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6篇
  免费   401篇
  国内免费   586篇
安全科学   392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224篇
综合类   1600篇
基础理论   256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160篇
社会与环境   136篇
灾害及防治   11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含有抗生素的粪肥进入农田土壤中对土壤生态系统和水体环境产生危害,同时也会造成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对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存在威胁.本研究采用土柱淋溶法,以添加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的猪粪(PM-T)、牛粪(CM-T)、鸡粪(CHM-T)及空白处理(CK-T)为实验组,未添加抗生素的处理为对照组,研究了模拟淋溶条件下施用不同来源粪肥对土壤理化指标和细菌丰度的影响,阐述不同处理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相比于CHM-T和CM-T处理组,四环素类抗生素更容易在PM-T处理中累积,残留量为0.90~6.91 mg·kg-1,明显高于其他处理(0.33~4.42 mg·kg-1);相比于表层土壤(0~4 cm),四环素类抗生素在下层土壤(16~24 cm)的浓度更高.PM-T处理土壤中TN和NH4+-N含量分别增加44 mg·kg-1和14.11 mg·kg-1,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在抗生素的抑制作用下土壤中细菌丰度减少,PM-T处理土壤中的细菌丰度降低39.66%,高于其他添加抗生素处理组(12.38%~35.26%).CHM-T处理中抗生素更容易从土壤中淋出,淋出总量为9.91 mg,明显高于其他粪肥处理组(P<0.05).TN、NH4+-N、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等指标为第一主成分因子,解释量为54.55%,其土壤中的含量与土层深度正相关.总结得出,以猪粪为原料的粪肥处理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更容易累积在土壤中,特别是土壤下层,同时更容易造成土壤中微生物环境的改变;而以鸡粪为原料的粪肥施用后抗生素更容易淋出土壤,增加水体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2.
2011~2019年中国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阐明近年来我国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排放特征,对排放源分类体系进行完善并采用动态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11~2019年中国工业源VOCs排放清单.结果表明,全国工业源VOCs排放量从2011年11122.7 kt增长到2017年13397.9 kt,而后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并略有下降,到2019年下降至13247.0 kt.4个环节的排放结构发生改变,基础化学原料制造、汽油储运、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和工业防护涂料涂装等排放源对相应环节的排放贡献不断上升,相反汽车、集装箱制造与石油和天然气加工等行业排放贡献有所下降.2019年全国工业源VOCs排放中,工业涂装、印刷和基础化学原料制造排放量大(共占总量的39.2%),且近9年排放占比不断增加,是今后需关注的重点排放源;空间上,华东和华南地区VOCs排放最多,山东、广东、江苏和浙江是贡献最大的4个省份,合计占总量的40.6%.  相似文献   
993.
为探明不同生产条件下中国农田土壤氨挥发对秸秆还田的响应,通过搜集已发表的试验数据,以秸秆不还田作为对照,基于Meta分析研究了在不同自然因素和农田管理措施条件下,秸秆还田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效应.同时通过偏相关分析,找出秸秆还田条件下氨挥发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量化.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够减少农田土壤氨挥发损失,其减排作用随生育期累积降水量的增高而减弱,随生育期均温的增高而增强;当土壤pH<6时,秸秆还田显著促进土壤氨挥发,pH≥6时,秸秆还田会显著抑制土壤氨挥发;秸秆还田对土壤氨挥发的减排效果随土壤黏粒含量的增大而增强;当土壤全氮<0.1%和>0.2%时,秸秆还田显著抑制土壤氨挥发,当土壤全氮在0.1%~0.2%时,秸秆还田会显著促进土壤氨挥发;当施氮量在60~180 kg·hm-2和施氮量>240 kg·hm-2时,秸秆还田会显著降低土壤氨挥发量(P<0.05),而施氮量在180~240 kg·hm-2时,秸秆还田显著促进土壤氨挥发;以翻耕或旋耕方式进行秸秆还田会显著抑制土壤氨挥发,而秸...  相似文献   
994.
995.
李媛媛  徐婷婷  艾喆  魏庐潞  马飞 《环境科学》2022,43(7):3854-3864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同质环境下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荒漠锦鸡儿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以期探讨驱动锦鸡儿属植物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构建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到细菌42门55纲123目244科558属,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1%),优势属为苯基杆菌属(Phenylobacterium)、剑菌属(Ensifer)和鞘氨醇菌属(Chitinophaga).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物种间差异显著影响土壤细菌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P<0.05),种源和物种交互作用对土壤细菌的物种数、 Chao1指数、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均影响显著(P<0.05).主坐标分析表明,3种锦鸡儿属植物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0.05),且聚类分析显示来自不同种源地的中间锦鸡儿和荒漠锦鸡儿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不同.通过冗余分析发现...  相似文献   
996.
天津市国家级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天津市西青区某国家级蔬菜基地的土壤进行采样,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石墨炉法分析土壤中Cd、Cr、Cu、Pb、Zn、Hg、Se七种元素的含量。根据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分析显示,调查区内除个别地块重金属元素Cd的含量达到轻度污染外,其它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在安全警戒线内。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内的土壤可以作为蔬菜基地使用。  相似文献   
997.
生物沥滤去除污泥重金属:污泥固体浓度和类型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污泥固体浓度和污泥类型对Cu、Pb和Zn生物沥滤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固体浓度越高,重金属沥出效果越差;高固体浓度污泥pH值降低缓慢,其SO42-产生量明显高于低污泥浓度。低固体浓度污泥下,氮磷钾营养物质流失量比高固体浓度污泥明显增多。厌氧消化污泥和生污泥中重金属的生物沥滤效果差异不大,但厌氧消化污泥的肥效流失明显高于生污泥。  相似文献   
998.
钢渣-蒙脱石复合吸附剂对水中Cd~(2+)的吸附去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钢渣-蒙脱石复合吸附剂对废水中Cd2+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影响吸附的因素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钢渣蒙脱石质量比为1∶1的复合吸附剂对Cd2+的吸附效果优于钢渣及蒙脱石对Cd2+的单一吸附.当温度为25℃,废水pH=6~7时,1.2 g钢渣-蒙脱石复合吸附剂对100 mL Cd2+溶液(100 mg·L-1)吸附60 min后,Cd2+的去除率可达到96.99%.钢渣-蒙脱石复合吸附剂对镉离子的吸附反应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可决系数为0.9991;符合Langmuir方程,可决系数为0.9725.对Cd2+的理论饱和吸附量为12.45 mg·g-1.溶液中Pb2+、Cu2+的存在会降低复合吸附剂对Cd2+的吸附量,且Cd2+受Cu2+的影响较大.吸附饱和的钢渣-蒙脱石颗粒材料用1 mol·L-1的氯化钠溶液再生效果好.  相似文献   
999.
钟婷婷  林涛  刘威 《环境科学》2023,44(5):2613-2621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s)存在于地表水、自来水甚至商业饮用水中,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在以太湖为源头的某大型饮用水处理厂(DWTPs)中研究了14种PFASs的检出和转化.结果表明,共有10种PFASs在水样中被检测到,说明PFASs在饮用水中分布广泛.原水中的PFASs总浓度为127.4ng·L-1,其中最高浓度为全氟辛酸(PFOA, 49.8ng·L-1).预臭氧会导致PFASs的浓度反向升高,这可能是由于前体物的存在或由短链向长链进行转化导致.常规处理工艺无法有效去除PFASs, O3-BAC在DWTPs的处理过程中对PFASs的去除(20.74%)具有主导作用.O3-BAC作为DWTPs的主要去除工艺,其反冲洗水中含有浓度较高的PFASs,分布特征与原水相似.利用中试装置,对比了5种常见的滤池反冲洗水处理工艺,结果表明,GAC-超滤可以在保证浊度较高去除率(99.08%)的基础上,吸附并截留一定量的PFASs.从三维荧光分析可得,GAC-超滤也可去除大部分荧光微污染物,对于原水含有较高浓...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究水生植物对剑湖湿地水体N,P营养空间分异的影响,运用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分析了剑湖湿地水生植物资源、湿地水体N,P营养状况以及湿地水体N,P营养物质空间异质性,讨论了水生植物对湿地水体N,P营养水平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剑湖湿地具有丰富的水生植物资源,水体N,P营养物质受到水生植物群落的影响表现出空间强变异性;湖滨带挺水植物和湖体沉水植物对水体N,P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程度较高,湖滨带迎水面水体TN和TP含量分别是0.583、0.119mg/L,而在其背水面水域则为0.411、0.043mg/L;从永丰河入湖处水体TN和TP含量高达14.097、1.628mg/L,降至出水口的TN和TP含量为0.321、0.022mg/L,水质得到极大改善,可见水生植物对剑湖湿地水体N,P营养的空间分异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剑湖湿地生态系统发挥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