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66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为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在发展社会经济中,建立并不断完善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42.
渗滤液回灌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青松  金春姬  乔志香  向勇 《四川环境》2004,23(4):78-80,84
本文介绍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回灌的机理、优缺点,“干填埋”与“湿填埋”之间的区别。渗滤液回灌可增加填埋废物的含水率,加快垃圾的降解速率,减少渗滤液的处理时间,提高填埋气中甲烷的含量,加速填埋场稳定化进程。鉴于以上这些优点,渗滤液回灌作为一种渗滤液处理方式将会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应用中回灌的渗滤液容易泄漏而导致地下水污染,这是影响渗滤液回灌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使地下水受污染,本文总结和分析了渗滤液回灌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3.
表面流人工湿地磷循环生态动力学模型及实现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军  周琪 《四川环境》2004,23(1):88-91
人工湿地做为一种高效低耗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表面流人工湿地所特有的区域生态效益和脱氮除磷效果,但其污染物去除的内在机制并不为人们所完全掌握。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表面流人工湿地磷循环生态动力学模型的设计思想、具体结构、数学模式和实现方法,并对生物生长、死亡和土壤作用模块的各种不同实现方法傲了深入细致地分析探讨。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生态动力学模型由于假设歧义、实现方法不统一、模型参数测定手段的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模拟结果的误差偏大,在表面流人工湿地多介质环境条件下多形态磷循环机理和多学科交叉研究方面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工作,来对模型不断完善以推动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的完全掌握和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44.
采用穿透渗漏和常见的环绕流动渗漏(动态渗漏)实验方法,研究和比较了经水泥固化的稳定化/固化有毒有害废物的渗漏行为,所用的合成重废物样吕由Pb^2+、Zn^2+、Cu^2+、Ni^2+和Cr(VI)等5种重金属组成,结果表明,在同种渗漏方式中,重金属的渗漏行为不同。发生穿透渗漏时,重金属的渗漏速率较环绕流动渗漏时高。由于穿透渗漏加束渗漏过程,因此用它研究废物渗漏行为可节省实验时间。  相似文献   
45.
冬季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回灌水量平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渗滤液回灌的水量平衡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回灌处理法工程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着重研究了冬季渗滤水回灌的水量平衡状况。结果表明,冬季回灌水量仍可通过土壤蒸发得到大量削减,径流量、土壤渗出 水与下渗水的比值大于春夏秋三季,平均蒸发量小于些三季。回灌条件下,土壤湿润度提高,蒸发量增大。  相似文献   
46.
基于极值风速预测的台风数值模型评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在沿海台风多发地区,高耸及长大建筑结构对于极值风速作用非常敏感,因此在结构的设计、施工与使用期间有必要合理估算结构设计使用期限内可能遭遇的台风极值风速。台风极值风速的估算不仅涉及台风风场的数值模拟,也包括风速样本的采集与统计分析过程。较系统地介绍了台风风场结构的各类数学模型,并对它们在不同使用目的背景下的适用性作了评述与比较。最后,基于越界峰值法探讨了工程场地一定重现期内台风极值风速预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7.
改性壳聚糖混凝去除太湖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太湖不同区域的水使用改性壳聚糖做混凝除藻实验。对于泵取水,投加量0.7 mg/L时,藻去除率可达89.6%,对于岸边高浓藻水,投加量4 mg/L,0.5 h内藻去除率即可达为85.77%。改性壳聚糖复配黏土可解决岸边高浓藻絮体的上浮问题,黏土投加0.8 g/L絮体可完全下沉,除藻率fe从85.77%提升到94.35%。但复配黏土造成UV254去除率下降。改性壳聚糖复配0.3 g/L PDMDAAC改性粉煤灰投加或复配0.4 g/L改性沸石时,絮体也可完全下沉,除藻率都可提升到98%以上。同时,两种药剂都加强了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UV254去除率从56.94%提升到72%以上。  相似文献   
48.
建筑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变形通常进入非弹性阶段,特别是不规则建筑结构,由于平动与扭转耦合效应使之在强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更为复杂。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当前并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结论。本文着重探讨了建模、刚度偏心、质量偏心和强度偏心等因素对不规则建筑结构弹塑性反应的影响,对不规则建筑结构的弹塑性反应做了简要评述,指出文献中存在分歧和矛盾的主要原因,以便为更深入地开展不规则建筑的地震反应分析做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49.
以黄浦江、淀山湖底泥为沉积悬浮物的代表,研究静态条件下天然水体中悬浮物的沉降机理。结果表明,黄浦江底泥的有机质含量大于淀山湖底泥;底泥颗粒十分细小,且表面不均匀;两种底泥悬浮物的沉降类型均属于絮凝沉降,黄浦江底泥的沉降速度较淀山湖底泥快,有机质在絮凝过程中起着粘连架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污泥土地利用对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马利民  陈玲  吕彦  赵建夫 《生态环境》2004,13(2):151-153
土地利用是资源化利用城市污水厂污泥的有效途径,随污泥中的营养成分一起进入土壤中的还有其中的重金属元素,它们有可能成为一种环境安全的隐患。本实验所用的土壤为污泥经过无害化及稳定化处理后,与上海潮滩沙土按不同比例(干污泥质量比)混配而成。种植前后分别对沙土、污泥及混配土的重金属含量及形态进行测试。选择几种花卉植物,如菊花(Calendula officinalis)等进行植物种植试验,一个生长季后对植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及形态进行测试。应用Tessler连续提取法,对污泥中的重金属进入土壤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赋存状态等方面的规律进行研究,发现污泥的土地利用会明显增加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而且重金属的形态也有明显的变化,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重金属含量有明显的增加;如长期使用,则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消除有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