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86篇
安全科学   87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425篇
基础理论   73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两级SBR工艺去除磷、氮及有机物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在常温条件下,采用对比试验与机制分析方法,研究了两级SBR工艺分级除磷、去除有机物及脱氮的特性,分析了工艺的效能优势.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泥龄(除磷级5~7 d,脱氮级约50 d),可以将异养的PAOs与硝化菌分别控制在2个反应器中优势生长,在出水水质更优的情况下,系统的处理效率可比单级SBR提高1倍以上;两级SBR系统可以有效地缓解有机负荷对硝化过程的冲击影响,在进水COD浓度较高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其脱氮级(SBS2)具有稳定的硝化速率,且系统的最终出水可以容易并稳定地达到TP≤0.5 mg.L-1的国家标准;另外,两级SBR的脱氮级(SBS2)除具有优势的硝化菌种外,还能培养出适合降解难降解有机物的异养菌,使其好氧硝化结束时COD浓度较单级SBR系统更低.  相似文献   
92.
针对井下采煤产生的大范围岩移必然最终改变原有地表形态并影响坡面侵蚀特征及规律这一特殊性,从井下与地表相结合的新视角,结合彬长矿区水土流失特征和典型煤矿采矿条件,以采厚、地表坡面坡度等因素为变量,构建了20个不同类型的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并揭示井下采煤对地表坡面形态及侵蚀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第一,地表坡面坡度会随采厚增加而呈现增大的趋势,且自然坡度越大,坡度变化量越大;相同采厚条件下,坡度增大率与坡面自然坡度整体上呈负相关。第二,地表坡面坡长会随采厚增加而呈现减小的趋势,且自然坡度越小,坡长变化量越大;随采厚增加,地表坡面坡长减小率与自然坡度呈先正相关后负相关的关系,自然坡度为26.57°是拐点。第三,采厚的增加会提高地表坡面产流产沙的强度,加剧坡面侵蚀,这种效应在坡度较小的坡面更加显著;井下采煤引起地表坡面坡度的增大是产生这一规律的主因。  相似文献   
93.
有机肥施用对盐渍土富里酸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有机肥长期培肥盐渍土后土壤富里酸(FA)结构组成及土壤环境的变化特征,对黑龙江西北部盐渍土壤连续5 a采取不同施肥处理,设置CK(对照)和TR1(处理1,施用有机肥8 000 kg/hm2)、TR2(处理2,施用有机肥4 000 kg/hm2及化肥N 80 kg/hm2、P2O5 50 kg/hm2、K2O 35 kg/hm2)、TR3(处理3,施用化肥N 160 kg/hm2、P2O5 100 kg/hm2、K2O 70 kg/hm2) 4个处理组,分析土壤中富里酸荧光光谱特征的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与CK比较,TR1、TR2处理可明显增加土壤中ρ(富里酸),增幅分别为98.24%、72.16%;二维荧光参数分析显示,各处理下富里酸腐殖化程度均表现为TR1>TR2>TR3>CK;三维荧光光谱区域积分比值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TR1、TR2处理通过增加可见区类富里酸的荧光响应比值和减少紫外区类富里酸的荧光响应比值来提高富里酸的腐殖化程度. 根据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结果,可将富里酸分为C1组分(生物可利用富里酸组分)、C2组分(陆生来源富里酸组分)及C3组分(类蛋白组分);施用有机肥主要增加C1组分的比例,其次为增加C2组分的比例,说明施用有机肥可提高盐渍土供肥能力,对盐渍土生态环境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传统荧光图谱解析手段结合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施用有机肥可明显提高盐渍土富里酸含量并增加其腐殖化程度.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星用热缩套管的力学性能(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在空间辐射环境中的退化情况。方法利用钴源放射的γ射线模拟地球轨道粒子辐照环境,通过表面形貌分析、辐解气体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多种手段分析热缩套管力学性能退化的原因。结果辐照后热缩套管颜色变深,力学参数出现严重退化现象。在最大辐照剂量下,材料断裂伸长率由414.3%下降为0.06%,拉伸强度由17.43 MPa下降为2.15 MPa,热缩套管原有力学性能几乎完全丧失。结论热缩套管主链出现断链现象,生成可挥发的CO2,CH4等气体,从而导致样品力学性能严重退化。  相似文献   
95.
风险评价在中国化学品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人们对化学品有毒与无毒辨证关系的认识、对危害与风险联系的理解的不断深入,风险概念引入了中国化学品管理领域,影响着中国化学品管理的方式。笔者认为我国的化学品应在以下方面加强管理:①充分发挥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在新化学物质申报、新农药等新化学品登记、现有危险化学品管理、化学品建设项目影响评价等化学品管理专项领域中的作用;②风险评价应考虑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应符合中国的研究水平和管理能力现状、应结合化学品在中国的暴露方式和暴露程度;③风险管理应注重风险信息交流,制定并执行科学可行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96.
化学品环境管理技术支持体系中的标准和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化学品环境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化学品环境管理技术支持体系的构建原则及基本内容。着重论述了化学品环境管理技术支持体系中化学品测试标准、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标准、新化学物质危害评估标准、现有化学物质风险评价标准和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等5个重要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意义、作用、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结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研究的进展,提出了持续性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
电子垃圾拆解回收过程中的高温处理往往产生大量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周边环境及人体健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某电子垃圾集中拆解回收场,对场区加热烤板车间、塑料制粒车间、湿法提取车间和火法冶炼车间废气处理设施排放口的VOCs浓度和组分进行监测,分析了不同生产工艺VOCs排放特征及其总VOCs排放因子.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8.
20世纪云南省人员震亡基本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收集、整理了云南省人员震亡资料;在对资料可用性分析的基础上,以资料较为丰富的20世纪作为研究重点,分析了云南省人员震亡的时空分布,探讨了震亡与震级、烈度关系,总结了20世纪云南省人员震亡4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可供认识云南省下一轮强震活跃期人员的震亡情况参考。  相似文献   
99.
应用EDMS模型建立机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介绍应用EDMS模型计算机场大气污染物排放并建立排放清单的方法,并以首都国际机场为例,根据不同机型起降架次构成、地面保障机械使用情况、停车场机动车数量及行驶状况等确定了模型所需参数,建立以2007年为基准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表明,首都机场NOx、CO、VOCs和PM10排放量分别为4 197.72 t、5 795.15 t、543.03 t和49.01 t,以飞机、地面保障机械和停车场排放为主,辅助动力设备排放比例较小.在飞机LTO循环过程排放中,CO和VOCs主要在滑行模式下排放,其他模式下的排放比例较低;NOx排放主要集中于爬升阶段,占62%;PM10排放集中于起飞和爬升阶段,分别占35%和41%.减少滑行时间可以较大比例地减少LTO过程的排放.  相似文献   
100.
研究磺胺嘧啶(sulfadianzine,SDZ)、磺胺二甲基嘧啶(sulfadimidine,SM2)和磺胺甲基异恶唑(sulfamethoxazole,SMZ)三种典型磺胺类抗生素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肝脏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响应。采用饲料暴露的给药方式,用磺胺药物浓度为4和40g·kg-1的人工配合饲料喂养试验罗非鱼,对照组投喂不含磺胺药物的空白饲料。暴露时间为7d,每天2次投喂饲料,饲料的日投喂量按鱼体重的3%计,分别在24、72和168h采集肝脏样品待测。结果表明各浓度组GST和MDA分别在暴露后72和24h受到最大程度的诱导,其中GST活性比空白组提高了6.72倍,MDA含量比空白组提高了24.75倍。在4g·kg-1的药物浓度下SM2对GST和MDA有最强诱导,在40g·kg-1的药物浓度下三种药物对罗非鱼GST和MDA诱导效应大小顺序为SDZ〉SMZ〉SM2。GST和MDA在磺胺药物诱导下的响应敏感,适合作为磺胺类药物暴露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