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23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66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 A hydrophilic resin (GCHM) was facil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ed. • Average absolute recovery of GCHM (75.6%) performs better than Oasis® HLB. • Detection limits of method (SPE-UPLC-MS/MS) ranged between 0.03 and 0.6 ng/L. • 22 PPCPs were determined in environmental waters ranging from 0.5 to 1590 ng/L. In this study, a hydrophilic resin named GCHM was fabricated based on poly(N-vinyl pyrrolidone-co-divinylbenzene), characterized, and applied as a solid-phase extraction (SPE) material. Up to 44 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PPCPs) belonging to 10 classes were recovered in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Different variables affecting extraction, such as adsorbent amount, sample pH, and loading speed, were optimized.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the average absolute recovery of 44 PPCPs was 75.6% using GCHM, indicating a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commercial Oasis® HLB. SPE with home-made hydrophilic polymeric sorbent followed by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was validated, and the method achieved good linearity (r2>0.991, for all analytes). In addition, the method detection limits of target compounds ranged from 0.03 to 0.6 ng/L. The developed method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PPCPs in 10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taken from the Yangtze River, Huaihe River, and Taihu Lake, 1 groundwater sample from Changzhou in Jiangsu Province, 1 wastewater sample from Xiamen and 2 seawater samples from the Jiulong River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 In these samples, 22 compounds were determined at levels ranging from 0.5 to 1590 ng/L.  相似文献   
142.
非固定化和固定化啤酒酵母对Cd2+和Cu2+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比了不同吸附剂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同时研究了啤酒酵母的固定化方法、菌体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非固定化和固定化啤酒酵母吸附热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非固定化死啤酒酵母对Cd2+的单位菌体吸附量是常用吸附剂活性炭的3倍;由1∶3的海藻酸钠与碱处理啤酒酵母(w/w)制得的固定化颗粒吸附效果最好;菌体用量的增加会降低单位菌体对重金属的吸附量;啤酒酵母对重金属的吸附位点有限,Cd2+的实际最大吸附量为13.95 mg/g,Cu2+为7.67 mg/  相似文献   
143.
研究了水解酸化与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循环工艺处理猪养殖场废水厌氧发酵液的脱氮特性,重点考察了组合工艺的最佳运行工况和参数,同时讨论了组合工艺低温运行的性能。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24 h和污水循环比1∶3为最佳运行工况,此时出水氨氮浓度为2.16~8.20 mg/L。溶解氧(DO)浓度2~3 mg/L和有机负荷3 g/L以下为最佳运行参数,出水氨氮浓度稳定在10 mg/L以下。在春季低温条件下(8~12℃),组合工艺也能较好运行,水解酸化池内小分子有机酸产生总量为114.50~244.22 mg/L。组合工艺连续运行3个月以上,污染物去除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44.
采用内循环管式光催化反应器,考察不同的温度、有机物底物浓度、光照强度、曝气强度等因素对水中喹啉的降解效果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降解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喹啉初始浓度、光照强度、曝气强度等因素与喹啉的催化降解呈现良好的相关关系,喹啉的表观吸附平衡常数为0.0244 L/mg,溶解氧表观吸附平衡常数为2.11,反应活化能为16.734 kJ/mol,光照强度修正指数为0.525。  相似文献   
145.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he concept of yield gap analysis can be used to meet the growing demand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e.g. SDG1 and...  相似文献   
146.
本文针对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的性质和特点,根据销毁工程对个人防护装备的需求.通过对目前国内外主要透气防毒材料的比较分析,提出了专用透气防毒服内外层纺织材料的技术性能指标和要求.为专用透气防毒服的研制做了前期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147.
采用AOAB(水解酸化A1+生物接触氧化O+深度水解酸化A2+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处理难降解混合化工污水,重点研究工艺挂膜方式和生物膜的驯化。结果表明,采用分段连续式挂膜法进行反应器挂膜,20 d即可完成快速挂膜启动;采用分阶段同步培养驯化法驯化生物膜,30 d内可完成高浓度多组分混合化工污水进水的驯化,最终进水COD 1 456 mg/L,出水COD 324 mg/L,总去除率76.85%,驯化效果显著;整个工艺对COD的降解主要集中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曝气生物滤池,驯化期间生物接触氧化池去除率稳定在40%左右,曝气生物滤池去除率稳定在50%以上。同时,通过对比一段水解酸化和深度水解酸化的VFA(挥发性脂肪酸)产出,表明在高有机负荷进水时,一段水解酸化降解大分子有机物的能力有限,但这些有机物可通过二段水解酸化再次降解,由此体现了AOAB工艺在处理多组分混合型的难降解化工污水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8.
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产生与迁移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确预测填埋场内填埋气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对填埋场的管理和填埋气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以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填埋场中气体迁移转化过程三维模型.应用有限单元法和迭代法对模型的非线性方程组进行了求解,计算了填埋场中气体的压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填埋初期气压随深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后气压随时间增加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49.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含有相同含量活性组分(MoO3、CoO和NiO)不同USL沸石含量的加氢脱硫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吡啶红外(Py-FTIR)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Cat.0(参比剂,仅以γ-Al2O3为载体)相比,添加USL沸石催化剂所得加氢油的烯烃含量、芳烃含量和研究法辛烷值(RON)均增加;仅当催化剂载体中USL沸石加量在0~40m%之间变化时,加氢油的异构烷烃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当载体中USL沸石添加量在0~20m%之间变化时,催化剂的脱硫率有所升高。综合对比,当载体中USL沸石添加量约为40m%,催化剂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指标,脱硫率达90%,RON损失仅为1.5左右。  相似文献   
150.
通过对河北省秦皇岛市耀华玻璃工业园有限公司地下300m,储油罐煤焦油逸出废油气进行实验室模拟实验,现场实际工程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检验等实践研究,采用“冷凝+自激吸收器+吸收+活性炭吸附”油气处理回收技术,并独创了自激吸收器新技术,处理后的煤焦油逸出废气完全达到了国家《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