境   184篇
灾害及防治   8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240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冷原子荧光法测定生活垃圾堆肥产品中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研究,建立了用王水消解、冷原子荧光法测定生活垃圾堆肥产品中汞的方法.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06 mg/kg (按称取0.5 g试样消解定容至50 ml计算),用于国内不同地域的堆肥样品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55%~10.7%之间,加标回收率介于91.0%~108.0%,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检验堆肥产品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2.
阿图什市2006年"3·12"特强沙尘暴重污染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6年3月12日新疆南疆地区特强沙尘暴的形成原因及机理,着重研究阿图什市空气重污染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从气象特点、局地影响因子等方面的变化分析空气重污染的成因,进一步研究造成重污染的机制,以期为改善阿图什地区城市大气污染状况提供科学依据与建议.  相似文献   
923.
本文从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现状和必要性出发,结合我国生态环境监测进展和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的实际情况,归纳总结了一套比较可行、实用的生态环境地面监测技术指标与方法,以供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监测和管理的人们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24.
非分散红外光度法测定钦食业油烟的排放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丹 《环境工程》2001,19(3):51-52
将采集油烟的滤筒,移入比色管内已定容的CCl4溶剂中,将比色管置于超声器上清洗20min,用非分散红外光度法可直接测定清洗液中油烟的含量.实际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性较好.  相似文献   
925.
根据《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GB 17378.5-1998)的规范方法,比较近海海洋沉积物成份分析标准物质(GBW07314)在HNO3-HCl04-HF常压消化体系中,在不同温度下Cu、Pb、Zn、Cd、Cr的溶出情况。样品消化液经赶酸后,以HCl浸提、过滤、定容,最后直接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  相似文献   
926.
滇池湖泊富营养化动力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针对滇池富营养化情况 ,利用实测资料 ,建立了叶绿素a、透明度、藻量与总氮、总磷之间的相关关系式 ,利用水动力学原理建立垂向平均化的水动力学模型 ,并对总氮、总磷及叶绿素a、透明度和藻量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滇池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7.
对固体废物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处理或处置的方法有掩埋法、焚烧法及高温热解、溶剂洗涤等方法。文中介绍了一种化学处理方法,在脱水、固化、稳定、中和、钝化的系统处理过程中,同时交叉进行物理、化学和热分解反应。利用这种方法处理含油及碳氢化合物污泥,能降低碳氢化合物废物中有毒有害成分的含量,使其毒性、危险性得到有效控制。该方法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油田开发工业、煤加工工业、冶金工业等领域。  相似文献   
928.
本文运用1950~2003年53年间青海高原地震主发区5.0级以上(包括5.0级)地震资料分析了该区地震灾害的特点.提出本研究区地震灾害具有频发性和轮回性、重灾轮回的时间周期长、强震的毁坏性大、以及强余震灾害连发而损害程度严重等特点,并认为青藏高原整体地壳构造运动和本区断裂构造十分发育(特别是北西西-北西向弧形断裂的发育)是该区地震灾害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29.
皖西大别山区生态足迹实证分析-以金寨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以皖西大别山区金寨县为例,对该地区2002年的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寨县2002年的经济发展是可持续的,其中在生态承载力中,林地贡献率最大,其次为草地,分别占77.0%和19.2%;耕地和水域贡献率最低,分别为1.5%和1.3%;在所需的生态足迹中,耕地足迹最大,其次为化石燃料,分别占47.7%和42.0%,草地、建筑用地、水域、林地足迹较小.  相似文献   
930.
监测数据的审核及结果的分析与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家新 《四川环境》2002,21(4):19-22,26
本文介绍了监测数据审核的意义,从监测结果的表达、报告的完整性,采要的准确性等方面阐述了监测数据审核的要点,提出了监测结果异常数据的几种较为简便,实用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