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8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220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西安地区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检验概率神经网络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适用性,论文分别采用综合评价法和概率神经网络评价法对西安地区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概率神经网络法能综合考虑各因子对水质的影响,剔除不良数据造成的干扰,能很好地反应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同时分析了西安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情况,结果显示:西安地区地下水水质年际变化不大,大部分地区水质较好;2001~2004年潜水多为Ⅱ类和Ⅲ类水,承压水多为Ⅰ类水。  相似文献   
42.
于2014年1月(冬季)和10月(秋季)对钦州湾海域进行了综合调查,分析了该海区分粒级Chl a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冬季Chl a平均浓度为2.38μg/L,秋季Chl a浓度显著升高,平均浓度为6.96μg/L。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浮游植物粒级组成以微型浮游植物为主,平均占Chl a总量的73.0%,小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4.9%和12.1%;秋季,小型、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对Chl a总量的贡献率分别为42.3%、44.7%和12.9%。浮游植物平均粒级指数秋季(23.55μm)显著大于冬季(11.23μm)。从空间分布上看,在高营养盐含量区域大粒径的浮游植物占有优势,而其他靠近外海一侧的站位则以微型浮游植物为主。温度、营养盐和悬浮物是影响钦州湾海域浮游植物粒级Chl a分布和组成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43.
三乙基铝生产工艺过程的火灾爆炸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国内主要的三乙基铝生产工艺过程的研究,分析了引起该工艺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特别针对反应釜火灾爆炸事故进行了事故树研究,通过建立反应釜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了基本原因事件及其因果逻辑关系,并对该事故树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进行了计算,确定了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根据事故树分析结果,结合三乙基铝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44.
大型仓库防火分区问题性能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性能化设计方法对某大型仓库防火分区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其结果勿需对空间进行实体分隔,从而实现动态分区。为了实现了动态分区,通过采用合理的消防对策和减少火灾时热释放速率的方法,防止火灾扩散和蔓延。本文运用ISO9705实验装置研究了该仓库内主要可燃物(轮胎)在不同堆放方式下的热释放速率,通过确定可燃物堆放方式来减少该仓库的热释放速率,由于研究结果表明了可燃物水平堆放比垂直堆放的热释放速率小得多,从而可燃物应水平堆放;同时本文也对采用标准喷头和快速响应早期抑制喷头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别进行了科学计算,比较二者的结果所得:标准喷头不能实现对着火源的控制,而快速响应早期抑制喷头可以对着火源的控制,该仓库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快速响应早期抑制喷头可以将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火源上方(z=6.8m)温度分布也表明该仓库不需要进行钢结构保护。  相似文献   
45.
于2018年冬季在广州城区磨碟沙站点开展细颗粒物(PM2.5)样品采集,并获得PM2.5中水溶性离子、含碳组分、稳定碳氮同位素的组成及时间变化特征,重点讨论了PM2.5浓度升高时段的化学组成特征变化,进而利用稳定碳氮同位素变化特征探究了主要污染来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研究站点PM2.5平均质量浓度为22.1μg/m3,共出现两个PM2.5浓度水平升高时段,所对应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达46.0μg/m3和63.0μg/m3。风速降低、温度升高等不利气象条件是导致上述时段PM2.5浓度上升的重要原因。在上述时段,伴随着PM2.5浓度的升高,NO-3和NH+4浓度均出现显著升高,NO-3与SO2-4的摩...  相似文献   
46.
采用自主研发的原位培养装置,开展了太湖流域典型河流水体含氮物消减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总氮和氨氮消减速率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性(P<0.05),消减速率分别为(280.6±180.0)~(1458.8±725.7)mg/(m3·d)、(35.2±3.7)~(343.6±88.4)mg/(m3·d),但硝态氮消减速率(44.3±7.6)~(521.2±19.2)mg/(m3·d))无显著的空间差异性(P>0.05).微生物作用下氮素消减速率为95.0~733.1mg/(m3·d),分别占含氮物总消减速率和总负荷的12.9%~50.3%和2.0%~13.4%,非微生物作用下氮素消减速率为180.0~996.7mg/(m3·d),占含氮物总消减速率和总负荷的49.8%~87.0%和7.4%~25.7%,说明污染物进入水体,短期内微生物作用对含氮物消减速率的贡献较低.氮素消减速率与TN、NO3-、SS均呈线性相关关系(P<0.05),说明TN、NO3-、SS在一定程度上是氮素消减作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7.
来自深海环境的多环芳烃降解菌Celeribacter indicus P73~T能够高效降解菲,为揭示菲生物降解的分子机制,对其降解途径进行分析.通过GC-MS联用技术鉴定出菌株P73~T降解菲的2个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1-羟基-2-萘甲酸和1-萘酚.通过分析菌株P73~T全基因组,发现了菲降解基因簇(P73_0346-P73_0354),编码包括环羟基化双加氧酶、二氢二醇脱氢酶、环裂解双加氧酶、异构酶、水合醛缩酶等.通过验证环羟基化双加氧酶大亚基基因突变株ΔP73_0346::kan的菲降解能力,证实基因P73_0346编码了菲双加氧酶.依据代谢物检测、基因组分析和突变株功能验证结果,推测菌株P73~T降解菲经由菲C3,4-双加氧途径,更进一步地确定了参与此途径的菲双加氧酶等降解相关基因.本研究不仅揭示了菲降解的分子机制,也为菲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采用批量平衡吸附实验研究了广西红树林沉积物对诺氟沙星的吸附特性,以及pH、盐度和表面活性剂等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在沉积物上的吸附过程包括快速吸附和慢速吸附两个阶段;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吸附等温线呈非线性,可用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模型进行良好的拟合。在pH为3~10时,诺氟沙星的平衡吸附量随pH的增大,先增后减;而平衡吸附量随盐度的上升呈下降的趋势。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为5.00 mg/L时,3种类型表面活性剂对诺氟沙星在红树林沉积物上吸附均有促进作用,作用由弱到强依次为:Tween20 SDBS CTAB。  相似文献   
49.
流域尺度的营养物质输移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几十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许多国家密切关注的环境问题,氮、磷等湖泊富营养化营养元素与流域的点源、非点源排放密切相关。随着点源治理水平的逐步提高,非点源污染的比重和危害将逐步增大。对流域的营养物质输移进行数值模拟对于揭示我国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的机制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对这类模型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各类非点源污染模型。从湖泊营养盐外源输移的研究角度出发,分析了流域尺度的营养盐输移模拟机理性模型的结构特征,并对非点源污染模型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模型的研究动态、主要模型的功能、结构及其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多视角的综述。  相似文献   
50.
于2008年2、5、8及11月对珠江口进行了水、沉积物和生物体As含量的调查,分析其分布特征以及进行生态评价。结果表明:珠江口水体中As含量平均值为2.88μg·L-1,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中,11月份显著高于其它3个月份(P <0.05)。全年珠江口水体八个河口在地域分布上As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虎门、鸡啼门、磨刀门、崖门、洪沥门、蕉门、横门、虎跳门。表层沉积物As含量平均值为38.73 mg·kg-1,沉积物中As含量均超过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但均未超三类标准。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横门含量最高,为(70.5±2.0) mg·kg-1,显著高于其它7个口门(P <0.05),而其它7个口门差异不显著。各口门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横门、洪沥门、鸡啼门、虎门、崖门、磨刀门、虎跳门、蕉门。表层沉积物地质累积指数评价结果与潜在生态风险系数评价结果一致,横门为中等污染水平,其余站点均为低污染水平。采集代表性生物样品,其中11种鱼类As平均含量为0.587 mg·kg-1,部分受检鱼类超出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超标率为37.8%,肉食性鱼类平均含量要略低于杂食性鱼类,但不同食性和不同生活水层的鱼类As含量差异不显著(P >0.05)。受检生物样品虾的含量为0.314 mg·kg-1,符合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与历年比较发现珠江口水、沉积物和生物体中As含量有上升的趋势,与其它河口相比较发现珠江口As污染在对比的河口和海湾中受污染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