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49篇 |
免费 | 315篇 |
国内免费 | 220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80篇 |
废物处理 | 311篇 |
环保管理 | 376篇 |
综合类 | 3049篇 |
基础理论 | 883篇 |
环境理论 | 2篇 |
污染及防治 | 1991篇 |
评价与监测 | 234篇 |
社会与环境 | 181篇 |
灾害及防治 | 2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109篇 |
2022年 | 254篇 |
2021年 | 248篇 |
2020年 | 198篇 |
2019年 | 176篇 |
2018年 | 208篇 |
2017年 | 257篇 |
2016年 | 289篇 |
2015年 | 357篇 |
2014年 | 413篇 |
2013年 | 565篇 |
2012年 | 443篇 |
2011年 | 429篇 |
2010年 | 374篇 |
2009年 | 348篇 |
2008年 | 345篇 |
2007年 | 298篇 |
2006年 | 281篇 |
2005年 | 192篇 |
2004年 | 143篇 |
2003年 | 181篇 |
2002年 | 182篇 |
2001年 | 153篇 |
2000年 | 149篇 |
1999年 | 148篇 |
1998年 | 153篇 |
1997年 | 116篇 |
1996年 | 113篇 |
1995年 | 121篇 |
1994年 | 104篇 |
1993年 | 70篇 |
1992年 | 65篇 |
1991年 | 46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水葱修复土壤镉污染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野外观察与研究发现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 G.)可以耐受土壤中高浓度的重金属污染,并对镉(Cd)有很高的生物富集量.实验室水培试验研究了两个主要因素,营养液pH与Cd含量,对水葱生物量以及Cd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它可耐受高浓度Cd (30 mg/L)和大范围pH变化 (3.7~7.7).当营养液pH为4.7, Cd为25 mg/L时,水葱富集的Cd达到最大值:地上部分264.71 mg/kg,地下部分234.39 mg/kg,平均转运系数1.13.这显示了它用于植物修复Cd污染土壤的潜力. 相似文献
73.
铅与苄嘧磺隆复合污染对青紫泥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了铅(0、100、300、500、800 mg/kg)与苄嘧磺隆(0、5、10 mg/kg)单独及其复合污染对青紫泥田水稻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污染物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都对微生物生物量C、N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交互作用在各个取样时期也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生物量C、N的含量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第7~14天下降到最低点;而对微生物生物量C/N比的影响则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4.
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种植植物中重金属迁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单元封场的覆盖土中掺混了矿化垃圾种植植物,分析Cd、Pb、Cu、Zn 4种重金属在土壤和植物中的迁移变化,研究表明:(1)覆盖土土质从一般耕作土变成肥沃土壤;覆盖土和种植混合土重金属Cd、Pb、Cu、Zn中Cd、Pb含量相近,但种植土的Cu含量略大于覆盖原土,Zn含量远大于覆盖原土;(2)植物能富集土壤和垃圾中的重金属,木本植物的根部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强于草本植物,但重金属在草本植物根、茎、叶中的迁移速度大于木本植物;(3)植物根、茎、叶的Cu、Zn含量均远大于未受污染土壤种植植物相应部位的Cu、Zn含量,种植的植物不能供家养动物食用,以免通过食物链作用危及人体安全. 相似文献
75.
76.
77.
78.
强化一级处理与SBR工艺处理油脂精炼加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规模为200 m^3/d的油脂精炼加工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与运行.先经强化一级处理工艺预处理,再经SBR工艺处理,出水的有关指标能达到设计的排放标准,工艺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79.
分别采用7-乙氧基异酚恶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性测定法,重组人激素受体基因的酵母测试和Q67发光菌试验方法,对北京市某生活污水处理厂的进水、二沉出水以及经过石灰法深度处理后的出水中的类二恶英物质、类雌激素物质和急性毒性物质进行了分析。进水中的三类生物毒性效应物质中的急性毒性物质,可通过活性污泥法基本去除,而对类雌激素物质和类二恶英物质的去除率分别为76%和52%。经过石灰沉淀法的深度处理后,可使上述两类物质的总去除率达到95%和68%。出水中的雌激素当量水平与欧洲国家污水处理厂出水水平相当,而类二恶英物质的总浓度低于美国EPA饮用水中二恶英的最大允许浓度。展示了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在排水生态风险和工艺评价方面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0.
HCHs and DDTs in sediment-dwelling animals including mollusks and crabs from the Yangtze Estuary were determined by GC-ECD. Levels of t-HCH were in the range of 1.2-5.5 ng g(-1) and averaged 3.5 ng g(-1) in mollusks, while t-DDT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26.0 to 68.8 ng g(-1), with a mean of 34.5 ng g(-1). In crabs t-HCH concentrations varied from 2.0 to 25.7 ng g(-1) and averaged 13.8 ng g(-1), whereas the concentrations of t-DDT were in the range of 1.5-24.8 ng g(-1) with a mean value of 5.9 ng g(-1). The HCHs and DDTs levels depend on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sources, showing the high levels at fresh water area in the estuary, such as XP, CM and LHK sites, and lower at brackish water area, such as FX site, and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species.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CH (t-DDT) concentrations and lipid contents both in mollusks and crabs because of non-equilibrium state under a specific estuarine dynamics; smaller individuals accumulated more HCHs and DDTs than larger individuals of mollusks at LHK site, showing different uptake rate for these pesticides; moreover, HCHs and DDTs levels were lower in female crab bodies than male crab bodies suggesting that the release of spawning. BSAFs (Biota- Sediment Accumulation Factors) from sediment-dwelling animals for HCHs and DDTs show a significant "one high with two low" and "one low with two high" effect in the Yangtze Estuary. 相似文献