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7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利用2013—2019年银川紫外观测数据,分析了银川紫外辐射变化特征,基于TUV模式,结合云光学厚度、云顶高度、气溶胶光学厚度、单次散射反照比、波长指数、臭氧柱浓度和NO2柱浓度等遥感资料,研究了TUV模式在银川紫外辐射模拟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银川多年年平均紫外辐照度为8.7 W·m-2,7月最高为17.7 W·m-2,1月最低为3.1 W·m-2,13:00前后达到日最大值;不同参数输入方案下TUV对银川紫外辐照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把握能力均较好,但平均值和标准差都普遍存在高估现象,2—5月TUV模拟效果最差,1月和6—10月模拟效果较好,11和12月模拟效果最好;模拟层数的增加不能有效提高模拟精度,改善TUV模拟效果;TUV模式模拟误差随着云光学厚度、相对湿度的减小及臭氧柱浓度、云顶高度的增加而增大;TUV对日照时数小于10 h时的紫外辐照度的模拟效果较日照时数大于10 h时好;PM10浓度为0~50 μg·m-3时TUV模拟均方根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22.
选取野外采回的芒苞草种子为材料,研究无菌水和不同状态Ms培养基以及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芒苞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芒苞草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经4℃的低温春化处理2 mo后,播种在无菌水中的芒苞草种子萌发率可达95%,比同样条件下MS液体(25.1%)和固体(10.4%)培养基中的萌发率高;在有关激素影响的实验中,无菌水中6-BA和GA,对种子萌发没有促进作用,液体MS培养基中的1.0 mg/L GA,明显促进种子萌发,而固体MS培养基中0.5 mg/L 6-BA对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较明显,1.0 mg/L 6.BA有利于从生芽的诱导.将无菌水和液体MS培养基中已发芽的芒苞草种子转移至固体MS培养基中培养可长成小植株.  相似文献   
23.
利用三室根箱装置获得玉米生长室土壤(S I)、根际土(SⅡ)、非根际土(SⅢ)3个不同根区土壤,采用传统平板计数培养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转基因玉米Btll及其非转基因亲本在播种后40、50、60 d各根区土壤细菌数量及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转Bt基因玉米播种后50、60 d S I根区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显著低于非转基因亲本,播种后40、50 d SⅡ根区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较亲本玉米显著增加,而在其他时期和根区与亲本玉米之间均无显著差异.DGGE图谱显示,3个采样时期各根区DGGE图谱条带数、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4.
利用1951-2000年水文、气象资料,在对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发生的特大冰坝的年份监测中分析发现,冰坝发生大多在二江同时发生,个别年份有三江同时发生,并有群发特点。冰坝发生前,秋季降水多,河槽蓄水量多,河流水位高;冬季降雪多、气温低;春季开江期,有明显的降水和升温过程,是冰坝的形成和凌汛发生的重要原因。并且分析冰坝发生前期高空环流形势特点,依此研制了冰坝凌汛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25.
采用化学品对藻类毒性测试的标准试验方法,分别研究了己烯雌酚和四溴双酚A单组分对小球藻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并用相加指数法评价了己烯雌酚和四溴双酚A双组分对小球藻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藻细胞密度和光合色素含量随己烯雌酚和四溴双酚A浓度增加而明显下降,且均表现出较好的浓度-效应关系,其对小球藻的96h-EC50值分别为0.0248mg·L-1和0.0455mg·L-1;两者对小球藻96h的联合毒性效应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针对大气腐蚀中腐蚀数据复杂多变且不易于分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的相关分析框架,挖掘腐蚀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首先采用小波功率谱确定腐蚀数据的周期波动特征,然后应用小波相干谱分析腐蚀和环境因素的相关强度、超前滞后及正反相关系,最后利用平均小波相干和显著相干百分比筛选出与腐蚀相关程度较高的环境因素.然后以青岛碳钢腐蚀数据为具体对象,挖掘了温度、相对湿度、降雨和污染物对碳钢初期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 在腐蚀初期,碳钢的腐蚀具有很强的日波动特征,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导致其波动的主要环境因素;腐蚀在降雨时刻呈现间歇性波动特征,且降雨超前于腐蚀;污染物浓度较低使得其对碳钢的腐蚀影响较弱.结论 基于小波的相关分析框架有效展现了复杂腐蚀数据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为深入理解大气腐蚀规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7.
为探究心智游移在倦怠和注意执行功能间的作用机制,有效减少由负性心理状态引起的不安全行为,降低人因事故发生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心智游移,采用SART范式和AX-CPT范式,以问卷筛选出的100位国有煤炭企业高危岗位作业人员为研究对象,讨论倦怠、心智游移和个体注意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频AX试次会引起惯性反应偏向,被试者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维持线索字母A和解决无效线索B与有效探针X之间的冲突;高倦怠矿工比低倦怠矿工的注意执行控制功能更易受到高频心智游移的影响;心智游移在倦怠与注意执行功能间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建立统一的飞行器隔热材料性能测试标准。方法 利用数值方法对飞行器隔热瓦1 200℃热环境性能测试中的传热模型进行计算。设计3种不同热导率和表面粗糙度的绝热材料隔热性能对比试验。在考虑接触面间凹凸点完全接触导热、接触间隙介质导热和相邻界面辐射传热联合作用时,能够获得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的计算结果。结果 试验证明,接触热阻是导致实测数据与理想传热结果相悖的主要原因。获得了接触热阻条件下热扩散系数随传热过程的变化关系,定量得到了相同测试条件下给定的3种不同热导率与粗糙度底部绝热材料对隔热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结论 测试结果存在较大偏差的主要原因是表面粗糙度所致,两接触面在高温条件下更有利于热流传播。研究结果可为飞行器热防护系统设计与性能考核试验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红壤中Cu、Zn、Pb 污染对蔬菜根伸长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红壤中不同浓度Cu(0~400 mg/kg),Zn(0~750 mg/kg)和Pb(0~2000 mg/kg)对小白菜,包菜,萝卜,洋葱,番茄和黄瓜根生长的抑制与毒性效应.结果表明,蔬菜对金属的毒性响敏感程度依次是Cu>Zn>Pb.相同浓度下,Cu、Zn、Pb 对番茄和小白菜的根伸长抑制率最大,对黄瓜和萝卜的根伸长抑制率最小,表明番茄和小白菜对Cu、Zn、Pb 的毒性响应最敏感,黄瓜和萝卜则不敏感.蔬菜根长与土壤Cu有效态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 P<0.01),与土壤Zn 有效态含量或土壤Pb 有效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表明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是影响蔬菜根伸长的重要因素,重金属对蔬菜生长的抑制响应主要是通过有效态来实现.  相似文献   
30.
孔雀石绿对两种藻类的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孔雀石绿对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和金藻(Isochrysis zhan jiangensis)生长的影响,并研究了孔雀石绿对小球藻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雀石绿对两种藻类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效应,96 h的半抑制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0.133 mg·l-1和O.017mg·l-1时属于高毒,而且对金藻的毒性大于小球藻.小球藻中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孔雀石绿浓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