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0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514篇
安全科学   82篇
废物处理   87篇
环保管理   232篇
综合类   921篇
基础理论   409篇
污染及防治   540篇
评价与监测   83篇
社会与环境   63篇
灾害及防治   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southern Andes and Antarctic Peninsula is a key to explain the break-up of Gondwanaland. "Cuspate" , "Arcuate", "Continuing". "Overlapping" and "Modified Gulf of California" model illustrated, to some extent, southern Andes-Antarctic Peninsula relations. However, those models did not discuss the dynamic mechanism and specific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two Plates' divergence. "Wedge" model, on the bases of eight geological evidences including tectono-stratigraphic unit, strike-slip fault system, carthquake, igneous activity and so on, not only discussed southern Andes-Antarctic Peninsula relations and its evolution process, but also presented an argument that Scotia minor-plate, which once acted as one part of Pacific Plate wedged in between the two Plates and gave rise to the break-up of Gondwanaland-The argument represents the the latest achievement made in geological research there. On the whole, all models mentioned-above are, more or less, of one-sided view. Where the dynam  相似文献   
82.
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防火防爆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主要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83.
钢厂热锯机噪声控制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某钢厂热锯机的工作噪声问题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急需解决。根据其发声机理,通过采取对圆盘锯边缘开槽,安装吸隔声罩,对锯片增加阻尼材料,夹紧工件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84.
黄磷尾气现场脱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磷尾气的主要成分是CO,其中含硫杂质主要以硫化氢的形式存在。测定了黄磷尾气中硫化氢、氧气的含量,分别采用吸收、吸附工艺及其组合工艺对黄磷尾气进行了现场脱硫试验,得出了最佳的黄磷尾气净化脱硫工艺,即吸收、活性炭变温吸附。出口气中H2s的质量浓度为1—5mg/m^3,净化效率达到99.7%。  相似文献   
85.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上海市区水灾灾情模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上海市区近50年来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了重建,并计算了由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上海市区水位变化量。以特定的1962年水灾为参照,模拟在同等雨强情况下,由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地面沉降引起的淹没范围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水灾损失的变化。结果表明,在49mm/d降水条件下,由于土地利用的变化,使2001年的径流系数比1950年增大了34.0%,2001年的水位比1950年增高了45.9%;2001年的水灾灾情为1950年的1.0629倍;即使在目前千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下,亦可造成相当于2001年地均GDP值0.088%(约为4.5亿元人民币)的损失,这是1991年相应数值的220倍。  相似文献   
86.
影响稻飞虱迁飞规律的气象环境成因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稻飞虱的迁飞与气象环境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与稻飞虱的迁飞规律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综合评述了气候条件对中国稻飞虱迁飞规律的影响。稻飞虱绝大部分集中在黄昏时分起飞,90.5%的稻飞虱集中在黄昏日落前20分钟内起飞,地面温度达25℃时起飞频繁。温度的空间分布决定了稻飞虱可以迁飞的空问区域,迁飞的上限高度为15℃等温线,稻飞虱空中群集的最适宜温度为17℃左右,且在最大风速层中迁飞,高湿度有利于其迁飞。迁入时期的强下沉气流及降雨可迫使稻飞虱大量降落。空中的风速是稻飞虱迁飞的动力速度。在我国,西南风和东北风对稻飞虱的南北迁飞起运载作用,副热带高压在我国境内的北进南退,是稻飞虱完成一次往返迁飞的动力。我国稻飞虱发生较重的年份大多出现在3—5月副高较强的年份。气候变暖、海温异常等大尺度气象因子主要通过影响大范围的气候环境来间接影响稻飞虱的发生与消长。  相似文献   
87.
亭子口库区水质汞的污染特征及建库后水体中汞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任勇  张保平 《四川环境》1996,15(1):57-59
亭子口水利枢纽位于喜陵江平流苍溪县城以上,15km处。本文根据嘉陵江广元段水质监测资料,分析库区地面水体中汞的现状污染特征,并运用沉积物的负指数方程预测库区建坝后水体中汞的浓度。  相似文献   
88.
对重庆市106家工程建设单位的从业人员的现状的调查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9.
针对医院在治疗病毒疾病病人如非典型肺炎病人过程中排出的传染性病毒污水,分析了污水处理中消除细菌及病毒病原的消毒方法如氯气、二氧化氯、臭氧和紫外线消毒等的特点,结合医院含病毒污水的水质组成和处理过程无病毒扩散和二次污染的要求,分别从高级氧化技术、新型生物技术及其结合提出医院病毒污水安全处理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0.
针对现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不足,结合垃圾生物处理特点,设计了集混合菌群降解、生物过滤除臭、污水回用及植被绿化于一体的立体处理体系。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城市生活垃圾的“三化”处理中具有显著的潜势:既使生活垃圾在食物链外形成安全的闭路循环,防止有害物质向人居环境入渗;同时,处理设施的立体化、终产物的生物转化以及即刻的市场效应,有效地增强了系统的消纳能力,缓解了传统处理方式对城市空间的压力。该系统对我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